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集波浪能的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聚集波浪能的方法和装置。技术背景波浪能是海洋中存在的可再生能源,因其具有无污染、储量大、分布广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绿色能源之一。波浪能在空间上比风能和太阳能都集中,比风能更持久,更可预测。据估计,全球波浪能资源至少为1TW,潜在的年能源产量约为2000TW,这相当于核能或水力发电的能量。目前对波浪能的利用集中于波浪能发电、挟带泥沙、引导排污等方面。海浪发电是波浪能的主要开发方式。在远离大陆的偏远岛屿,波浪能发电技术是克服边远海岛电力短缺,实现海岛独立供电的发展方向。此外,从国防需求出发,甚至可以考虑利用波浪能建立水下充电站为潜艇充电,提升其隐蔽突防能力、续航能力。能量转换组件关乎波浪能转换效率的高低,一直是波浪能发电装置研究领域的重要关注点。现有的波浪能转换装置可分为振荡水柱式、振荡浮子和越浪技术等。目前我国波能研发设备种类虽多但针对性不高,单机容量小且阵列布局上缺乏兼容性,面向深海的设备耐高海况能力与水深适应性差。中国大部分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集波浪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根据波浪能收集水域确定水下聚能结构的布设方式:/n水下聚能结构为轴对称结构,在垂直水深方向的横截面均为同心圆,圆半径随水深方向变化,并且水下聚能结构的底面半径R为最大;/n对于待收集和利用其能量的波浪能收集水域,若水域较宽,则设置多个水下聚能结构排列组合使用;若水域较长,则布置多排水下聚能结构,进行反复聚焦;/n步骤2.确定水下聚能结构的底面半径R:/n当仅布设一个水下聚能结构或者在沿波浪传播方向上布设一排水下聚能结构时,水下聚能结构的底面半径R为该水下聚能结构波浪能收集水域水平跨度L的一半R=L/2;当采用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集波浪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波浪能收集水域确定水下聚能结构的布设方式:
水下聚能结构为轴对称结构,在垂直水深方向的横截面均为同心圆,圆半径随水深方向变化,并且水下聚能结构的底面半径R为最大;
对于待收集和利用其能量的波浪能收集水域,若水域较宽,则设置多个水下聚能结构排列组合使用;若水域较长,则布置多排水下聚能结构,进行反复聚焦;
步骤2.确定水下聚能结构的底面半径R:
当仅布设一个水下聚能结构或者在沿波浪传播方向上布设一排水下聚能结构时,水下聚能结构的底面半径R为该水下聚能结构波浪能收集水域水平跨度L的一半R=L/2;当采用多个水下聚能结构按照其它方式排列组合使用时,所有水下聚能结构排列后底面对波浪能收集水域的正投影应覆盖水下聚能结构波浪能收集水域水平跨度L,确定满足该条件的各水下聚能结构的底面半径R;
步骤3.确定水下聚能结构的形状:
水下聚能结构的母线方程为:
式中,h(r)表示距离水下聚能结构中心距离为r处的母线高度,H为水域的平均水深;
根据结构的尺寸和加工精度的需求设定结构母线形状控制数据点的个数和分布,依据以上公式计算出不同位置的结构高度,确定水下聚能结构母线上数据点的坐标值,根据数据点坐标数值绘制母线曲线,将该母线曲线绕中轴线旋转360°即得到水下聚能结构;
步骤4.设置水下聚能结构:
基于步骤3的数据制作水下聚能结构,然后根据步骤1的布设方式将水下聚能结构置于波浪能收集水域能量收集点的迎波面处,聚集水域的波浪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集波浪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步骤1中,应根据波浪能收集水域地形尺寸、波浪情况、加工条件、施工能力来确定聚能结构的布设方式和底面半径R。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集波浪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步骤1中,布置设计的多个水下聚能结构的底面半径R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思莹,林永水,李旭,陈威,胡五龙,池晴佳,焦豹,丁宁,王凯辉,虞浩,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