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脉输液垫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静脉输液垫。
技术介绍
在对卧床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时,患者在完成了输液过程不能够将手完全放置于被窝中,容易让患者的手部受凉,同时静脉输液所输送的液体温度很低,会进一步加剧患者输液的手温度过低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的具有保温效果的静脉输液垫。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静脉输液垫,包括主体、设于所述主体前端的支撑体、用于分隔所述主体和所述支撑体的隔板、设于所述主体内的第一加热装置、设于所述支撑体内的第二加热装置,所述主体顶端设有手臂凹槽、表面设有多层无菌布,所述手臂凹槽贯穿所述主体、所述支撑体以及所述隔板,所述主体和所述支撑体以及所述隔板连接之后下底面呈现倾斜状态。本技术在护士使用静脉输液垫进行静脉注射时,能够借助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分别对患者的手臂部分和输液液体进行分开加热,保证患者手臂的温度和输液液体的温度恰好合适,同时在实际使用中还能够借助该装置完成静脉注射结束之后的伤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脉输液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设于所述主体(1)前端的支撑体(2)、用于分隔所述主体(1)和所述支撑体(2)的隔板(3)、设于所述主体内的第一加热装置(41)、设于所述支撑体内的第二加热装置,所述主体(1)顶端设有手臂凹槽(11)、表面设有多层无菌布(12),所述手臂凹槽贯穿所述主体(1)、所述支撑体(2)以及所述隔板(3),所述主体(1)和所述支撑体(2)以及所述隔板(3)连接之后下底面呈现倾斜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脉输液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设于所述主体(1)前端的支撑体(2)、用于分隔所述主体(1)和所述支撑体(2)的隔板(3)、设于所述主体内的第一加热装置(41)、设于所述支撑体内的第二加热装置,所述主体(1)顶端设有手臂凹槽(11)、表面设有多层无菌布(12),所述手臂凹槽贯穿所述主体(1)、所述支撑体(2)以及所述隔板(3),所述主体(1)和所述支撑体(2)以及所述隔板(3)连接之后下底面呈现倾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2)包括支撑手部的支撑装置(21)、用于按压肢体止血的按压装置(22)、用于对液体加热的加热管道(23)及用于遮挡所述加热管道(23)的挡板(2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41)设有贯穿所述主体的第一热水通道(411),所述第一热水通道(411)入口处设有第一加热器(412),所述第一热水通道(411)出口处设有第一密闭塞(413),所述第一热水通道(411)位于所述手臂凹槽(11)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装置(42)包括贯穿所述支撑体的第二热水通道(421)、设于所述第二热水通道(421)上的第二加热器(422)及设于所述第二热水通道(421)底端出口的第二密闭塞(423),所述第二热水通道(421)位于所述加热管道(23)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装置(22)包括设于所述支撑体(2)内位于所述手臂凹槽(11)两侧的圆形腔体(225)、用于连通所述圆形腔体(225)和所述手臂凹槽(11)的密封导管(224)、在所述手臂凹槽(11)内来回活动并密封所述圆形腔体(225)的密封棒(223)、与所述密封棒(223)顶端相连的橡皮头(221)以及设于所述橡皮头(221)顶端的凹口(222),所述圆形腔体(225)通过导气管道(282)和外部加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