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再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9508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活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再利用系统,包括下水管网、前置蓄水池、前置过滤装置、抽水装置、过滤模块、杀菌模块、后置蓄水池、供水输送设备、供水管网;下水管网的上游通向居民洗漱和洗衣污水源;下水管网的下游通向前置蓄水池,前置蓄水池、前置过滤装置、抽水装置、过滤模块、杀菌模块、后置蓄水池、供水输送设备依次通过管路连通,供水输送设备连接至供水管网,供水管网通向用水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针对居民生活污水中的洗衣和洗漱用水进行处理再利用,有效节约水资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活污水再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再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的水资源非常有限,在各国的水资源的对比中,属于严重缺水的国家。如何提高有限的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工业用水方面国家通过政策和法律的形式在不断进行规范,使工业用水的效率不断提高。但是在家庭用水方面,却始终没有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主要的原因是家庭点多、面广,不易实施统一的废水回收利用。所以大多数城市只能通过用水分段收费来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这种办法只能适当的控制家庭的用水量,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不能做到家庭生活用水的充分利用。家庭用水中占比较大的部分是人们的洗衣和洗漱用水量,这些水使用后的水质完全可以满足二次利用的要求,例如冲洗马桶、拖地、洗车、浇花等用途。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0603454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小区生活废水的中水回用系统,包括主蓄水池、雨水回收池和生活用水沉淀池,主蓄水池内设置有计量泵和加压泵,主蓄水池上设置有主出水管道,雨水回收池的顶端设置有雨水收集管道,雨水回收池的底部设置有沙土,雨水回收池的边侧设置有雨水输送管道,雨水输送管道的进水口处设置有过滤网,雨水回收池通过雨水输送管道与一号过滤池连接,一号过滤池内设置有输水泵,一号过滤池的顶部设置有一号过滤网层、活性炭吸附层和浮游生物过滤层,一号过滤池通过输水管道与主蓄水池连接,生活用水沉淀池的顶部设置有生活污水进入管道。该种小区生活废水的中水回用系统,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了水资源,但是并不能针对性的对居民生活用水进行有效处理并充分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再利用系统,针对居民生活污水中的洗衣和洗漱用水进行处理再利用,有效节约水资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生活污水再利用系统,包括下水管网、前置蓄水池、前置过滤装置、抽水装置、过滤模块、杀菌模块、后置蓄水池、供水输送设备、供水管网;下水管网的上游通向居民洗漱和洗衣污水源;下水管网的下游通向前置蓄水池,前置蓄水池、前置过滤装置、抽水装置、过滤模块、杀菌模块、后置蓄水池、供水输送设备依次通过管路连通,供水输送设备连接至供水管网,供水管网通向用水点。本专利技术中的生活污水再利用系统在实际应用时,安装在居民住宅区域,如小区、公寓、村庄等,居民洗漱和洗衣产生的污水经过下水管网流至前置蓄水池中,实现污水收集,在抽水装置的作用下,前置蓄水池中的污水经过前置过滤装置实现过滤,进而去除水中毛发、泥沙、悬浮物等大颗粒,随后进入过滤模块再次进行过滤,进一步去除水中直径大于5微米的颗粒,并去除水中异色、异味、同时杀菌、除臭,随后进入杀菌模块进一步杀菌、除臭,然后流入后置蓄水池储存,供水输送设备将后置蓄水池中处理后的水经过供水管网输送至用水点,该生活污水再利用系统能够针对性的对居民生活污水中的洗衣和洗漱用水进行处理再利用,有效节约水资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化的,所述前置蓄水池中设置有臭氧杀菌装置。优化的,所述抽水装置采用抽水泵。优化的,所述过滤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聚丙烯熔喷滤芯、载银活性炭滤芯。优化的,所述杀菌模块采用UV杀菌装置。优化的,所述后置蓄水池中设置有余氯杀菌装置。优化的,还包括控制单元、水压检测模块,水压检测模块设置在用水点,水压检测模块连接至控制单元,所述供水输送设备由控制单元控制。