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密封领域,具体是一种微循环式机械密封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机械密封是指由至少一对垂直于旋转轴线端面在流体压力和补偿机构弹力或磁力的作用下以及辅助密封的配合下保持贴合且相对滑动所构成的防止流体泄漏的装置,机械密封做为动设备的心脏,其可靠运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密封面摩擦副做为机械密封的关键部位,是研究的核心。
2、传统的机械密封如专利号“cn220016075u”所述,通过静止式非补偿环与旋转式补偿环的配合来实现密封,然而机械密封实际使用时,其工况是变化的,机械密封无法随工况的变化来动态调整其性能,在工况变化后,密封寿命会降低,同时密封泄漏量以及消耗功率会提高,因此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避免和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循环式机械密封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针对工况的不同可对机械密封进行动态性能调整。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微循环式机械密封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在静止式非补偿环的工作面开设流动槽;
5、s2、根据需要的端面比压pc,向流动槽内通入不同粘度的介质,改变液膜反压系数λ;
6、s3、机械密封的端面比压计算公式为:
7、
8、其中,pc为机械密封的端面比压;
9、ps为弹簧比压;
10、pm为密封腔压力;
11、λ为机械密封的液膜反压系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循环式机械密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循环式机械密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高粘度介质循环管路、中粘度介质循环管路以及低粘度介质循环管路并联后,择一与流动槽(11)连通,从而向流动槽(11)内通入不同粘度的介质;各介质循环管路内分别布置有高粘度介质罐(51)、中粘度介质罐(52)以及低粘度介质罐(53),各介质罐通过输送管路与流动槽(11)入口连通,各介质罐通过回流管路与流动槽(11)出口连通,输送管路上还设置还有与介质罐入口连通的分流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循环式机械密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高粘度介质循环管路的输送管路上设置有高粘度第一电磁阀V11,高粘度介质循环管路的回流管路上设置有高粘度第二电磁阀V12以及高粘度介质调压阀VT1,高粘度介质循环管路的分流管路上设置有高粘度第三电磁阀V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循环式机械密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机械密封处于高压工况时,启动高粘度介质循环管路,设定高粘度介质调压阀VT1的压力等于密封腔内压力,打开高粘度第一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循环式机械密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机械密封的工作工况由常规线速度调整为高线速度或低线速度时,机械密封连接的循环管路由中粘度介质循环管路切换为高粘度介质循环管路,设定高粘度介质调压阀VT1的压力等于密封腔内压力,打开高粘度第一电磁阀V11以及高粘度第二电磁阀V12,关闭高粘度第三电磁阀V13,将高粘度介质通入流动槽(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循环式机械密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机械密封的的工作工况由常规工况变为缺少介质工况时,机械密封连接的循环管路由中粘度介质循环管路切换为高粘度介质循环管路,设定高粘度介质调压阀VT1的压力等于密封腔内压力,打开高粘度第一电磁阀V11以及高粘度第二电磁阀V12,关闭高粘度第三电磁阀V13,将高粘度介质通入流动槽(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微循环式机械密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循环管路择一启动,任意一循环管路启动时,其余循环管路关闭,循环管路关闭时开启第三电磁阀,并关闭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二电磁阀,保持其管路内介质自循环流动。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微循环式机械密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机械密封包括同轴布置在主轴(3)外的静止式非补偿环(1)以及旋转式补偿环(2),静止式非补偿环(1)与旋转式补偿环(2)的配合面构成密封面;所述静止式非补偿环(1)的工作面上开设有流动槽(11),流动槽(11)上开设有进液孔(12)以及出液孔(13),进液孔(12)以及出液孔(13)与至少两条介质循环管路连通,以供介质依次通过进液孔(12)、流动槽(11)以及出液孔(13)后循环流动,各介质循环管路内的介质粘度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微循环式机械密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槽(11)为圆弧型槽体,流动槽(11)沿静止式非补偿环(1)工作面周向均匀布置,进液孔(12)以及出液孔(13)分别开设在流动槽(11)的两端,进液孔(12)与静止式非补偿环(1)轴心的距离大于出液孔(13)与静止式非补偿环(1)轴心的距离;流动槽(11)均匀布置有十组,流动槽(11)的圆弧度数为五十度,进液孔(12)以及出液孔(13)与静止式非补偿环(1)轴心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为三十度。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循环式机械密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静止式非补偿环(1)被端盖(4)压紧固定,端盖(4)上开设有与各循环管路连通并形成循环的微循环入口(41)以及微循环出口(42),端盖(4)内开设有与端盖(4)同轴布置的进液环腔(43)以及出液环腔(44),进液环腔(43)位于出液环腔(44)外圈,微循环入口(41)通过进液环腔(43)与各进液孔(12)连通,微循环出口(42)通过出液环腔(44)与各出液孔(13)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循环式机械密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循环式机械密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高粘度介质循环管路、中粘度介质循环管路以及低粘度介质循环管路并联后,择一与流动槽(11)连通,从而向流动槽(11)内通入不同粘度的介质;各介质循环管路内分别布置有高粘度介质罐(51)、中粘度介质罐(52)以及低粘度介质罐(53),各介质罐通过输送管路与流动槽(11)入口连通,各介质罐通过回流管路与流动槽(11)出口连通,输送管路上还设置还有与介质罐入口连通的分流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循环式机械密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高粘度介质循环管路的输送管路上设置有高粘度第一电磁阀v11,高粘度介质循环管路的回流管路上设置有高粘度第二电磁阀v12以及高粘度介质调压阀vt1,高粘度介质循环管路的分流管路上设置有高粘度第三电磁阀v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循环式机械密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机械密封处于高压工况时,启动高粘度介质循环管路,设定高粘度介质调压阀vt1的压力等于密封腔内压力,打开高粘度第一电磁阀v11以及高粘度第二电磁阀v12,关闭高粘度第三电磁阀v13,将高粘度介质通入流动槽(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循环式机械密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机械密封的工作工况由常规线速度调整为高线速度或低线速度时,机械密封连接的循环管路由中粘度介质循环管路切换为高粘度介质循环管路,设定高粘度介质调压阀vt1的压力等于密封腔内压力,打开高粘度第一电磁阀v11以及高粘度第二电磁阀v12,关闭高粘度第三电磁阀v13,将高粘度介质通入流动槽(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循环式机械密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机械密封的的工作工况由常规工况变为缺少介质工况时,机械密封连接的循环管路由中粘度介质循环管路切换为高粘度介质循环管路,设定高粘度介质调压阀vt1的压力等于密封腔内压力,打开高粘度第一电磁阀v11以及高粘度第二电磁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粤华,丁思云,沈宗沼,李香,吴萍,李鲲,杨博峰,刘杰,王永乐,郑国运,谢星,彭骞,梁彦兵,吴兆山,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