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输液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703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脉输液垫,包括主体、设于所述主体前端的支撑体、用于分隔所述主体和所述支撑体的隔板、设于所述主体内的第一加热装置、设于所述支撑体内的第二加热装置,所述主体顶端设有手臂凹槽、表面设有多层无菌布,所述手臂凹槽贯穿所述主体、所述支撑体以及所述隔板,所述主体和所述支撑体以及所述隔板连接之后下底面呈现倾斜状态。护士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静脉注射时,能够分别对患者的手臂部分和输液液体进行分开加热,保证患者手臂的温度和输液液体的温度恰好合适,同时在实际使用中还能够借助该装置完成静脉注射结束之后的伤口按压,帮助一些按压困难的患者完成这一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脉输液垫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静脉输液垫。
技术介绍
在对卧床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时,患者在完成了输液过程不能够将手完全放置于被窝中,容易让患者的手部受凉,同时静脉输液所输送的液体温度很低,会进一步加剧患者输液的手温度过低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的具有保温效果的静脉输液垫。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静脉输液垫,包括主体、设于所述主体前端的支撑体、用于分隔所述主体和所述支撑体的隔板、设于所述主体内的第一加热装置、设于所述支撑体内的第二加热装置,所述主体顶端设有手臂凹槽、表面设有多层无菌布,所述手臂凹槽贯穿所述主体、所述支撑体以及所述隔板,所述主体和所述支撑体以及所述隔板连接之后下底面呈现倾斜状态。本技术在护士使用静脉输液垫进行静脉注射时,能够借助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分别对患者的手臂部分和输液液体进行分开加热,保证患者手臂的温度和输液液体的温度恰好合适,同时在实际使用中还能够借助该装置完成静脉注射结束之后的伤口按压,帮助一些按压困难的患者完成这一操作,同时倾斜的主体能够抬高患者手臂,降低被压血管内的压力,进一步加快血液凝固;并且设置有多层叠加放置的无菌布,能够在使用多次之后进行统一消毒,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优选的,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手部的支撑装置、用于按压肢体止血的按压装置、用于对液体加热的加热管道及用于遮挡所述加热管道的挡板;支撑装置能够给通过调节支撑高度的方式让患者拔针后的伤口都能够正对着按压装置,从而完成自动按压止血,在需要进行输液液体加热时,只需要翻开挡板,就能够很方便的将输液管的部分放置于加热管道中,而翻回去的挡板会进一步增加输液管的加热面积,并且加热管道形成保温腔,提升保温性能。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有贯穿所述主体的第一热水通道,所述第一热水通道入口处设有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热水通道出口处设有第一密闭塞,所述第一热水通道位于所述手臂凹槽下侧;将热水通道设在手臂凹槽的下方,能够快速的将主体加热到需要的位置,让患者在静脉输液时,裸露在被子外面的手臂也能够有一个较为温暖的环境。优选的,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包括贯穿所述支撑体的第二热水通道、所述第二热水通道第二加热器及所述第二热水通道底端出口的密闭塞,所述第二热水通道位于所述加热管道一侧;第二热水通道设置在加热管道一侧,能够更快的完成对加热管道内的输液胶管进行加热,减少预加热的时间。优选的,所述按压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支撑体内位于所述手臂凹槽两侧的圆形腔体、用于连通所述圆形腔体和所述手臂凹槽的密封导管、在所述手臂凹槽内来回活动并密封所述圆形腔体的密封棒、与所述密封棒顶端相连的橡皮头以及设于所述橡皮头顶端的凹口,所述圆形腔体通过导气管道和外部加压装置连接;按压装置能够通过从加压装置所传递过来的压力,让橡皮头按压患者拔针处,橡皮头顶端所设有的凹体可以增加橡皮头和患者拔针处的受力面积,另一方面在护士需要采用棉签止血时,凹体恰好能够放入两根棉签头部,而设计的开口能够解决因为加热所带来圆形腔体内气压异常的问题,能够通过这一开口平衡气压。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手部支撑台、设于所述手部支撑台下方的橡胶体、设于所述橡胶体下方的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从所述手臂凹槽底端贯穿至所述支撑体,所述空气通道在所述支撑体的出口处设有硅胶气垫,所述硅胶气垫内部设有和所述空气通道连通的腔体,所述硅胶气垫外侧设有约束装置;手部支撑台能够将患者的手部顶在不同的高度,在护士需要借助技术进行自动按压止血时,这种自适应高度的设计能够确保按压装置的橡皮头顶在拔针处。