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送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969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送风结构,送风结构包括出风口、与出风口连通的正常风道和扬风风道,扬风风道位于正常风道的下方,扬风风道为弧形风道,扬风风道的结构能够借助空气在该风道中流动的惯性和离心力,使得气流在离开出风口时能够同时具有向前和向上的分速度,从而送风的距离和扬风的高度得到很大的提升,能够有效避免直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可通过风道切换装置在正常风道和扬风风道之间进行切换,能够根据需求选择正常出风或者扬风出风,满足了用户的多种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送风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送风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空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在空调使用时,空调出风直吹至用户身上时,往往导致用户难受甚至生病,因而,用户越来越关注到空调使用健康的问题。空调直吹不健康一直都是用户使用时的痛点,尤其是家中有小孩和老人的场景;同时,空调直吹问题很大程度限制了空调制冷制热的范围,造成临近空调区域过冷或过热。为了改善空调出风直吹的问题,现在一般在空调出风口处的导风板上增加一种引流的结构-在导风板内侧的前端设置逐渐增高的凸起部,将流经导风板内侧的气流形成向上方向的导流。但是,这种结构的导流效果不明显且送风距离有很大的限制。而且,该引流结构与导风板一体成型,不可拆卸,导致用户在某些情况下迫切希望直吹的场景受限于引流装置的存在,无法实现或者直吹效果差。本
技术介绍
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结构,解决了现有具有引流结构的送风结构导流效果不明显且送风距离有很大的限制以及无法实现直吹或者直吹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送风结构: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结构,包括:出风口;正常风道,其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扬风风道,其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扬风风道位于所述正常风道的下方,所述扬风风道为弧形风道;风道切换装置,用于调控所述正常风道导通、所述扬风风道截止以使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正常送风状态;用于调控所述正常风道截止、所述扬风风道导通以使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扬风送风状态。如上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结构,所述扬风风道内的气流的运动方式为圆周运动。如上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结构,所述送风结构包括正常风道上壁、正常风道下壁、弧形扬风风道上壁和弧形扬风风道下壁,所述正常风道上壁和所述正常风道下壁相对形成所述正常风道,所述扬风风道上壁和所述扬风风道下壁相对形成所述扬风风道,所述扬风风道的进风端和出风端均开设在所述正常风道下壁上,位于所述扬风风道的进风端和出风端之间的正常风道下壁和所述弧形扬风风道上壁形成用于分隔所述正常风道和扬风风道的分隔件。如上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机构,所述扬风风道上壁和所述扬风风道下壁均为圆弧形。如上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结构,所述风道切换装置为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分隔件上的切换导板,所述切换导板包括导板本体、位于所述导板本体两端的安装端和自由端,所述导板本体的厚度自所述安装端向所述自由端逐渐减薄,所述自由端在远离所述导板本体的方向上逐渐减薄。如上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结构,所述导板本体包括能够将气流导向至所述正常风道的正常导风面和能够将气流导向至所述扬风风道的扬风导风面,所述正常导风面为内凹的弧面,所述扬风导风面包括靠近所述自由端的内凹部和靠近所述安装端的外凸部。如上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结构,所述出风口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包括转动端和出风端,所述导风板自所述转动端向所述出风端逐渐减薄,所述导风板上表面的弯度小于下表面的弯度。如上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结构,所述出风端与所述导风板呈一定角度,所述出风端比所述导风板偏离所述出风口。如上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结构,沿所述扬风风道的出风方向,所述扬风风道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换热器、风机,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上述的送风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结构包括出风口、与出风口连通的正常风道和扬风风道,扬风风道位于正常风道的下方,扬风风道为弧形风道,扬风风道的结构能够借助空气在该风道中流动的惯性和离心力,使得气流在离开出风口时能够同时具有向前和向上的分速度:气流在进入扬风风道时,气体分子“被迫”做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会使得气体分子在离心方向上受到一个虚拟的力的作用;在气体分子离开风道,从出口流出时,由于惯性的存在,气体分子仍会在前和上方向上有力分量的作用,由于力分量的存在,气体分子在上和前方向上的运动会有加速度存在,运动的距离会增加,空调器送风的距离和扬风的高度得到很大的提升,能够有效避免直吹。本专利技术还可通过风道切换装置在正常风道和扬风风道之间进行切换,能够根据需求选择正常出风或者扬风出风,满足了用户的多种需求。本专利技术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换热器、风机和送风结构,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送风结构包括与出风口连通的正常风道和扬风风道,扬风风道位于正常风道的下方,扬风风道为弧形风道,扬风风道的结构能够借助空气在该风道中流动的惯性和离心力,使得气流在离开出风口时能够同时具有向前和向上的分速度:气流在进入扬风风道时,气体分子“被迫”做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会使得气体分子在离心方向上受到一个虚拟的力的作用;在气体分子离开风道,从出口流出时,由于惯性的存在,气体分子仍会在前和上方向上有力分量的作用,由于力分量的存在,气体分子在上和前方向上的运动会有加速度存在,运动的距离会增加,空调器送风的距离和扬风的高度得到很大的提升,能够有效避免直吹。本专利技术还可通过风道切换装置在正常风道和扬风风道之间进行切换,能够根据需求选择正常出风或者扬风出风,满足了用户的多种需求。结合附图阅读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正常风道导通状态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扬风风道导通状态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风道切换装置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导风板的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扬风出风时的气流轨迹示意图。图中,1、壳体;11、出风口;12、进风口;2、风机;3、正常风道;31、进风端;32、正常风道上壁;33、正常风道下壁;4、扬风风道;41、进风端;42、出风端;43、弧形扬风风道上壁;44、扬风风道下壁;433、分隔件;5、风道切换装置;51、导板本体;511、正常导风面;512、扬风导风面;5121、内凹部;5122、外凸部;52、安装端;53、自由端;6、导风板;61、转动端;62、出风端;63、上表面;64、下表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出风口;/n正常风道,其与所述出风口连通;/n扬风风道,其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扬风风道位于所述正常风道的下方,所述扬风风道为弧形风道;/n风道切换装置,用于调控所述正常风道导通、所述扬风风道截止以使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正常送风状态;用于调控所述正常风道截止、所述扬风风道导通以使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扬风送风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风口;
正常风道,其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扬风风道,其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扬风风道位于所述正常风道的下方,所述扬风风道为弧形风道;
风道切换装置,用于调控所述正常风道导通、所述扬风风道截止以使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正常送风状态;用于调控所述正常风道截止、所述扬风风道导通以使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扬风送风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扬风风道内的气流的运动方式为圆周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结构包括正常风道上壁、正常风道下壁、弧形扬风风道上壁和弧形扬风风道下壁,所述正常风道上壁和所述正常风道下壁相对形成所述正常风道,所述扬风风道上壁和所述扬风风道下壁相对形成所述扬风风道,所述扬风风道的进风端和出风端均开设在所述正常风道下壁上,位于所述扬风风道的进风端和出风端之间的正常风道下壁和所述弧形扬风风道上壁形成用于分隔所述正常风道和扬风风道的分隔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扬风风道上壁和所述扬风风道下壁均为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切换装置为可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昊徐鹏飞刘朋杜超陈元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