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52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脏瓣膜,包括瓣叶支架和瓣叶,所述瓣叶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瓣叶并建立血流通道,所述瓣叶设置在所述瓣叶支架建立的血流通道内,所述瓣叶由第一小叶和第二小叶组成,所述第一小叶和第二小叶均包括固定缘和自由缘,所述固定缘的两端与所述自由缘的两端相连,所述固定缘连接于所述瓣叶支架内表面,所述瓣叶打开后所述自由缘与所述瓣叶支架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一小叶的自由缘和所述第二小叶的自由缘长度之和大致等于所述自由缘贴合处的瓣叶支架横截面的周长。该心脏瓣膜能够在左室收缩时减少关闭返流量、避免瓣膜中心返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心脏瓣膜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心脏瓣膜。
技术介绍
心脏瓣膜疾病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心脏疾患,其中风湿热导致的瓣膜损害是最为常见原因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老年性瓣膜病以及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引起的瓣膜病变也越来越常见。这些瓣膜病变不但危害生命安全、影响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压力。人体的心脏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和右心房、右心室四个心腔,两个心房分别和两个心室相连,两个心室和两个大动脉相连。心脏瓣膜就生长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大动脉之间,起到单向阀门的作用,帮助血流单方向运动。人体的四个瓣膜分别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这些瓣膜如果出现了病变,就会影响血流的运动,从而造成心脏功能异常,最终导致心功能衰竭。瓣膜疾病的主要原因包括风湿热、粘液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感染和创伤等,可以引起单个瓣膜病变,也可以引起多个瓣膜病变。瓣膜病变的类型通常是狭窄或者关闭不全。狭窄指瓣膜张开的幅度不够,造成进入下一个心腔的血液减少,关闭不全指瓣膜关的不严,造成部分血液返流。一旦出现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便会妨碍正常的血液流动,增加相应的心脏负担,从而引起心脏正常功能损害,导致心力衰竭和机体多脏器机能的改变。目前治疗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手术治疗主要分两种方法:1)瓣膜成形术,即对损害的瓣膜进行修理;2)瓣膜置换术,用人工机械瓣或生物瓣进行替换。瓣膜成形术通常用于病变轻微的二尖瓣或三尖瓣,而对于严重的心脏瓣膜病变,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多选择瓣膜置换术。瓣膜成形术的主要方法如Key氏成形、DeVega成形以及利用C型环成形等方式。瓣膜置换系采用人工瓣膜对人体心脏自身瓣膜进行置换,如机械瓣、生物瓣等。机械瓣寿命长,但需要终生服药抗凝,容易产生并发症,而生物瓣不需终生抗凝,但寿命短。近年来,对于二尖瓣狭窄和反流的患者也可以行经皮经鞘管的二尖瓣瓣膜置换术,即通过介入、微创的方法进行此项手术,让患者避免了开胸手术之苦。现有技术中的二尖瓣瓣膜存在如下问题:1.瓣叶采用三叶设计,当左室收缩时,三叶瓣关闭返流量大;2.瓣叶支架受到径向挤压作用时,会导致三叶瓣关闭不全,从而形成中心返流。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在左室收缩时减少关闭返流量、避免瓣膜中心返流的心脏瓣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心脏瓣膜,包括瓣叶支架和瓣叶,所述瓣叶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瓣叶并建立血流通道,所述瓣叶设置在所述瓣叶支架建立的血流通道内,所述瓣叶由第一小叶和第二小叶组成,所述第一小叶和第二小叶均包括固定缘和自由缘,所述固定缘的两端与所述自由缘的两端相连,所述固定缘连接于所述瓣叶支架内表面,所述瓣叶打开后所述自由缘与所述瓣叶支架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一小叶的自由缘和所述第二小叶的自由缘长度之和大致等于所述自由缘贴合处的瓣叶支架横截面的周长。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小叶和所述第二小叶均包括两个瓣角,所述瓣角设于所述固定缘与所述自由缘两端连接处,所述第一小叶和所述第二小叶通过所述瓣角拼合相连,拼合后所述瓣叶两侧的瓣角之间圆弧所对应的中心角在120度至180度之间。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小叶与所述第二小叶的长度相等,且所述第一小叶和所述第二小叶闭合后形成的闭合边缘为S型。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小叶的自由缘的长度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小叶的自由缘的长度,且第一小叶和第二小叶闭合后形成的闭合边缘为C型。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瓣叶包括光滑面和与所述光滑面相对的纤维面,所述光滑面朝向所述瓣叶支架的内表面设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心脏瓣膜还包括阻流件,所述阻流件设于所述瓣叶支架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所述阻流件朝向所述心脏瓣膜近端的边缘为锯齿状。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心脏瓣膜还包括毛圈布层,所述毛圈布层设于所述心脏瓣膜的部分外侧表面,且所述毛圈布层覆盖所述阻流件。