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梯形模块式拱涵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涵洞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梯形模块式拱涵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基础建设发展迅猛。公路和桥梁的长度逐年增加,对涵洞的需求量增多,而且对涵洞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现有的涵洞,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场浇筑式,一种是装配式。现有的装配式拱涵一般都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1)构件自重较大。(2)结构整体性差。(3)施工工序复杂。(4)标准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加单,易于施工的预应力梯形模块式拱涵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装配式拱涵的构件自重较大,结构整体性差,施工工序复杂和标准化程度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应力梯形模块式拱涵,包括多个预制带榫底座、多个预制侧壁、多个预制顶拱模块及多个预制斜拱模块,多个预制带榫底座排成平行的两排,每排预制带榫底座的相邻的两预制带榫底座的相对端接触,并通过预制侧壁连接;每排预制带榫底座均安装有多个预制侧壁,预制侧壁竖直设置,同排预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梯形模块式拱涵,其特征是:包括多个预制带榫底座(2)、多个预制侧壁(1)、多个预制顶拱模块(4)及多个预制斜拱模块(6),多个预制带榫底座(2)排成平行的两排,每排预制带榫底座(2)的相邻的两预制带榫底座(2)的相对端接触,并通过预制侧壁(1)连接;每排预制带榫底座(2)均安装有多个预制侧壁(1),预制侧壁(1)竖直设置,同排预制带榫底座(2)上相邻的两预制侧壁(1)的相对端接触; 多个预制斜拱模块(6)排成两排,两排预制斜拱模块(6)的底部分别支撑在两排预制侧壁(1)的上端;多个预制顶拱模块(4)排成一排,水平设置;一排预制顶拱模块(4)两侧分别支撑在两排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梯形模块式拱涵,其特征是:包括多个预制带榫底座(2)、多个预制侧壁(1)、多个预制顶拱模块(4)及多个预制斜拱模块(6),多个预制带榫底座(2)排成平行的两排,每排预制带榫底座(2)的相邻的两预制带榫底座(2)的相对端接触,并通过预制侧壁(1)连接;每排预制带榫底座(2)均安装有多个预制侧壁(1),预制侧壁(1)竖直设置,同排预制带榫底座(2)上相邻的两预制侧壁(1)的相对端接触;多个预制斜拱模块(6)排成两排,两排预制斜拱模块(6)的底部分别支撑在两排预制侧壁(1)的上端;多个预制顶拱模块(4)排成一排,水平设置;一排预制顶拱模块(4)两侧分别支撑在两排预制斜拱模块(6)的顶部;预制侧壁(1)、预制斜拱模块(6)和预制顶拱模块(4)上均设有预应力孔,且预制侧壁(1)、预制斜拱模块(6)和预制顶拱模块(4)上的相对应的预应力孔连通,预应力筋(5)穿入预应力孔张拉后锚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梯形模块式拱涵,其特征是:每排预制侧壁(1)相邻的两预制侧壁(1)的相对端接触形成接触缝;两排预制侧壁(1)的接触缝相互错开,两排预制侧壁(1)的两端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应力梯形模块式拱涵,其特征是:预制侧壁(1)的外侧面顶部设有台阶,预应力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严文钦,刘欢,李洪,黄振华,易清曦,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