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针灸人体穴位定位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63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针灸人体穴位定位仪,包括壳体,壳体设有滑槽,滑槽设有定位片,定位片设有橡胶垫,定位片设有圆孔,定位片设有挡片,挡片设有半圆孔,挡片设有第一卡槽,壳体设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设有卡销,壳体设有安装片,安装片设有螺纹杆,螺纹杆设有旋转把手,旋转把手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银针,银针设有挡块,壳体外表面设有刻度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以上实现使得定位仪使用方便,且能够调整针插入人体的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针灸人体穴位定位仪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中医针灸人体穴位定位仪。
技术介绍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目前医生在针灸时先通过手指按压测量的方式找到不同人身上的不同穴位,然后调整针灸定位器对准穴位方便下针,但是现在的定位器大多体积都较大,使用起来浪费空间,不适合在空间比较小的房间使用;同时穴位分布在身体上不同的位置,且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也不一样,所以在对身体状况不同的人或者对身体上不同地方的穴位针灸时针需要插入人体的深度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中医针灸人体穴位定位仪,使得定位仪使用方便,且能够调整针插入人体的深度。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医针灸人体穴位定位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圆形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左右两端对称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两端侧面设有橡胶垫,所述定位片中心设有圆孔,所述定位片内部滑动连接有挡片,所述挡片设有半圆孔,所述挡片尾部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设有与第一卡槽相匹配的卡销,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安装片,所述定位片与安装片中心均处于壳体圆心线处,所述安装片中心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且所述螺纹杆穿过安装片与定位片相连接,所述螺纹杆顶部设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穿过螺纹杆与圆孔连通,所述通孔与圆孔半径相等,所述通孔内设有银针,所述银针下端设有与半圆孔相匹配的挡块,所述挡块套设在通孔内且挡块与通孔内壁相贴合,一侧所述滑槽内壁为透明玻璃,所述壳体外表面设有与透明玻璃相匹配的刻度尺,当所述银针放入通孔内挡块被半圆孔卡住后,所述定位片透过玻璃板在刻度尺上所对应的刻度与银针插入伸出壳体底面的长度相等,所述半圆孔与圆孔所组成圆孔的最小半径大于银针半径。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医务人员首先确定针灸时需要将银针插入病人身体内的深度,然后转动旋转把手,旋转把手转动螺纹杆跟着转动,由于螺纹杆与安装片螺纹连接且与定位片固定连接,所以螺纹杆转动的同时也进行上下移动,螺纹杆上下移动带动定位片上下移动,医务人员透过玻璃板观察定位片在刻度尺上所对应刻度,在定位片在刻度尺上所对应的刻度达到银针需要插入病人身体内的长度时停止转动旋转把手,此时刻度尺所对应的刻度为银针插入病人身体内深度的预设长度,又由于定位片两端的橡胶垫与滑槽接触产生摩擦力,所以在停止转动旋转把手后可以防止定位片受到重力影响继续往下移动,调整好定位片之后,医务人员找到需要针灸的穴位,做上记号,通过观察通孔与圆孔对准记号,医务人员一手固定定位仪放在需要针灸的穴位处,使得圆孔与通孔正对穴位,然后另一只手将银针通过通孔圆孔插入病人身体里面,在插入病人身体内长度达到预设长度时,银针上受到定位片两端橡胶垫产生的摩擦力与挡块的阻挡,医务人员会感受到阻力,然后医务人员停止用力,此时银针插入病人身体的长度就正好为预设长度,这样就完成针灸的施针过程,施针完成之后将卡销拔出第一卡槽,将挡片从定位片内滑出,由于挡块套设在通孔内,挡块与通孔内表面贴合,且圆孔半径与通孔半径相同,所以银针可以在通孔与圆孔内任意滑动,所以将定位仪拔下之后银针会留在患者身体表面,然后用定位仪对下一个穴位进行定位施针,在完成对单个病人的针灸后对圆孔、通孔与银针消毒即可对下一位病人重新进行针灸;由于本定位仪只需粘贴在病人身上所以占用空间不大,方便在各种场合使用;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以上实现使得定位仪使用方便,且能够调整针插入人体的深度。进一步限定,所述卡销上端设有把手。这样的结构,使得人们拔出卡销更加便捷。进一步限定,所述挡块为圆柱形挡块。这样的结构,使得银针以任意方式插入通孔与圆孔内都能够被挡块挡住。进一步限定,所述旋转把手为圆形把手。这样的结构,方便医务人员旋转螺纹杆。进一步限定,所述橡胶垫为摩擦系数大的橡胶垫。这样的结构,使得定位片移动缓慢方便细微调节长度。