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毛圈布层包括基底布和毛圈,所述毛圈覆盖所述基底布上远离所述瓣叶支架的一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心脏瓣膜还包括裙边支架,所述裙边支架靠近所述瓣叶支架的远端设置,所述裙边支架的支撑强度在周向上非均匀设置。本技术的心脏瓣膜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瓣叶采用第一小叶以及第二小叶的二叶设计,相比传统的三叶结构,能够有效减少关闭返流量。2.本技术的心脏瓣膜在使用时,当瓣叶支架受到径向挤压作用时,第一小叶以及第二小叶能够闭合完全,不会像传统的心脏瓣膜出现关闭不全的现象,从而避免瓣膜中心返流。3.本技术的第一自由缘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自由缘的长度之和不小于所述瓣叶支架的周长,使得心脏瓣膜的瓣叶处于开放状态能获得更大的开口面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心脏瓣膜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述的心脏瓣膜结构示意图(省略部分结构);图3为图2所示的瓣膜支架与裙围支架配合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心脏瓣膜的瓣膜支架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瓣膜支架另一角度示意图;图6为镍钛金属管材经过激光切割后形成瓣膜支架之前未热定型状态的平面展开图;图7为裙围支架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的心脏瓣膜植入心脏后示意图;图9为图1所示的心脏瓣膜侧面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的心脏瓣膜与天然瓣环配合时示意图;图11为图10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2为传统的人工心脏瓣膜的三叶瓣闭合后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的心脏瓣膜的瓣叶闭合后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的心脏瓣膜的第一小叶展开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的心脏瓣膜的瓣叶张开状态时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心脏瓣膜瓣叶闭合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心脏瓣膜;110、瓣膜支架;111、裙边支架;1111、轴向支撑部;11111、第一安装孔;11112、第二安装孔;1112、径向支撑部;11121、裙边固定部;11122、裙边固定孔;112、瓣叶支架;1121a、1121b、1121c、波型支架;11211a、11211a、11211c、波峰;11212a、11212b、11212c、波谷;1122、轴向连接件;1123、裙围固定部;11231、裙围固定孔;1124、瓣角固定部;11241、瓣角固定孔;1125、倒钩;1126、倒钩让位槽;113、连接支架;1131、支架连接杆;1132、聚拢连接杆;1133、连接接头;1134、锥角;1135、连接节点;130、裙围支架;131、裙围支架杆;132、裙围支架波峰;133、裙围支架波谷;134、裙围支架固定孔;135、支架杆交叉点;140、瓣叶;141、第一小叶;1411、第一固定缘;1412、第一自由缘;142、第二小叶;1421、第二固定缘;1422、第二自由缘;1413、瓣角;150、内侧阻流件;150a、内侧阻流件近端;150b、内侧阻流件远端;160、外侧阻流件;170、缝合线;180、连接件;190、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脏瓣膜,包括瓣叶支架和瓣叶,所述瓣叶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瓣叶并建立血流通道,所述瓣叶设置在所述瓣叶支架建立的血流通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瓣叶由第一小叶和第二小叶组成,所述第一小叶和第二小叶均包括固定缘和自由缘,所述固定缘的两端与所述自由缘的两端相连,所述固定缘连接于所述瓣叶支架内表面,所述瓣叶打开后所述自由缘与所述瓣叶支架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一小叶的自由缘和所述第二小叶的自由缘长度之和大致等于所述自由缘贴合处的瓣叶支架横截面的周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脏瓣膜,包括瓣叶支架和瓣叶,所述瓣叶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瓣叶并建立血流通道,所述瓣叶设置在所述瓣叶支架建立的血流通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瓣叶由第一小叶和第二小叶组成,所述第一小叶和第二小叶均包括固定缘和自由缘,所述固定缘的两端与所述自由缘的两端相连,所述固定缘连接于所述瓣叶支架内表面,所述瓣叶打开后所述自由缘与所述瓣叶支架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一小叶的自由缘和所述第二小叶的自由缘长度之和大致等于所述自由缘贴合处的瓣叶支架横截面的周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脏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叶和所述第二小叶均包括两个瓣角,所述瓣角设于所述固定缘与所述自由缘两端连接处,所述第一小叶和所述第二小叶通过所述瓣角拼合相连,拼合后所述瓣叶两侧的瓣角之间圆弧所对应的中心角在120度至180度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脏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叶与所述第二小叶的长度相等,且所述第一小叶和所述第二小叶闭合后形成的闭合边缘为S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脏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香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健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