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加工机床的主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25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8
本申请涉及一种特种加工机床的主轴结构,应用于特种加工机床技术领域,其包括设置在主轴与承载板之间的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与承载板的接触面积大于所述主轴与过渡板的接触面积。本申请通过过渡板增加主轴与承载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主轴与承载板之间的电阻减小,减少了主轴与承载板之间热量的聚集,以减少主轴与承载板之间出现打火,导致主轴与承载板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从而保证主轴与承载板具有良好的导电率,大大提高了机床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特种加工机床的主轴结构
本申请涉及特种加工机床
,尤其是涉及一种特种加工机床的主轴结构。
技术介绍
电解加工机床是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发生电化学阳极溶解的原理将工件加工成形的一种特种加工方法。加工时,工件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工具接负极,两极之间保持较小的间隙。电解液从极间间隙中流过,使两极之间形成导电通路,并在电源电压下产生电流,从而形成电化学阳极溶解。随着工具相对工件不断进给,工件金属不断被电解,电解产物不断被电解液冲走,最终两极间各处的间隙趋于一致,工件表面形成与工具工作面基本相似的形状。参照图10,相关技术中的特种加工机床的主轴结构包括铜材质的主轴1,以及设置在主轴1沿长度方向一端的承载板2,且承载板2由不锈钢材质制成。在加工过程中,通过主轴1向承载板2进行导电。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由于主轴与承载板的材质不同,因此导电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主轴与承载板的接触面处容易发热打火,导致主轴与承载板之间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影响主轴结构的导电率,大大影响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主轴与承载板的接触面处容易发热打火,导致主轴与承载板之间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特种加工机床的主轴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特种加工机床的主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特种加工机床的主轴结构,包括设置在主轴与承载板之间的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与承载板的接触面积大于所述主轴与过渡板的接触面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工过程中,操作者对主轴进行通电,电流依次通过主轴和过渡板传导至承载板上,此时过渡板增加了主轴与承载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主轴与承载板之间的电阻减小,从而减少主轴与承载板之间热量的聚集,进而减少主轴与承载板之间出现打火,导致主轴与承载板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以保证主轴与承载板具有良好的导电率,大大提高了机床的生产效率。可选的,所述过渡板包括接触板和导电板,所述接触板连接于主轴的一端,所述导电板连接于承载板上,所述接触板与导电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连接主轴和承载板的过程中,操作者先将接触板与主轴连接,再将导电板与接触板连接,此时主轴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加,接着操作者将承载板固定到导电板上,从而增加了承载板与主轴的接触面积,进而过渡板对主轴与承载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起到了逐渐过渡的作用,以减小主轴与承载板之间的电阻,提高了主轴与承载板之间的导电率。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导电板上的连接凸块,所述接触板朝向导电板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凸块相配合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连接导电板和接触板的过程中,操作者将连接凸块插接到凹槽内,此时连接凸块对导电板进行限位,以达到初步固定导电板的效果,进而便于操作者快速便捷的对导电板进行固定,以增加接触板与导电板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同时连接凸块可以增加接触板与导电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接触板与导电板之间的电阻,进而减少过渡板出现发热的可能,以提升过渡组件的导电率。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导电板上的连接格栅,所述接触板朝向导电板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格栅相配合的格栅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导电板和接触板的过程中,操作者将连接格栅插接到格栅槽内,此时连接格栅通过格栅槽对导电板进行限位,以达到初步固定导电板的效果,从而增加导电板与接触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减少导电板与接触板之间出现错位的可能;同时连接格栅进一步增加了接触板与导电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接触板与导电板之间的电阻,进而减少过渡板出现发热的可能,以提升过渡组件的导电率。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导电板上的连接凸环,所述接触板朝向导电板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凸环相配合的环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连接导电板和接触板的过程中,操作者将连接凸环插接到环槽内,使得连接凸环通过滑槽对导电板进行限位,从而对导电板起到了初步定位的作用,进而增加导电板与接触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减少导电板与接触板之间出现错位的可能;同时连接凸环可以增加接触板与导电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小了导电板与接触板之间的电阻,进而减少过渡板出现发热的可能,以提升过渡板的导电率。