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少丽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婴儿放置结构的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57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婴儿放置结构的病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前侧转动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内活动设有容纳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用于支撑起容纳机构,所述容纳机构用于放置婴儿,所述床体的前侧还设有伸缩支撑机构,所述伸缩支撑机构用于支撑起支撑机构的后侧。所述容纳机构包括容纳箱和凸缘,所述凸缘设置在容纳箱的顶面开口处,所述凸缘沿着容纳箱的开口周向分布,所述容纳箱位于支撑机构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把婴儿放置在容纳箱内,确保安全的放置婴儿,提升新妈妈和婴儿的安全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婴儿放置结构的病床
本技术涉及病床
,具体为一种具有婴儿放置结构的病床。
技术介绍
病床是我国大、中型医院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尤其是在急救、病人转运和病房调换的过程中,医用病床有着广泛的应用。医用病床可以辅助医生对病人进行及时、快速的转运,可以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便于给病人进行转运作业,同时也给手术急救等医护作业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新生儿出生后需要及时进行早吸吮,以完成第一次的母乳喂养,从而有效的促进母乳尽早分泌。普通医用病床只能躺一个人,产妇躺在病床上,新生儿没有地方放置,只能放在头边或者腰部位置,这样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由于产妇身体相对虚弱,对新生儿的照看能力也很有限,如果将新生儿放在病床一侧上,很容易对新生儿造成伤害,而普通医用病床没有一个可以稳妥放置新生儿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具有婴儿放置结构的病床,本技术中使用时,把支撑机构旋转到病床的外侧,然后拉伸开伸缩支撑机构,通过伸缩支撑机构支撑起支撑机构的后侧,通过支撑机构支撑起容纳机构,把婴儿放置在容纳机构内,以解决普通医用病床无法稳妥的放置新生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婴儿放置结构的病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前侧转动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内活动设有容纳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用于支撑起容纳机构,所述容纳机构用于放置婴儿,所述床体的前侧还设有伸缩支撑机构,所述伸缩支撑机构用于支撑起支撑机构的后侧。优选的,所述容纳机构包括容纳箱和凸缘,所述凸缘设置在容纳箱的顶面开口处,所述凸缘沿着容纳箱的开口周向分布,所述容纳箱位于支撑机构内。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框和固定片,所述支撑框通过旋转座转动设置在床体的前侧上,所述固定片设置在支撑框的周向上,所述容纳箱活动设置在支撑框的内部,所述支撑框和固定片之间设有第一紧固件。优选的,所述伸缩支撑机构包括伸缩底座和伸缩头,所述伸缩底座设置在床体的前侧底面上,且伸缩底座和床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伸缩头滑动设置在伸缩底座内,所述伸缩头的前侧开设有卡槽,所述支撑框的后侧被卡合在卡槽内,所述支撑框的后侧和伸缩头之间设有第二紧固件。优选的,所述床体的前侧设有固定块,所述伸缩底座固定在固定块上,所述固定块为梯形结构。优选的,所述伸缩底座和伸缩头之间设有第三紧固件,所述伸缩头底面的外端设有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具有婴儿放置结构的病床,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用手抓住支撑框并向外施加旋转力度,支撑框被旋转到床体的外侧,然后向上提拉容纳箱,用第一紧固件把容纳箱固定在支撑框内,然后拉动伸缩头使伸缩头延伸至伸缩底座的外侧,并让伸缩头上的卡槽卡在支撑框的后侧上,然后用第二紧固件把支撑框的后侧紧固在伸缩头上,用第三紧固件定位住伸缩头和伸缩底座,最后,把婴儿放置在容纳箱内即可,确保安全的放置婴儿,提升新妈妈和婴儿的安全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有婴儿放置结构的病床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实施例中容纳机构、支撑机构和伸缩支撑机构位置处的立体图。图4为实施例中容纳机构、支撑机构和伸缩支撑机构位置处的立体图(另一视角)。图5为实施例中容纳机构、支撑机构和伸缩支撑机构位置处的立体图(另一视角)。图6为实施例中容纳机构、支撑机构和伸缩支撑机构位置处的侧剖视图。