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防渗的腹腔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72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4
一种防堵防渗的腹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所述引流管本体包括用于伸入腹腔内的管状的引流部,引流部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进液侧孔;所述引流部上设有气囊组件,所述引流管本体内设有用于向气囊组件充气的气管;所述气囊组件包括伞状气囊和管状气囊,所述伞状气囊设于引流部末段,所述管状气囊螺旋盘绕固定于引流部上,所述进液侧孔设于引流部上未被管状气囊遮蔽的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堵防渗的腹腔引流管的伞状气囊可起到固定和防渗的作用,螺旋盘绕的管状气囊可保护进液侧孔不被堵塞,有效解决临床上腹腔引流时容易出现的引流不畅和渗漏等问题,结构简单,生产改造成本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堵防渗的腹腔引流管
本技术属于腹腔引流管
,具体涉及一种防堵防渗的腹腔引流管。
技术介绍
患者手术和恢复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各种引流管,如腹腔引流管等,将引流管插入人体组织内进行引流。由于一般采用负压引流,人体组织在负压的作用下会逐渐嵌入在引流管的引流孔中,加上胃肠道等的蠕动,以及可能出现的引流管被压扁等现象,比较容易堵塞引流管,出现引流不畅的情况。另外,腹腔引流管使用时的渗液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堵管和渗液发生的腹腔引流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堵防渗的腹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所述引流管本体包括用于伸入腹腔内的管状的引流部,引流部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进液侧孔;所述引流部上设有气囊组件,所述引流管本体内设有用于向气囊组件充气的气管;所述气囊组件包括伞状气囊和管状气囊,所述伞状气囊设于引流部末段,所述管状气囊螺旋盘绕固定于引流部上,所述进液侧孔设于引流部上未被管状气囊遮蔽的部分。优选的是,所述伞状气囊充气后呈开口朝向引流管前段的伞状。优选的是,所述伞状气囊和管状气囊相连通。优选的是,所述伞状气囊和管状气囊不连通,伞状气囊和管状气囊与不同的气管连接。优选的是,所述螺旋盘绕的管状气囊的螺距大于进液侧孔的直径,所述进液侧孔部分或全部设于螺旋盘绕的管状气囊的间隙之间。优选的是,所述管状气囊螺旋盘绕固定于引流部前段。优选的是,所述管状气囊螺旋盘绕固定于引流部中段和前段。优选的是,所述引流管前端为带开口的圆钝形。优选的是,所述引流管前端为封闭的圆钝形。本技术的防堵防渗的腹腔引流管,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防堵防渗的腹腔引流管的伞状气囊可起到固定和防渗的作用,螺旋盘绕的管状气囊可保护进液侧孔不被堵塞,有效解决临床上腹腔引流时容易出现的引流不畅和渗漏等问题,结构简单,生产改造成本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防堵防渗的腹腔引流管的引流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引流部,2-进液侧孔,3-伞状气囊,4-管状气囊,5-连接管,6-引流管前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所示,一种防堵防渗的腹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所述引流管本体包括用于伸入腹腔内的管状的引流部1,引流部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进液侧孔2;所述引流部上设有气囊组件,所述引流管本体内设有用于向气囊组件充气的气管;所述气囊组件包括伞状气囊3和管状气囊4,所述伞状气囊设于引流部末段,所述管状气囊螺旋盘绕固定于引流部上,所述进液侧孔设于引流部上未被管状气囊遮蔽的部分。本实施例中,腹腔引流管的其余部分与普通腹腔引流管类似,在现有普通腹腔引流管的基础上,再粘接固定伞状气囊和管状气囊即可,因此,对于生产厂家来说,生产设备改造成本低,生产成本低。用于向气囊组件充气的气管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引流管本体的外壁或内壁(一般设置在内壁现实中较为常用)。所述伞状气囊充气后呈开口朝向引流管前段的伞状。伞状气囊撑开(或截面呈扇形撑开)后不仅可以部分起到防止堵塞的作用,还能有效防止渗漏的情况发生。所述伞状气囊和管状气囊相连通。充气时伞状气囊和管状气囊同时膨胀,本实施例中,伞状气囊和管状气囊通过连接管5相连通。所述螺旋盘绕的管状气囊的螺距大于进液侧孔的直径,所述进液侧孔部分或全部设于螺旋盘绕的管状气囊的间隙之间。充气后,管状气囊膨胀撑起,使进液侧孔与患者腹腔之间形成间隙,不容易被堵塞,并且螺旋盘绕的管状气囊还可形成一定的支撑性,防止出现引流管被压扁而导致的引流不畅。所述管状气囊螺旋盘绕固定于引流部前段。所述引流管前端6为封闭的圆钝形。使用时,在插管后对气囊组件进行充气,伞状气囊可起到固定和防渗的作用,螺旋盘绕的管状气囊可保护进液侧孔不被堵塞;当然,也可选择在刚插管时不充气,在使用一段时间开始出现引流不畅(进液侧孔部分堵塞)等情况时,再对气囊组件进行充气以解决问题。实施例2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之处在于,所述伞状气囊和管状气囊不连通,伞状气囊和管状气囊与不同的气管连接。此设置可实现伞状气囊和管状气囊的单独供气,在需要固定和防渗时,对伞状气囊充气,用于防堵治堵时,对管状气囊充气,使用更加灵活,但生产成本相对更高。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防渗的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本体,所述引流管本体包括用于伸入腹腔内的管状的引流部,引流部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进液侧孔;所述引流部上设有气囊组件,所述引流管本体内设有用于向气囊组件充气的气管;所述气囊组件包括伞状气囊和管状气囊,所述伞状气囊设于引流部末段,所述管状气囊螺旋盘绕固定于引流部上,所述进液侧孔设于引流部上未被管状气囊遮蔽的部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防渗的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本体,所述引流管本体包括用于伸入腹腔内的管状的引流部,引流部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进液侧孔;所述引流部上设有气囊组件,所述引流管本体内设有用于向气囊组件充气的气管;所述气囊组件包括伞状气囊和管状气囊,所述伞状气囊设于引流部末段,所述管状气囊螺旋盘绕固定于引流部上,所述进液侧孔设于引流部上未被管状气囊遮蔽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防渗的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状气囊充气后呈开口朝向引流部前段的伞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防渗的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状气囊和管状气囊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防渗的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状气囊和管状气囊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史肖华康刘敏窦文欢孙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