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肾内球囊扩张导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72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肾内球囊扩张导管组件,其包括导管和工作鞘,所述导管上设有球囊,其中,所述导管为三腔导管,导管内部通过一对对称的弧形瓣将管腔分隔为导丝腔和位于导丝腔两侧的供压腔;所述球囊包括设置在导管前端的扩张囊和设置在扩张囊后方的引导囊;所述引导囊一侧囊壁沿轴线与所述导管外壁相连接,二者连接位置在引导囊充气状态下形成引导陷槽;所述工作鞘前端成型为弧形坡面,工作鞘后端固定连接有端帽,所述端帽于所述工作鞘内部设有指向所述弧形坡面坡顶的导棱。本肾内球囊扩张导管组件通过对工作鞘和球囊导管进行结构设计,使其在具备穿入位置扩张作用的基础上,便于工作鞘准确引导置入和后续结石处理器械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肾内球囊扩张导管组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耗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肾内球囊扩张导管组件。
技术介绍
肾内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肾内病变,保守的肾内结石取出方式多为肾实质穿刺或切口,利用扩张导管将工作鞘置入肾盂,结石处理器械经工作鞘对结石进行碎石取出。现有用于肾扩张的球囊导管多为单体长管式球囊,与之配合的工作鞘也多为长筒构造,这种组件中,不仅长筒式工作鞘开口结构会限制结石处理器械的操作,而且单体长管式球囊的还存在引导过程中工作鞘置入不便、置入深度和体内部分位置不易把握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用于肾内病变的球囊扩张导管组件中,工作鞘和球囊所存在的上述结构不足和引导缺陷,通过对工作鞘和球囊导管进行结构设计,提供一种在具备穿入位置扩张作用的基础上,便于工作鞘准确引导置入和后续结石处理器械操作的肾内球囊扩张导管组件。本肾内球囊扩张导管组件包括导管和工作鞘,所述导管上设有球囊,其中,所述导管为三腔导管,导管内部通过一对对称的弧形瓣将管腔分隔为导丝腔和位于导丝腔两侧的供压腔;所述球囊包括设置在导管前端的扩张囊和设置在扩张囊后方的引导囊;所述引导囊一侧囊壁沿轴线与所述导管外壁相连接,二者连接位置在引导囊充气状态下形成引导陷槽;所述工作鞘前端成型为弧形坡面,工作鞘后端固定连接有端帽,所述端帽于所述工作鞘内部设有指向所述弧形坡面坡顶的导棱。为在结构变化的前提下,实现导丝贯通、增压入囊的基础功能作用,导丝腔前端开放,所述供压腔前端封闭,两供压腔上分别设有通向所述扩张囊和设引导囊的通气孔。为在工作鞘置入过程中,指示腹腔内前端坡面开口朝向以及透入深度,所述工作鞘外壁上设有自所述弧形坡面坡顶延伸至所述端帽的指示槽。所述指示槽槽口设有指示线,指示槽槽底设有刻度标尺。为在工作鞘置入腹腔的前段,便于操作工作鞘前端旋转进入皮肤切口,所述端帽外壁上周向设有若干防滑凸棱。为保证一次性医疗耗材安全用料标准,所述导管为PI柔性管材,所述工作鞘为红色PTFE硬质管鞘,所述球囊为无色透明PET球囊囊膜。为实现套装组件中各部分的多色对比,便于在置入过程中区分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和整体置入深度,所述导管为蓝色PI管材,所述工作鞘为红色PTFE管鞘,所述球囊为无色透明PET球囊。本技术一种肾内球囊扩张导管组件,克服了现有用于肾内病变的球囊扩张导管组件中,工作鞘和球囊所存在的结构不足和引导缺陷,通过对工作鞘和球囊导管进行结构设计,使其在具备穿入位置扩张作用的基础上,便于工作鞘准确引导置入和后续结石处理器械操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肾内球囊扩张导管组件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肾内球囊扩张导管组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面图;图3是本肾内球囊扩张导管组件的前方俯视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爆炸视图;图5是本肾内球囊扩张导管组件的后方俯视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爆炸视图。图中:1-导管;11-弧形瓣、12-导丝腔、13-供压腔;131-通气孔;2-工作鞘;21-弧形坡面、22-端帽、23-指示槽;221-导棱、222-防滑凸棱;231-指示线、232-刻度标尺3-球囊;31-扩张囊、32-引导囊;321-引导陷槽。