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机用压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10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固液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现有过滤机滤筒内的一种过滤机用压盖。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布置于过滤机滤筒内的用于将过滤机滤筒划分为上腔和下腔的活塞盖,以及用于驱动活塞盖产生轴向往复动作的主轴;所述活塞盖的底面布置用于压滤物料的压滤面,活塞盖的外缘处同轴的设置有可充气或充液从而产生径向胀缩动作的环状的膨胀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加工方便、操作维护简单且结构紧凑合理的优点,能安装于传统的立式过滤机上,在解决传统立式过滤机不能兼具反应结晶的难题的同时,亦能利用液压力挤压作用实现物料过滤目的,对于可压缩性物料尤为适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机用压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液分离
,具体涉及应用于现有过滤机滤筒内的一种过滤机用压盖。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发展和生产需要,设备的功能集成度越来越高。在过滤设备领域,出现了“三合一”型式过滤机,它集过滤、洗涤、干燥三种功能于一机,缩短了工艺转运,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对各种物料均有良好的适应性,尤其适用于难以过滤的浆料和易燃易爆、有毒、易挥发、易污染等物料的处理,是医药、农药、食品、化工、染料等工业部门固液分离的理想设备,应用广泛。“三合一”过滤机是一种立式罐体容器,主要由传动部件、提升部件、桨叶机构、滤盘等主要部件组成,其中桨叶机构可升降、正反转,可对滤饼进行打浆洗涤,能加速洗涤进程,减少洗涤液耗用,洗涤效果较好;“三合一”过滤机采用加压过滤模式,通过压缩气体如空气或氮气等作为压力源进行加压,从而在滤盘两侧形成压力差,将物料中的水分去除,滤饼截留,干燥后由桨叶自动卸除。也正是上述工作模式,使得“三合一”过滤机在压滤脱水时存在以下问题:其一,需要耗用大量的压缩气体,使得运行成本较高。其二,一旦物料中含有挥发性有机物或有毒有害物等,这些有机物或有毒有害物也会挥发进入压缩气体中,随之产生出大量废气。目前业内常用做法,是对排出的废气进行额外处理如回收或者焚烧等,这显然增加了运营成本。其三,“三合一”过滤机底部设有滤网,滤网底部是母液收集腔,该结构不能满足在同一个容器反应结晶的需要。因为反应液进入罐体后,会进入滤网和母液收集腔,随着反应时间进行,晶体析出,会堵塞住滤网,母液收集腔中晶体也会随着母液流走,不仅需要频繁对滤网进行在线维护,费时费力,也会造成原料的浪费现象,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性价比高的过滤机用压盖,其具备加工方便、操作维护简单且结构紧凑合理的优点,能安装于传统的立式过滤机上,在解决传统立式过滤机不能兼具反应结晶的难题的同时,亦能利用液压力挤压作用实现物料过滤目的,对于可压缩性物料尤为适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过滤机用压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于过滤机滤筒内的用于将过滤机滤筒划分为上腔和下腔的活塞盖,以及用于驱动活塞盖产生轴向往复动作的主轴;所述活塞盖的底面布置用于压滤物料的压滤面,活塞盖的外缘处同轴的设置有可充气或充液从而产生径向胀缩动作的环状的膨胀囊。优选的,所述活塞盖处同轴的贯穿布置用于衔接主轴的连接座;连接座外形呈桶口朝上的圆桶状,主轴的底端同轴插入连接座的桶腔内并与之构成止转配合;主轴为空心轴体,且所述膨胀囊为同轴布置在活塞盖外缘处的气囊,气体经由主轴的内腔进入后,再径向贯穿连接座并经由活塞盖内预设的气道进入膨胀囊的囊腔。优选的,膨胀囊的横截面呈开口朝向活塞盖所在方向的“U”字槽状,膨胀囊的两槽壁分别通过一组压环压紧固定在活塞盖处。优选的,所述活塞盖外形呈桶口朝下的圆桶状,气道先径向沿活塞盖的桶底延伸,再轴向沿活塞盖的桶壁延伸并连通至外环腔处;外环腔处布置有用于连通膨胀囊囊腔的气孔。优选的,活塞盖的桶口处盖覆有上孔板,从而使得上孔板与活塞盖的桶腔共同围合形成可供滤液暂留的积液腔;滤液经由上孔板的筛孔处进入积液腔后,再由径向孔进入主轴的中心管处,直至排出过滤机滤筒外;中心管与主轴管腔彼此同轴,且中心管外壁与主轴管腔壁所围合形成的环形腔道构成进气腔。优选的,上孔板底板面处贴附有一层上滤网;上滤网处滤孔与上孔板处筛孔相连通,且滤孔孔径小于筛孔孔径。优选的,上孔板的下板面处轴向的凸设有用于起搅拌功能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外形呈“S”状;活塞盖的顶面处还布置有附桨。优选的,在主轴轴向上,上孔板与连接座之间存有可供滤液通行的配合间隙。优选的,积液腔内布置有径向支撑筋,活塞盖的顶面处还布置有径向加强筋。优选的,所述主轴与连接座的桶底面间存有轴向间隙,该轴向间隙形成汇液腔,径向孔连通所述积液腔与汇液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至少可沿立式过滤机轴向产生往复直线动作的压盖,通过对其外圆周面也即外缘处膨胀囊的充气密封操作,可将立式容器也即过滤机滤筒密封隔离,形成上腔与下腔。