可选的,所述主轴靠近过渡板的一端开设有出气流道,另一端开设有进气流道,所述主轴在进气流道与出气流道之间连通有散热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进气流道通入气体,此时气体通过散热通道从出气流道流出,气体在经过散热通道时,可以对主轴进行降温冷却,从而减少主轴出现温度过高的可能,进而提升主轴的导电率。可选的,所述过渡板沿轴向开设有与出气流道相通的排气孔,且所述过渡板朝向承载板的一侧沿径向开设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与排气孔连通,所述过渡板在排气槽远离排气孔的一端开设有与排气槽连通的排气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连接承载板和过渡板时,承载板与过渡板相贴合,此时承载板对排气槽进行密封,当气体从出气流道流出以后,进入到排气孔内,并通过排气孔进入排气槽内,使得气体与承载板接触,从而气体可以对承载板进行冷却降温,以减少承载板与过渡板的连接处出现温度过高的可能,最终气体通过排气口排出。可选的,所述主轴上套设有驱动套,且所述主轴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套设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的内侧壁与主轴的外侧壁相贴合,所述绝缘套的外侧壁与驱动套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散热通道形成于驱动套的内壁与主轴之间,所述进气流道和出气流道上均连通有一个导流孔,两个所述导流孔均与散热通道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体进入散热通道以后,气体与主轴的外表面接触,增加了气体与主轴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了主轴的散热面积,进一步提升主轴的散热效果,同时可以避免直接将散热通道开设在主轴上,从而对主轴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以增强主轴自身的结构强度。可选的,两个所述导流孔均位于两个绝缘套之间,且其中一个所述导流孔设置在主轴靠近其中一个绝缘套的一端,另一个所述导流孔设置在主轴靠近另一个绝缘套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孔与绝缘套的位置避开,方便操作者对主轴和驱动套进行连接,同时两个导流孔位于主轴的两端,可以延长气体在散热通道内的流动距离,使得气体在散热通道内充分的流动,进而便于气体对主轴进行充分的冷却,以提升对主轴的散热效果。可选的,所述散热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导流孔的横截面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通道可以承载较多的气体,气体进入散热通道以后,使得气体流动的速率缓慢,从而便于气体与主轴的外表面充分的接触,进一步提升主轴的散热效果。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过渡板增加主轴与承载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主轴与承载板之间的电阻减小,减少了主轴与承载板之间热量的聚集,以减少主轴与承载板之间出现打火,导致主轴与承载板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从而保证主轴与承载板具有良好的导电率,大大提高了机床的生产效率;2.通过连接件可以增加接触板与导电板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同时可以增加接触板与导电板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种加工机床的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主轴(1)与承载板(2)之间的过渡板(3),所述过渡板(3)与承载板(2)的接触面积大于所述主轴(1)与过渡板(3)的接触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种加工机床的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主轴(1)与承载板(2)之间的过渡板(3),所述过渡板(3)与承载板(2)的接触面积大于所述主轴(1)与过渡板(3)的接触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种加工机床的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板(3)包括接触板(31)和导电板(32),所述接触板(31)连接于主轴(1)的一端,所述导电板(32)连接于承载板(2)上,所述接触板(31)与导电板(32)之间通过连接件(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种加工机床的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包括设置在导电板(32)上的连接凸块(41),所述接触板(31)朝向导电板(32)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凸块(41)相配合的凹槽(3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种加工机床的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包括设置在导电板(32)上的连接格栅(42),所述接触板(31)朝向导电板(32)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格栅(42)相配合的格栅槽(3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种加工机床的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包括设置在导电板(32)上的连接凸环(43),所述接触板(31)朝向导电板(32)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凸环(43)相配合的环槽(3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种加工机床的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靠近过渡板(3)的一端开设有出气流道(11),另一端开设有进气流道(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晶仇启龙蔡国庆冯学胜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宁庆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