附图标记:床体1、旋转座2、容纳机构3、容纳箱31、凸缘32、支撑机构4、支撑框41、固定片42、第一紧固件43、伸缩支撑机构5、固定块51、伸缩底座52、伸缩头53、把手54、第三紧固件55、第二紧固件5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5所示的具有婴儿放置结构的病床,包括床体1,床体1包括床板和床腿,床板上放置有床垫,床体1的前侧转动设有支撑机构4,其中,支撑机构4能够相对于床体1前后旋转,支撑机构4用于支撑起容纳机构3,具体而言,支撑机构4包括支撑框41和固定片42,支撑框41通过旋转座2转动设置在床体1的前侧上,其中,旋转座2的旋转中心线和床板互相垂直,固定片42设置在支撑框41的周向上,固定片42的数量为6个,且6个固定片42分布在支撑框41的前侧和两侧上,容纳箱31活动设置在支撑框41的内部,支撑框41和固定片42之间设有第一紧固件43,第一紧固件43为锁紧螺栓,通过锁紧螺栓把容纳箱31锁定在支撑框41内,当松开第一紧固件43后,可以向下推动容纳箱31,便于把支撑机构4旋转到床板的下方,节约空间。如图3-6所示,支撑机构4内活动设有容纳机构3,容纳机构3用于放置婴儿,具体而言,容纳机构3包括容纳箱31和凸缘32,凸缘32设置在容纳箱31的顶面开口处,凸缘32沿着容纳箱31的开口周向分布,凸缘32向外突出于容纳箱31的顶端,当容纳箱31向下落时,凸缘32可以搭在支撑框41的框口上,避免容纳箱31完全脱离支撑框41,容纳箱31位于支撑机构4内,其中,容纳箱31位于支撑框41的框口内,可以沿着支撑框41的框口上下移动容纳箱31,当把容纳箱31锁定在支撑框41内时,可以把婴儿放置在容纳箱31内,确保安全的放置婴儿,提升新妈妈和婴儿的安全感。如图3-6所示,床体1的前侧还设有伸缩支撑机构5,伸缩支撑机构5用于支撑起支撑机构4的后侧,具体而言,伸缩支撑机构5包括伸缩底座52和伸缩头53,伸缩底座52设置在床体1的前侧底面上,且伸缩底座52和床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床体1的前侧焊接设有固定块51,伸缩底座52被焊接固定在固定块51上,固定块51为梯形结构,伸缩头53滑动设置在伸缩底座52内,伸缩头53的前侧开设有卡槽,支撑框41的后侧被卡合在卡槽内,支撑框41的后侧和伸缩头53之间设有第二紧固件56,伸缩底座52和伸缩头53之间设有第三紧固件55,第二紧固件56、第三紧固件55均为锁紧螺钉,伸缩头53底面的外端设有把手54,把手54上设有防滑橡胶套,避免打滑。使用时,先旋转支撑框41并使支撑框41的长边和床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然后向上拉动容纳箱31,并用第一紧固件43把容纳箱31锁定在支撑框41内,然后用手握住把手54并向外施加拉力,把手54带动伸缩头53向外伸出,同时,伸缩头53上的卡槽卡合在支撑框41的后侧上,从而有效的支撑起支撑框41,然后通过第三紧固件55来锁定伸缩底座52和伸缩头53之间的相对位置,通过第二紧固件56把支撑框41的后侧锁定在伸缩头53上,避免支撑框41意外晃动,从而确保容纳箱31的稳定性,最后可以把婴儿放置在容纳箱31内;当使用完毕后,拧松第二紧固件56、第三紧固件55,然后把伸缩头53推动到伸缩底座52内,把容纳箱31落入到支撑框41内,然后反方向旋转支撑框41,并把支撑框41、容纳箱31旋转到床体1的下方,以节约空间,便于医护人员的行走。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婴儿放置结构的病床,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前侧转动设有支撑机构(4),所述支撑机构(4)内活动设有容纳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4)用于支撑起容纳机构(3),所述容纳机构(3)用于放置婴儿,所述床体(1)的前侧还设有伸缩支撑机构(5),所述伸缩支撑机构(5)用于支撑起支撑机构(4)的后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婴儿放置结构的病床,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前侧转动设有支撑机构(4),所述支撑机构(4)内活动设有容纳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4)用于支撑起容纳机构(3),所述容纳机构(3)用于放置婴儿,所述床体(1)的前侧还设有伸缩支撑机构(5),所述伸缩支撑机构(5)用于支撑起支撑机构(4)的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婴儿放置结构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机构(3)包括容纳箱(31)和凸缘(32),所述凸缘(32)设置在容纳箱(31)的顶面开口处,所述凸缘(32)沿着容纳箱(31)的开口周向分布,所述容纳箱(31)位于支撑机构(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婴儿放置结构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4)包括支撑框(41)和固定片(42),所述支撑框(41)通过旋转座(2)转动设置在床体(1)的前侧上,所述固定片(42)设置在支撑框(41)的周向上,所述容纳箱(31)活动设置在支撑框(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少丽
申请(专利权)人:叶少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