优选的,所述加压装置包括中空的支撑橡胶、用于连通所述支撑橡胶内部腔室和所述圆形腔体的所述导气管道、设于所述导气管道上的阀门,所述支撑橡胶上端设有凹形槽;支撑橡胶呈扁平结构,可以让患者手掌放置于上面,或者将其握住,在阀门关闭时,挤压支撑橡胶只会让其内部气压增加,整个技术不会产生变化,打开阀门,再挤压支撑橡胶,圆形腔体内的空气就会将密封棒压出,从而让橡胶球向外移动,从而起到替代人手进行挤压止血的作用。优选的,所述约束装置包括约束挡片、设于所述约束挡片上端的上限位片、设于所述约束挡片下端的下限位片、供所述上限位片上下滑动的槽体、用于连接所述槽体内壁和所述上限位片的弹簧,所述上限位片和所述下限位片上均设有限位牙,所述上限位片和所述约束挡片外侧均设有拉手;挤压约束挡片就回让约束挡片挤压硅胶气垫,从而将硅胶气垫内的空气挤压到空气通道中,让橡胶体向上运动,而上限位片和下限位片所设有的限位牙保证了在上限位片和下限位之间的距离不发生变化时,约束挡片不会向外运动,从而保证了手部支撑台不会被患者按压下去,同时上限位片设置于槽体内,让护士能够改变上限位片和下限位片之间的距离,从而起到调节上限位片和下限位片之间距离的效果。优选的,所述无菌布设置有多层,所述无菌布和所述主体相连;且所述多层无菌布通过粘扣相连接;多层无菌布的设计能够让护士不需要在每次使用完成之后就进行手臂部位的大面积消毒,只需要揭开一层无菌布,将其绕到主体底端,并在另一侧固定魔术贴上所固定,就能够让下一个患者享受消毒完成的医疗器械,在无菌布均被污染之后,就可以将集中清洗或者更换,增加工作效率。优选的,所述隔板上端设有固定手腕的橡皮条、右侧设有固定所述橡皮条的圆形钉,所述橡皮条顶端设有和所述圆形钉吻合的卡口,所述橡皮条位于所述手臂凹槽左侧;借助橡皮条可以将患者手腕部分进行轻微固定,防止在止血时,因为患者不经意的晃动,导致拔针处和挤压出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综上所述,护士用本装置进行静脉注射时,能够借助加热系统分别对患者的手臂部分和输液液体进行分开加热,保证患者手臂的温度和输液液体的温度恰好合适,同时在实际使用中还能够借助该装置完成静脉注射结束之后的伤口按压,帮助一些按压困难的患者完成这一操作,并且设置有多层叠加放置的无菌布,能够在使用多次之后进行统一消毒,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放大图。图4为图1中C处放大图。图5为图1中D处放大图。图6为空气通道剖面图。图7为图6中E处放大图。图8为第一加热装置剖面图。图9为第二加热装置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9所示,一种静脉输液垫,包括主体1、支撑体2、隔板3、第一加热装置41、第二加热装置42,所述主体1上部设有手部凹槽11,所述手部凹槽11贯穿所述主体1、所述隔板3以及所述支撑体2,所述支撑体2外侧中间位置连接有多层无菌布12,所述无菌布12的另一侧和所述主体1之间通过魔术贴121连接,从而在第一层所述无菌布12揭开之后,能够从绕过所述主体1下端并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脉输液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设于所述主体(1)前端的支撑体(2)、用于分隔所述主体(1)和所述支撑体(2)的隔板(3)、设于所述主体内的第一加热装置(41)、设于所述支撑体内的第二加热装置,所述主体(1)顶端设有手臂凹槽(11)、表面设有多层无菌布(12),所述手臂凹槽贯穿所述主体(1)、所述支撑体(2)以及所述隔板(3),所述主体(1)和所述支撑体(2)以及所述隔板(3)连接之后下底面呈现倾斜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脉输液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设于所述主体(1)前端的支撑体(2)、用于分隔所述主体(1)和所述支撑体(2)的隔板(3)、设于所述主体内的第一加热装置(41)、设于所述支撑体内的第二加热装置,所述主体(1)顶端设有手臂凹槽(11)、表面设有多层无菌布(12),所述手臂凹槽贯穿所述主体(1)、所述支撑体(2)以及所述隔板(3),所述主体(1)和所述支撑体(2)以及所述隔板(3)连接之后下底面呈现倾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2)包括支撑手部的支撑装置(21)、用于按压肢体止血的按压装置(22)、用于对液体加热的加热管道(23)及用于遮挡所述加热管道(23)的挡板(2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41)设有贯穿所述主体的第一热水通道(411),所述第一热水通道(411)入口处设有第一加热器(412),所述第一热水通道(411)出口处设有第一密闭塞(413),所述第一热水通道(411)位于所述手臂凹槽(11)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装置(42)包括贯穿所述支撑体的第二热水通道(421)、设于所述第二热水通道(421)上的第二加热器(422)及设于所述第二热水通道(421)底端出口的第二密闭塞(423),所述第二热水通道(421)位于所述加热管道(23)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装置(22)包括设于所述支撑体(2)内位于所述手臂凹槽(11)两侧的圆形腔体(225)、用于连通所述圆形腔体(225)和所述手臂凹槽(11)的密封导管(224)、在所述手臂凹槽(11)内来回活动并密封所述圆形腔体(225)的密封棒(223)、与所述密封棒(223)顶端相连的橡皮头(221)以及设于所述橡皮头(221)顶端的凹口(222),所述圆形腔体(225)通过导气管道(282)和外部加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