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钢管支撑体系的施工工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坑微扰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基坑钢管支撑体系的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常见的基坑支护型式主要有排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支护、水泥挡土墙、钢板桩、土钉墙、基坑内支撑或其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方式。一些基坑是在既有建筑内部施工,既有建筑建造时间较长,建筑物老化,基础埋深浅。如果基坑止水未达设计要求或者围护结构变形太大会导致建筑物周围产生过大沉降或沉降不均匀导致既有建筑物墙体开裂,所以为控制围护墙(桩)在水土压力下的横向变形,采用顺作法回筑施工靠近围护墙(桩)的主体结构墙(柱)的过程中需要保留基坑支撑体系,使其持续受力,保留支撑以抵抗侧向水土压力。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坑开挖扰动小、基坑维护结构稳定的施工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钢管支撑体系的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法包括:/n微扰动工法桩施工:在基坑边缘施作工法桩;/n压顶梁施工:根据设计图纸放样,进行压顶梁基槽开挖,在基槽内支设模板,将捆扎后的钢筋骨架置入并浇注混凝土;/n基坑土方开挖:在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测量放样后挖掘至第一道钢管支撑预设位置,并沿基坑四周修筑排水沟及集水坑;/n钢围檩施工:基坑开挖至预设支撑位置后,钢托板焊接在围护型钢上,使钢托板安装在同一平面,将各段钢围檩吊装在钢托板上,并将各段钢围檩焊接成整体;/n第一道钢管支撑施工:钢支撑架设前根据基坑宽度进行拼装,并通过吊装设备提升至预设位置,将钢支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钢管支撑体系的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法包括:
微扰动工法桩施工:在基坑边缘施作工法桩;
压顶梁施工:根据设计图纸放样,进行压顶梁基槽开挖,在基槽内支设模板,将捆扎后的钢筋骨架置入并浇注混凝土;
基坑土方开挖:在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测量放样后挖掘至第一道钢管支撑预设位置,并沿基坑四周修筑排水沟及集水坑;
钢围檩施工:基坑开挖至预设支撑位置后,钢托板焊接在围护型钢上,使钢托板安装在同一平面,将各段钢围檩吊装在钢托板上,并将各段钢围檩焊接成整体;
第一道钢管支撑施工:钢支撑架设前根据基坑宽度进行拼装,并通过吊装设备提升至预设位置,将钢支撑一端的活络端头拉出并顶住钢围檩,并通过活络端头对钢支撑施加预应力;
基坑土方开挖:对基坑进行分层分段开挖,待基坑开挖至预设地下室底板垫层底部标高位置后,进行地下室底板施工,施工后拆除第一道钢管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钢管支撑体系的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将呈工字型分布的基坑分为A区、B区和C区,其中基坑上部为A区、下部为B区,中间部分为C区,按A-C的顺序对依次进行工法桩施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钢管支撑体系的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A区、B区和C区的至少一者所对应的区域为二层地下室基坑;
对二层地下室基坑进行施工时,对基坑进行第二道钢管支撑施工:基坑开挖至预设第二道钢管支撑位置后,钢托板焊接在围护型钢上,使钢托板安装在同一平面,将各段钢围檩吊装在刚托板上,并将各段钢围檩焊接成整体;钢支撑架设前根据基坑宽度进行拼装,并通过吊装设备提升至预设位置,将钢支撑一端的活络端头拉出并顶住钢围檩,并通过活络端头对钢支撑施加预应力;
第二层地下室施工:对基坑基坑所对应的第二层地下室的底板进行施工,施工完成后,拆除第二道钢管支撑;当第二层地下室的机构施工完成后,拆除第一道钢管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钢管支撑体系的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络端头包括:
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对应固连在所述钢支撑端部;
活动端头,所述活动端头沿所述钢支撑长度方向滑动伸缩于所述容纳槽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道生,王长贵,付立宏,过华斌,吴涛,高学胜,熊海琴,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