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变压器绝缘油压力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67007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变压器绝缘油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压力检测电路、信号转换电路、中央控制电路、无线数据传送与接收电路、天线、电源控制电路、电池组和液晶显示屏,压力检测电路用于变压器绝缘油的压力数据,压力检测电路、信号转换电路、中央控制电路、无线数据传送与接收电路、天线依次相连,液晶显示屏与中央控制电路相连以用于显示采集的压力数据,电池组包括24V输出端和5V输出端,电源控制电路包括两条电源控制支路以控制24V输出端和5V输出端。本技术功耗低,通过无线传输技术传送检测数据,可满足巡检人员远程监测变压器绝缘油渗漏情况,并且基于配套组件,可以改变装置形态以减小电磁环境对信号传输的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仪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变压器绝缘油压力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对变压器需求增加及其安全性能要求的提高,变压器的密封性能变得尤为关键,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变压器的稳定和安全运行。绝缘油渗漏是变压器运行中常见的故障之一,因此,油箱渗漏的检测显得格外重要。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人工操作,包括观察法、正压密封实验、煤油渗透试漏、真空密封试验、气体继电器法以及充氮加压试漏等。这些方法的效果依赖于巡检人员的经验和责任心,通常存在发现问题不及时、检测周期长和成本高等问题。此外,变电站内配备了众多一次和二次设备。在设备运行及状态变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电磁能量转换,从而导致站内电磁环境极为复杂,对无线传输装置的信号有所甚至可能将信号完全掩盖,更严重的可能造成设备的损坏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线变压器绝缘油压力检测装置,本技术功耗低,通过无线传输技术传送检测数据,可满足巡检人员远程监测变压器绝缘油渗漏情况,并且基于配套组件,可以改变装置形态以减小电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变压器绝缘油压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检测电路(1)、信号转换电路(2)、中央控制电路(3)、无线数据传送与接收电路(4)、天线(5)、电源控制电路(6)、电池组(7)和液晶显示屏(8),所述压力检测电路(1)用于变压器绝缘油的压力数据,所述压力检测电路(1)、信号转换电路(2)、中央控制电路(3)、无线数据传送与接收电路(4)、天线(5)依次相连,所述液晶显示屏(8)与压力检测电路(1)或中央控制电路(3)相连以用于显示采集的压力数据,所述电池组(7)包括24V输出端和5V输出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6)包括独立的两条电源控制支路,所述24V输出端通过电源控制电路(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变压器绝缘油压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检测电路(1)、信号转换电路(2)、中央控制电路(3)、无线数据传送与接收电路(4)、天线(5)、电源控制电路(6)、电池组(7)和液晶显示屏(8),所述压力检测电路(1)用于变压器绝缘油的压力数据,所述压力检测电路(1)、信号转换电路(2)、中央控制电路(3)、无线数据传送与接收电路(4)、天线(5)依次相连,所述液晶显示屏(8)与压力检测电路(1)或中央控制电路(3)相连以用于显示采集的压力数据,所述电池组(7)包括24v输出端和5v输出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6)包括独立的两条电源控制支路,所述24v输出端通过电源控制电路(6)的一条电源控制支路与压力检测电路(1)相连,所述5v输出端通过电源控制电路(6)的另一条电源控制支路分别与信号转换电路(2)、中央控制电路(3)、无线数据传送与接收电路(4)以及液晶显示屏(8)相连;所述无线变压器绝缘油压力检测装置还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仪表主体(9)和柱状壳体(91),所述压力检测电路(1)、自锁开关和液晶显示屏(8)安装在仪表主体(9)上,所述仪表主体(9)上还设有用于与变压器油箱注放油口球阀连接的压力采集口(901),所述压力采集口(901)与压力检测电路(1)连通,所述信号转换电路(2)、中央控制电路(3)、无线数据传送与接收电路(4)、电源控制电路(6)均安装在柱状壳体(91)内部,所述柱状壳体(91) 的外壁上设有与无线数据传送与接收电路(4)相互连接的sam天线座子(911),所述天线(5)安装在sam天线座子(9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变压器绝缘油压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支路包括串联的自锁开关(61)和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1~r3、光电耦合器u1、肖特基二极管d1和mosfet管q1,光电耦合器u1的各个引脚中:1号引脚通过电阻r1与中央控制电路(3)的输入端a1连接,2号引脚直接连接地gnd,3号引脚与通过电阻r3接地gnd,4号引脚与mosfet管q1的栅极直接连接;mosfet管q1的源极与24v输出端或5v输出端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子涵吴晓文李蕾阳昊张雨莹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