水压检测模块能够检测用水点的水压,水压下降时,控制单元控制供水输送设备工作,以提高水压,水压增加时,控制单元控制供水输送设备工作,以降低水压,使供水管网中的水压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确保供水正常,满足用水点的用水需求。优化的,所述供水输送设备采用水泵,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变频器控制水泵。优化的,还包括自来水供水系统,自来水供水系统通向用水点,供水管网供水不足时,控制单元能够控制自来水供水系统向用水点供水。水压检测模块能够检测用水点的水压,水压下降时,控制单元控制供水输送设备工作,以提高水压,当供水输送设备满载工作时,水压仍然低于正常水压时,表明供水管网供水不足,此时,通过控制单元控制自来水供水系统工作,一同向用水点供水,进而确保用水点正常供水。优化的,所述用水点为冲洗马桶、拖地水龙头、洗车房、绿植用水点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的生活污水再利用系统在实际应用时,安装在居民住宅区域,如小区、公寓、村庄等,居民洗漱和洗衣产生的污水经过下水管网流至前置蓄水池中,实现污水收集,在抽水装置的作用下,前置蓄水池中的污水经过前置过滤装置实现过滤,进而去除水中毛发、泥沙、悬浮物等大颗粒,随后进入过滤模块再次进行过滤,进一步去除水中直径大于5微米的颗粒,并去除水中异色、异味、同时杀菌、除臭,随后进入杀菌模块进一步杀菌、除臭,然后流入后置蓄水池储存,供水输送设备将后置蓄水池中处理后的水经过供水管网输送至用水点,该生活污水再利用系统能够针对性的对居民生活污水中的洗衣和洗漱用水进行处理再利用,有效节约水资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2.水压检测模块能够检测用水点的水压,水压下降时,控制单元控制供水输送设备工作,以提高水压,水压增加时,控制单元控制供水输送设备工作,以降低水压,使供水管网中的水压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确保供水正常,满足用水点的用水需求。3.水压检测模块能够检测用水点的水压,水压下降时,控制单元控制供水输送设备工作,以提高水压,当供水输送设备满载工作时,水压仍然低于正常水压时,表明供水管网供水不足,此时,通过控制单元控制自来水供水系统工作,一同向用水点供水,进而确保用水点正常供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生活污水再利用系统的示意图;其中,下水管网-1;前置蓄水池-2;前置过滤装置-3;抽水装置-4;过滤模块-5、聚丙烯熔喷滤芯-51、载银活性炭滤芯-52;杀菌模块-6;后置蓄水池-7;供水输送设备-8;供水管网-9;自来水管网-1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生活污水再利用系统,包括下水管网1、前置蓄水池2、前置过滤装置3、抽水装置4、过滤模块5、杀菌模块6、后置蓄水池7、供水输送设备8、供水管网9、控制单元。下水管网1的上游通向居民洗漱和洗衣污水源;具体的,居民洗漱和洗衣污水源主要为洗漱池、浴室、洗衣机等,下水管网1的上游通向各个居民家中,用以疏导洗漱和洗衣污水。进一步的,由于下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活污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水管网(1)、前置蓄水池(2)、前置过滤装置(3)、抽水装置(4)、过滤模块(5)、杀菌模块(6)、后置蓄水池(7)、供水输送设备(8)、供水管网(9);/n下水管网(1)的上游通向居民洗漱和洗衣污水源;/n下水管网(1)的下游通向前置蓄水池(2),前置蓄水池(2)、前置过滤装置(3)、抽水装置(4)、过滤模块(5)、杀菌模块(6)、后置蓄水池(7)、供水输送设备(8)依次通过管路连通,供水输送设备(8)连接至供水管网(9),供水管网(9)通向用水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污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水管网(1)、前置蓄水池(2)、前置过滤装置(3)、抽水装置(4)、过滤模块(5)、杀菌模块(6)、后置蓄水池(7)、供水输送设备(8)、供水管网(9);
下水管网(1)的上游通向居民洗漱和洗衣污水源;
下水管网(1)的下游通向前置蓄水池(2),前置蓄水池(2)、前置过滤装置(3)、抽水装置(4)、过滤模块(5)、杀菌模块(6)、后置蓄水池(7)、供水输送设备(8)依次通过管路连通,供水输送设备(8)连接至供水管网(9),供水管网(9)通向用水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蓄水池(2)中设置有臭氧杀菌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装置(4)采用抽水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模块(5)包括依次连接的聚丙烯熔喷滤芯(51)、载银活性炭滤芯(52)。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中义叶建国束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唯雅诺智能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