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射式打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045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渔业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射式打窝器,包括筒杆和装料盒,所述筒杆内设有一端具有开口的发射腔;所述发射腔内设有弹射机构,所述弹射机构包括电磁铁线圈、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插设于电磁铁线圈内的铁芯,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设置在铁芯的两端,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线圈弹簧,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橡胶弹块;所述发射腔对应的开口端装载有鱼饵料。所述弹射机构与电源装置电连接,所述电源装置为弹射机构供电时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杆沿发射腔内部移动至发射腔开口端与装料盒接触。通过弹射机构的推力作用实现装料盒的弹射投放,投射距离远、操作简单且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射式打窝器
本技术涉及渔业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弹射式打窝器。
技术介绍
打窝器是为了钓获更多的鱼而采用诱饵窝料引鱼进窝的一种工具,现有的打窝器投放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采用伸缩的打窝杆垂钓打窝器至垂钓点,通过抖动打窝杆将打窝器投放至垂钓点,该方式技巧性较强,难度大。2.采用手抛式投掷打窝器至垂钓点,但是该方式准确度低,远距离投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弹射式打窝器,可以实现打窝器的弹射投放。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弹射式打窝器,用于投射鱼饵料,包括筒杆和装料盒,所述筒杆内设有一端具有开口的发射腔;所述发射腔内设有弹射机构,所述弹射机构包括电磁铁线圈、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插设于电磁铁线圈内的铁芯,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材质均不导磁,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设置在铁芯的两端,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均伸出电磁铁线圈至外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均位于电磁铁线圈内;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线圈弹簧,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橡胶弹块;所述发射腔对应的开口端设有安装座,所述装料盒与安装座连接,所述装料盒内装载有鱼饵料;所述筒杆内还设有电源装置,所述弹射机构与电源装置电连接,所述电源装置为弹射机构供电时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杆沿发射腔内部移动至发射腔开口端与装料盒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弹射机构包括呈圆柱体结构的壳体,所述线圈装设在壳体内,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发射腔呈圆柱体结构,所述弹射机构的壳体与发射腔对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线圈的匝数为150匝。进一步的,所述电源装置的电压为12V。进一步的,所述装料盒包括用于装载鱼饵料的腔体和用于与所述安装座固定的球头;所述安装座上具有与所述球头相适配的开口,所述装料盒通过球头与开口的配合以使其与所述安装座紧固配合,所述球头的材质为弹性橡胶。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架和与所述筒杆相适配的夹持座,所述支撑架的下端与地面接触,所述夹持座与支撑架的上端可活动铰接,所述筒杆夹持于所述夹持座上。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座相对所述支撑架活动角度范围为10°-3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弹射式打窝器,设置有一具有发射腔的筒杆,筒杆内设置弹射机构,弹性机构上的铁芯通过电磁铁线圈通电推动铁芯运动,铁芯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线圈弹簧,当电磁铁线圈通电推动第二连接杆沿发射腔内部移动至发射腔开口端与装料盒接触从而将装料盒从发射腔内弹射至外部实现装料盒的弹射投放,同时第一连接杆一端设有线圈弹簧可以实现第二连接杆的复位。通过弹射机构的推力作用实现装料盒的弹射投放,投射距离远、操作简单且高效。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弹射式打窝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弹射式打窝器的弹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筒杆;11、发射腔;2、装料盒;3、弹射机构;31、壳体;32、电磁铁线圈;33、第一连接杆;34、第二连接杆;35、线圈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弹射式打窝器,用于投射鱼饵料,包括筒杆和装料盒,所述筒杆内设有一端具有开口的发射腔;所述发射腔内设有弹射机构,所述弹射机构包括电磁铁线圈、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插设于电磁铁线圈内的铁芯,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材质均不导磁,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设置在铁芯的两端,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均伸出电磁铁线圈至外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均位于电磁铁线圈内;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线圈弹簧,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橡胶弹块;所述发射腔对应的开口端设有安装座,所述装料盒与安装座连接,所述装料盒内装载有鱼饵料;所述筒杆内还设有电源装置,所述弹射机构与电源装置电连接,所述电源装置为弹射机构供电时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杆沿发射腔内部移动至发射腔开口端与装料盒接触。