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吡唑醚菌酯合成废料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9854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吡唑醚菌酯合成废料分离装置,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底部外壁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四个支脚,保护壳顶部外壁设置有顶盖,顶盖顶部外壁分别设置有两个把手和进液阀,顶盖和保护壳外壁分别设置有四个扣锁,顶盖底部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滤袋,保护壳顶部外壁开有圆形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过渡仓、通气管和排气口,真空泵与抽气管相连,然后通过排气口和通气管将储液仓和过渡仓内部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时部分溶剂会通过通气管被抽入过渡仓内部,从而有效避免了溶剂直接被吸入真空泵的问题出现,当分离过滤结束后只需将抽气管从排气口抽离即可通过排气口向保护壳内部送入空气,让保护壳内部快速恢复正常气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吡唑醚菌酯合成废料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药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吡唑醚菌酯合成废料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吡唑醚菌酯为新型广谱杀菌剂。作用机理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合成中阻止电子转移。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吡唑醚菌酯乳油经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黄瓜白粉病、霜霉病和香蕉黑星病、叶斑病、菌核病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吡唑醚菌酯生产中,根据需要,需要将溶剂内的杂质和废料提取分离出来,此时就需要抽滤装置对吡唑醚菌酯溶剂进行过滤。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588635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吡唑醚菌酯生产用抽滤装置,包括上槽体、下槽体和支架,所述上槽体呈圆筒状结构,上槽体下端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上固定环,所述下槽体呈锥形筒状结构,下槽体上端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下固定环,但是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只在上槽体底部设置过滤网筛,因此还存在过滤网筛面积较小导致吡唑醚菌酯溶剂过滤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吡唑醚菌酯合成废料分离装置。为了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吡唑醚菌酯合成废料分离装置,包括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底部外壁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四个支脚(2),保护壳(1)顶部外壁设置有顶盖(4),顶盖(4)顶部外壁分别设置有两个把手(7)和进液阀(6),顶盖(4)和保护壳(1)外壁分别设置有四个扣锁(8),顶盖(4)底部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滤袋(22),保护壳(1)顶部外壁开有圆形通槽,圆形通槽内壁设置有固定环(28),固定环(28)内壁设置有抽滤桶(20),抽滤桶(20)的尺寸与滤袋(22)一致,抽滤桶(20)内壁开有呈阵列式分布的过滤孔,保护壳(1)内壁分别设置有负压机构和储液仓(18),储液仓(18)底部内壁设置有出液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吡唑醚菌酯合成废料分离装置,包括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底部外壁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四个支脚(2),保护壳(1)顶部外壁设置有顶盖(4),顶盖(4)顶部外壁分别设置有两个把手(7)和进液阀(6),顶盖(4)和保护壳(1)外壁分别设置有四个扣锁(8),顶盖(4)底部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滤袋(22),保护壳(1)顶部外壁开有圆形通槽,圆形通槽内壁设置有固定环(28),固定环(28)内壁设置有抽滤桶(20),抽滤桶(20)的尺寸与滤袋(22)一致,抽滤桶(20)内壁开有呈阵列式分布的过滤孔,保护壳(1)内壁分别设置有负压机构和储液仓(18),储液仓(18)底部内壁设置有出液管(12),保护壳(1)一侧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吡唑醚菌酯合成废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机构包括抽气管(9)、过渡仓(15)、排气口(14)和三个通气管(16),过渡仓(15)设置于保护壳(1)的内壁上,排气口(14)设置于过渡仓(15)的顶部内壁上,抽气管(9)设置于排气口(14)的内壁上,三个通气管(16)分别设置于过渡仓(15)的一侧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吡唑醚菌酯合成废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顶部外壁设置有转动电机(5),转动电机(5)的输出轴贯穿保护壳(1)顶部外壁,转动电机(5)输出轴的底部外壁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24),转动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国贾小亮毛献波张莎莎林怡天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成悦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