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方式1:如图1至6所示,本肾内球囊扩张导管组件包括导管1和工作鞘2,所述导管1上设有球囊3,其中,所述导管1为三腔导管,导管1内部通过一对对称的弧形瓣11将管腔分隔为导丝腔12和位于导丝腔12两侧的供压腔13;所述球囊3包括设置在导管1前端的扩张囊31和设置在扩张囊31后方的引导囊32;所述引导囊1一侧囊壁沿轴线与所述导管1外壁相连接,二者连接位置在引导囊32充气状态下形成引导陷槽321;所述工作鞘2前端成型为弧形坡面21,工作鞘2后端固定连接有端帽22,所述端帽22于所述工作鞘2内部设有指向所述弧形坡面21坡顶的导棱221。所述导丝腔12前端开放,所述供压腔13前端封闭,两供压腔13上分别设有通向所述扩张囊31和设引导囊32的通气孔131。用于在结构变化的前提下,实现导丝贯通、增压入囊的基础功能作用,所述工作鞘2外壁上设有自所述弧形坡面21坡顶延伸至所述端帽22的指示槽23。所述指示槽23槽口设有指示线231,指示槽23槽底设有刻度标尺232。用于在工作鞘置入过程中,指示腹腔内前端坡面开口朝向以及透入深度。所述端帽22外壁上周向设有若干防滑凸棱222。用于在工作鞘置入腹腔的前段,便于操作工作鞘前端旋转进入皮肤切口。实施方式2:本肾内球囊扩张导管组件所述导管1为PI柔性管材,所述工作鞘2为红色PTFE硬质管鞘,所述球囊3为无色透明PET球囊囊膜。保证一次性医疗耗材安全用料标准。所述导管1为蓝色PI管材,所述工作鞘2为红色PTFE管鞘,所述球囊3为无色透明PET球囊。用于实现套装组件中各部分的多色对比,便于在置入过程中区分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和整体置入深度。其余结构和部件如实施方式1所述,不再重复描述。使用时(此处以肾造痿术取石为例):首先根据肾内结石位置穿刺并置入导丝,将本导管导丝腔套入导丝,并沿导丝伸入结实位置附近,分别经两供压腔对扩张球囊和引导囊进行充压,必要时对穿刺位置腹腔皮肤进行切口扩张,引导球囊充气后,引导陷槽在穿刺位置与表皮之间形成工作鞘前端置入的空隙,工作鞘以前端坡底位置自该空隙进入腹腔,旋转端帽至整个工作鞘前端伸入,将导棱与引导陷槽对位后,向前平推至开口朝向结石位置,球囊放气后撤出,自工作鞘置入结石处理工具进行结石的破碎、溶消,并沿工作鞘带出体外。本肾内球囊扩张导管组件克服了现有用于肾内病变的球囊扩张导管组件中,工作鞘和球囊所存在的结构不足和引导缺陷,通过对工作鞘和球囊导管进行结构设计,使其在具备穿入位置扩张作用的基础上,便于工作鞘准确引导置入和后续结石处理器械操作。以上描述显示了本技术的主要特征、基本原理,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的细节,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肾内球囊扩张导管组件,其特征是:包括导管(1)和工作鞘(2),所述导管(1)上设有球囊(3),其中,/n所述导管(1)为三腔导管,导管(1)内部通过一对对称的弧形瓣(11)将管腔分隔为导丝腔(12)和位于导丝腔(12)两侧的供压腔(13);/n所述球囊(3)包括设置在导管(1)前端的扩张囊(31)和设置在扩张囊(31)后方的引导囊(32);所述引导囊(32)一侧囊壁沿轴线与所述导管(1)外壁相连接,二者连接位置在引导囊(32)充气状态下形成引导陷槽(321);/n所述工作鞘(2)前端成型为弧形坡面(21),工作鞘(2)后端固定连接有端帽(22),所述端帽(22)于所述工作鞘(2)内部设有指向所述弧形坡面(21)坡顶的导棱(2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肾内球囊扩张导管组件,其特征是:包括导管(1)和工作鞘(2),所述导管(1)上设有球囊(3),其中,
所述导管(1)为三腔导管,导管(1)内部通过一对对称的弧形瓣(11)将管腔分隔为导丝腔(12)和位于导丝腔(12)两侧的供压腔(13);
所述球囊(3)包括设置在导管(1)前端的扩张囊(31)和设置在扩张囊(31)后方的引导囊(32);所述引导囊(32)一侧囊壁沿轴线与所述导管(1)外壁相连接,二者连接位置在引导囊(32)充气状态下形成引导陷槽(321);
所述工作鞘(2)前端成型为弧形坡面(21),工作鞘(2)后端固定连接有端帽(22),所述端帽(22)于所述工作鞘(2)内部设有指向所述弧形坡面(21)坡顶的导棱(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内球囊扩张导管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导丝腔(12)前端开放,所述供压腔(13)前端封闭,两供压腔(13)上分别设有通向所述扩张囊(31)和设引导囊(32)的通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华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市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