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弹射式打窝器,设置有一具有发射腔的筒杆,筒杆内设置弹射机构,弹性机构上的铁芯通过电磁铁线圈通电推动铁芯运动,铁芯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线圈弹簧,当电磁铁线圈通电推动第二连接杆沿发射腔内部移动至发射腔开口端与装料盒接触从而将装料盒从发射腔内弹射至外部实现装料盒的弹射投放,同时第一连接杆一端设有线圈弹簧可以实现第二连接杆的复位。通过弹射机构的推力作用实现装料盒的弹射投放,投射距离远、操作简单且高效。进一步的,所述弹射机构包括呈圆柱体结构的壳体,所述线圈装设在壳体内,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发射腔呈圆柱体结构,所述弹射机构的壳体与发射腔对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所述弹射机构的壳体与发射腔对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可以防止呈圆柱体结构的壳体在发射腔内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线圈的匝数为150匝。从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线圈的匝数为150匝时,电阻为6Ω,所述铁芯的惯性推力为20N,可以推动所述装料盒从发射腔弹出,且水平弹射距离可达到6m。进一步的,所述电源装置的电压为12V。从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电源装置的电压为12V的直流电压。电压小,安全性高。进一步的,所述装料盒包括用于装载鱼饵料的腔体和用于与所述安装座固定的球头;所述安装座上具有与所述球头相适配的开口,所述装料盒通过球头与开口的配合以使其与所述安装座紧固配合,所述球头的材质为弹性橡胶。从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球头的材质为弹性橡胶,可提高球头的弹力。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架和与所述筒杆相适配的夹持座,所述支撑架的下端与地面接触,所述夹持座与支撑架的上端可活动铰接,所述筒杆夹持于所述夹持座上。从上述描述可知,夹持座与支撑架的上端可活动铰接使得筒杆夹持于所述夹持座可以调节筒杆的角度,从而选择适合的投射角度来投射装料盒。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座相对所述支撑架活动角度范围为10°-30°。从上述描述可知,夹持座与所述支撑架活动角度范围为10°-30°为最佳的投射角度范围,并且防止筒杆与支撑架之间的角度超出10°-30°影响使用效果。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提供一种弹射式打窝器,包括筒杆1和装料盒2,所述装料盒内装有鱼饵饲料。所述筒杆内设有一端具有开口的发射腔11,所述发射腔内设有弹射机构3,所述弹射机构包括壳体31、电磁铁线圈32、第一连接杆33、第二连接杆34和插设于电磁铁线圈内的铁芯,所述壳体呈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的轴向两端设有通孔,所述电磁铁线圈套设在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射式打窝器,用于投射鱼饵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筒杆和装料盒,所述筒杆内设有一端具有开口的发射腔;/n所述发射腔内设有弹射机构,所述弹射机构包括电磁铁线圈、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插设于电磁铁线圈内的铁芯,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材质均不导磁,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设置在铁芯的两端,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均伸出电磁铁线圈至外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均位于电磁铁线圈内;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线圈弹簧,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橡胶弹块;/n所述发射腔对应的开口端设有安装座,所述装料盒与安装座连接,所述装料盒内装载有鱼饵料;/n所述筒杆内还设有电源装置,所述弹射机构与电源装置电连接,所述电源装置为弹射机构供电时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杆沿发射腔内部移动至发射腔开口端与装料盒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射式打窝器,用于投射鱼饵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筒杆和装料盒,所述筒杆内设有一端具有开口的发射腔;
所述发射腔内设有弹射机构,所述弹射机构包括电磁铁线圈、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插设于电磁铁线圈内的铁芯,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材质均不导磁,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设置在铁芯的两端,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均伸出电磁铁线圈至外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均位于电磁铁线圈内;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线圈弹簧,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橡胶弹块;
所述发射腔对应的开口端设有安装座,所述装料盒与安装座连接,所述装料盒内装载有鱼饵料;
所述筒杆内还设有电源装置,所述弹射机构与电源装置电连接,所述电源装置为弹射机构供电时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杆沿发射腔内部移动至发射腔开口端与装料盒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弹射式打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机构包括呈圆柱体的壳体,所述线圈装设在壳体内,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为圆柱体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敏
申请(专利权)人:罗源县芳洲商贸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