工作时,下腔位于下方,而上腔因膨胀囊对通行间隙的封闭作用,因而可以独立于下腔之外进行反应结晶,反应过程可以根据工艺需要,进行温度控制、搅拌。反应结晶完成后,膨胀囊的充气密封解除,此时上腔和下腔通过重新打开的通行间隙连通,甚至整个装置可提升至高位,使得反应结晶后的混合液进入下腔。膨胀囊再次充气,整个活塞盖在液压力作用下由上向下运动,对混合液进行挤压,即通过传统立式过滤机自带的滤网实现液体滤除功能,以形成滤饼。甚至在必要时,还可将主轴设计自带旋转功能,需要洗涤时,活塞盖再次上升,膨胀囊放气或放液,从而打开通行间隙,洗涤液喷淋进入整个筒腔,活塞盖旋转、下降,从而进行混合搅拌,将洗涤液和滤饼充分混合,形成浆化洗涤,达到减少洗涤时间、降低洗涤液耗用目的。最终的洗涤液和滤液可沿立式过滤机的出液口排出,而滤饼可沿立式过滤机的出料口排出,最终完成过滤目的。显然的,本专利技术可直接应用在传统的立式过滤机上,并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气压过滤结构,并同步具备加工方便、操作维护简单以及结构紧凑的优点。实践证明,本专利技术的可应用过滤机滤筒最大直径可达3500mm以上,过滤面积9㎡以上,有效容积10m3以上,能够满足大生产需要。液压力挤压作用过滤,不产生废气,对于可压缩性物料尤为适用,并同步解决了立式过滤机不能兼具反应结晶的难题,成效显著。甚至在必要时,本专利技术还可应用于卧式过滤机等其他现有过滤机结构内,无非是将主轴横置或进行其他安装工位的适应性变换而已,适用范围极广。2)、本专利技术中,膨胀囊为核心部分;实际设计时,膨胀囊可以是通过抽注液体来实现膨胀功能,也可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采用气体抽注的方式里实现膨胀囊的可控收缩及膨胀效果。具体设计时,气体经由主轴管腔,再依靠气道进入膨胀囊处;更具体而言,气体会依序经由主轴管腔壁与中心管所形成的进气腔进入气道,再通过外环腔处气孔最终流入膨胀囊囊腔处,从而在活塞盖能产生轴向往复动作前提下,确保膨胀囊的在线充放气功能,结构的紧凑性及工作可靠性均能得到有效保证。3)、膨胀囊可以是单独的环形管状囊体,也可以如本专利技术所述,单纯的槽型囊,从而利用上下两组压环的压紧功能来实现相对活塞盖定位目的,并依靠膨胀囊的槽口与气孔的正对来实现气体进入及排出效果,工作极为可靠稳定。4)、上滤网的布置,目的在于在活塞盖具备原始的轴向施压功能的同时,还为物料处滤液的二次抽离打下基础。换言之,活塞盖既可以单纯的作为活塞结构,来达到物理隔离上腔和下腔,以及直接对下腔处物料施压,从而达到滤饼及滤液的滤离目的;也可以如本专利技术所述,下腔处滤液可先经由立式过滤机处滤网自然排出,无论是侧壁处滤网还是底部处滤网,而当在自然重力下物料处滤液再也无法正常滴落或只能少量滴落时,再通过活塞盖的下行施压,使得滤液分别经由下腔处的原始滤网和活塞盖处的上滤网,实现物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机用压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于过滤机滤筒内的用于将过滤机滤筒划分为上腔和下腔的活塞盖(11),以及用于驱动活塞盖(11)产生轴向往复动作的主轴(12);所述活塞盖(11)的底面布置用于压滤物料的压滤面,活塞盖(11)的外缘处同轴的设置有可充气或充液从而产生径向胀缩动作的环状的膨胀囊(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机用压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于过滤机滤筒内的用于将过滤机滤筒划分为上腔和下腔的活塞盖(11),以及用于驱动活塞盖(11)产生轴向往复动作的主轴(12);所述活塞盖(11)的底面布置用于压滤物料的压滤面,活塞盖(11)的外缘处同轴的设置有可充气或充液从而产生径向胀缩动作的环状的膨胀囊(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机用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盖(11)处同轴的贯穿布置用于衔接主轴(12)的连接座(14);连接座(14)外形呈桶口朝上的圆桶状,主轴(12)的底端同轴插入连接座(14)的桶腔内并与之构成止转配合;主轴(12)为空心轴体,且所述膨胀囊(13)为同轴布置在活塞盖(11)外缘处的气囊,气体经由主轴(12)的内腔进入后,再径向贯穿连接座(14)并经由活塞盖(11)内预设的气道(11a)进入膨胀囊(13)的囊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滤机用压盖,其特征在于:膨胀囊(13)的横截面呈开口朝向活塞盖(11)所在方向的“U”字槽状,膨胀囊(13)的两槽壁分别通过一组压环(15)压紧固定在活塞盖(11)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过滤机用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盖(11)外形呈桶口朝下的圆桶状,气道(11a)先径向沿活塞盖(11)的桶底延伸,再轴向沿活塞盖(11)的桶壁延伸并连通至外环腔(11b)处;外环腔(11b)处布置有用于连通膨胀囊(13)囊腔的气孔(11c)。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崔龙张德友周进邓超张曼曼方毅吕彤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