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科诊断用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9464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化科诊断用取样装置,包括主机和与所述主机可拆卸连接的取样组件,所述主机内设置有负压泵和控制器,所述主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负压泵固定连接,所述取样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连通管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在远离所述主机的一侧设置设置有容置瓶,所述容置瓶的底部设置有可延伸至人体胃部内的引管,所述负压泵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消化科诊断用取样装置便于对胃部内胃液样品进行取样,且成本较低,并有效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患者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科诊断用取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消化科诊断用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液体活检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分子检测手段,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早期筛查和发现肿瘤,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比常规肿瘤标志物灵敏性及特异性更高的替代方法。同时,液体活检还具有实时监测治疗疗效和耐药基因的产生,评估复发转移风险的作用,在肿瘤的精准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前景。液体活检技术具有非侵袭性、可动态观察、操作简单等特点。液体活检与肿瘤负荷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液体活检可以筛选有高复发风险的患者,也可以了解疾病进展和预后情况,目前的研究已表明液体活检作为评估胃肠道肿瘤预后工具有巨大价值通常情况下,胃液的取样是通过将胃管插入胃内,在胃管的外部末端采用注射器抽取,抽满后注入容器内进行取样,随后对胃液进行分析,此种方式不便对患者胃液进行取样,且极大地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常常在操作过程中引起患者的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科诊断用取样装置,所述消化科诊断用取样装置便于对胃部内胃液样品进行取样,且成本较低,并有效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患者舒适度。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科诊断用取样装置,包括主机和与所述主机可拆卸连接的取样组件,所述主机内设置有负压泵和控制器,所述主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负压泵固定连接,所述取样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连通管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在远离所述主机的一侧设置有容置瓶,所述容置瓶的底部设置有可延伸至人体胃部内的引管,所述负压泵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通管与第二连通管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通管内设置有防水透气膜。进一步地,所述引管上套设有用于扩张人体口腔的扩张部,所述扩张部与所述引管间隙配合并可沿所述引管进行滑动。进一步地,所述扩张部包括同轴设置的内支撑环和套设在所述内支撑环外部的扩张气囊,所述扩张部的外部还可拆卸地套设有柔性防护罩,所述扩张气囊通过充气管道可拆卸地与正压泵连接,所述正压泵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正压泵设置在所述主机内并固定连接有正压泵管,所述正压泵管与所述充气管道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容置瓶包括通过螺纹连接的上瓶体和下瓶体,所述上瓶体的底部设置有固体拦截滤网,所述第二连通管与所述上瓶体连通,所述引管设置在所述下瓶体上。进一步地,所述上瓶体的顶部还设有用于平衡气压的调节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消化科诊断用取样装置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主机和与主机可拆卸连接的取样装置,一方面,通过循环利用该主机,能够有效地降低取样的成本并避免对主机的污染,同时,通过该主机代替人工采用注射器对胃液进行抽取,能够提高效率,并减少不确定的人为因素可能对患者造成的不适;另一方面,通过对容置瓶进行改进,能够将取出的胃液直接地进行固液分离,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化科诊断用取样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化科诊断用取样装置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化科诊断用取样装置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化科诊断用取样装置C处的局部方法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0,主机,11,控制器,12,负压泵,121,第一连通管,13,正压泵,131,正压泵管,21,第二连通管,22,容置瓶,221,上瓶体,221a,调节阀门,221b,固体拦截滤网,222,下瓶体,23,引管,31,内支撑环,32,扩张气囊,33,柔性防护罩,34,充气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化科诊断用取样装置,包括主机10和与所述主机10可拆卸连接的取样组件。所述主机10内设置有负压泵12和控制器11,所述控制器11与所述负压泵12电连接便于对所述负压泵12进行自动控制。所述主机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通管121,所述第一连通管121的一端与所述负压泵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管121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有取样组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取样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连通管121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通管21,所述第二连通管21在远离所述主机1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存储胃液样品的容置瓶22,所述容置瓶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端部可延伸至人体胃部内的引管23,所述负压泵12与所述控制器11电连接。在具体实施时,先将所述引管23的端部延伸至胃内,再通过控制器11控制所述负压泵12对容置瓶22中的气体进行抽吸,利用气体排空产生的负压将胃液从胃内吸取至容置瓶22中。相对于人工手动操作,降低了一定的工作量,同时,人为造成的不确定因素得到控制,可减少对操作人员经验的要求。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对取样组件进行拆卸,所述第一连通管121与第二连通管21通过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通管21内设置有防水透气膜,以保证气体能够通过该防水透气膜,而胃液不能透过,可有效地避免在取样时的单个样品对主机10以及第一连通管121造成污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管23上套设有用于扩张人体口腔的扩张部,所述扩张部与所述引管23间隙配合并可沿所述引管23进行滑动。具体地,所述扩张部包括同轴设置的内支撑环31和套设在所述内支撑环31外部的扩张气囊32,所述内支撑环31的内侧设置有供引管23通过的通孔,所述扩张气囊32的内侧面与所述内支撑环31固定连接,所述扩张气囊32的外侧可向外延伸对口腔进行扩张,所述扩张部的外部还可拆卸地套设有柔性防护罩33。所述扩张气囊32通过充气管道可拆卸地与正压泵13连接,所述正压泵13设置在所述主机10内并固定连接有正压泵管131,所述正压泵管131与所述充气管道螺纹连接,所述控制器11与所述正压泵13固定连接便于对正压泵13进行控制,以实现对扩张气囊32的扩张。且为便于对所述扩张部进行拆卸、清洁或更换,所述正压泵管131与所述充气管道通过螺纹连接。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控制器11通过启动正压泵13通过所述正压泵管131和充气管道向所述扩张气囊32内充气,使得所述扩张气囊32向外扩张并撑开所述柔性防护罩33与患者口腔接触,便于所述引管23从内支撑环31内的通孔处插入。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对取样量进行观察,所述容置瓶22由透明或者基本透明的材料制成,以利于目视观察,且所述容置瓶22上还设置有刻度线便于工作人员对取样量进行把握。为节约后续的样品处理程序,所述容置瓶22包括通过螺纹连接的上瓶体221和下瓶体222,所述上瓶体221的底部设置有固体拦截滤网221b。在具体实施时,从胃部内取出的样品落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科诊断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10)和与所述主机(10)可拆卸连接的取样组件,所述主机(10)内设置有负压泵(12)和控制器(11),所述主机(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通管(121),所述第一连通管(121)的一端与所述负压泵(12)固定连接,所述取样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连通管(121)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通管(21),所述第二连通管(21)在远离所述主机(10)的一侧设置有容置瓶(22),所述容置瓶(22)的底部设置有可延伸至人体胃部内的引管(23),所述负压泵(12)与所述控制器(11)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科诊断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10)和与所述主机(10)可拆卸连接的取样组件,所述主机(10)内设置有负压泵(12)和控制器(11),所述主机(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通管(121),所述第一连通管(121)的一端与所述负压泵(12)固定连接,所述取样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连通管(121)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通管(21),所述第二连通管(21)在远离所述主机(10)的一侧设置有容置瓶(22),所述容置瓶(22)的底部设置有可延伸至人体胃部内的引管(23),所述负压泵(12)与所述控制器(11)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科诊断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121)与第二连通管(21)通过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科诊断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管(21)内设置有防水透气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科诊断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管(23)上套设有用于扩张人体口腔的扩张部,所述扩张部与所述引管(23)间隙配合并可沿所述引管(23)进行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佳森殷鹏飞魏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安康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