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中医针灸人体穴位定位仪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中医针灸人体穴位定位仪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壳体1,第二卡槽11,卡销111,粘板12,刻度尺13,滑槽2,定位片21,圆孔211,挡片212,半圆孔213,第一卡槽214,安装片3,螺纹杆4,旋转把手41,通孔5,银针6,挡块61,把手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中医针灸人体穴位定位仪,包括壳体1,壳体1为圆形壳体,壳体1内部左右两端对称设有滑槽2,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定位片21,定位片21两端侧面设有橡胶垫,定位片21中心设有圆孔211,定位片21内部滑动连接有挡片212,挡片212设有半圆孔213,挡片212尾部设有第一卡槽214,壳体1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槽11,第二卡槽11内设有与第一卡槽214相匹配的卡销111,壳体1顶部设有安装片3,定位片21与安装片3中心均处于壳体1圆心线处,安装片3中心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且螺纹杆4穿过安装片3与定位片21相连接,螺纹杆4顶部设有旋转把手41,旋转把手41中心设有通孔5,通孔5穿过螺纹杆4与圆孔211连通,通孔5与圆孔211半径相等,通孔5内设有银针6,银针6下端设有与半圆孔213相匹配的挡块61,挡块61套设在通孔5内且挡块61与通孔5内壁相贴合,一侧滑槽2内壁为透明玻璃,壳体1外表面设有与透明玻璃相匹配的刻度尺13,当银针6放入通孔5内挡块61被半圆孔213卡住后,定位片21透过玻璃板在刻度尺13上所对应的刻度与银针6插入伸出壳体1底面的长度相等,半圆孔213与圆孔211所组成圆孔的最小半径大于银针6半径。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医务人员首先确定针灸时需要将银针6插入病人身体内的深度,然后转动旋转把手41,旋转把手41转动螺纹杆4跟着转动,由于螺纹杆4与安装片3螺纹连接且与定位片21固定连接,所以螺纹杆4转动的同时也进行上下移动,螺纹杆4上下移动带动定位片21上下移动,医务人员透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针灸人体穴位定位仪,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圆形壳体,所述壳体(1)内部左右两端对称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定位片(21),所述定位片(21)两端侧面设有橡胶垫,所述定位片(21)中心设有圆孔(211),所述定位片(21)内部滑动连接有挡片(212),所述挡片(212)设有半圆孔(213),所述挡片(212)尾部设有第一卡槽(214),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槽(11),所述第二卡槽(11)内设有与第一卡槽(214)相匹配的卡销(111),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安装片(3),所述定位片(21)与安装片(3)中心均处于壳体(1)圆心线处,所述安装片(3)中心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且所述螺纹杆(4)穿过安装片(3)与定位片(21)相连接,所述螺纹杆(4)顶部设有旋转把手(41),所述旋转把手(41)中心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穿过螺纹杆(4)与圆孔(211)连通,所述通孔(5)与圆孔(211)半径相等,所述通孔(5)内设有银针(6),所述银针(6)下端设有与半圆孔(213)相匹配的挡块(61),所述挡块(61)套设在通孔(5)内且挡块(61)与通孔(5)内壁相贴合,一侧所述滑槽(2)内壁为透明玻璃,所述壳体(1)外表面设有与透明玻璃相匹配的刻度尺(13),当所述银针(6)放入通孔(5)内挡块(61)被半圆孔(213)卡住后,所述定位片(21)透过玻璃板在刻度尺(13)上所对应的刻度与银针(6)插入伸出壳体(1)底面的长度相等,所述半圆孔(213)与圆孔(211)所组成圆孔的最小半径大于银针(6)半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针灸人体穴位定位仪,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圆形壳体,所述壳体(1)内部左右两端对称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定位片(21),所述定位片(21)两端侧面设有橡胶垫,所述定位片(21)中心设有圆孔(211),所述定位片(21)内部滑动连接有挡片(212),所述挡片(212)设有半圆孔(213),所述挡片(212)尾部设有第一卡槽(214),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槽(11),所述第二卡槽(11)内设有与第一卡槽(214)相匹配的卡销(111),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安装片(3),所述定位片(21)与安装片(3)中心均处于壳体(1)圆心线处,所述安装片(3)中心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且所述螺纹杆(4)穿过安装片(3)与定位片(21)相连接,所述螺纹杆(4)顶部设有旋转把手(41),所述旋转把手(41)中心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穿过螺纹杆(4)与圆孔(211)连通,所述通孔(5)与圆孔(211)半径相等,所述通孔(5)内设有银针(6),所述银针(6)下端设有与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花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