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长江流域地区越夏越冬生产的锯齿形薄膜温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896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长江流域地区越夏越冬生产的锯齿形薄膜温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室骨架、通风系统、幕帘系统、保温系统;温室骨架包括主立柱、内立柱、以及由主立柱和内立柱共同支撑的温室拱架;东西两侧主立柱在温室的肩部通过横撑连接,南北两侧的主立柱在温室的肩部通过断面横档连接;温室拱架包括主拱和副拱,主拱、副拱通过拱杆拉杆实现南北连接;通风系统包括底通风口、侧通风口、顶通风口,顶通风口配有轨道式开窗系统的通风窗,能够利用温室的自然通风在长江流域夏季高温时节能够取得很好的降温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塑料薄膜温室还配有内遮阳保温幕系统、外遮阳系统、保温被系统,可实现冬季保温、夏季降温,也可以进行越冬栽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长江流域地区越夏越冬生产的锯齿形薄膜温室
本技术涉及一种温室,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长江流域地区越夏越冬生产的锯齿形薄膜温室。
技术介绍
我国现代设施园艺经过30余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不同区域特色的设施类型、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在我国的设施栽培类型中,在中国北方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的日光温室,极大地降低了北方地区蔬菜越冬的能源消耗,但由于气候等条件的限制,日光温室不适合在南方的寡日照地区进行发展。在长江流域地区现在普遍使用的新型连栋塑料薄膜温室和塑料大棚虽然具有结构简单、建造方便等优点,但是结构不稳定,温室自然通风降温能力和保温能力较差。长江流域地区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左右。此地的传统圆拱形屋顶的连栋塑料薄膜温室顶通风口打开后,具有温室内易渗水且易出现卡膜现象,使用寿命较短等缺点。此地的传统温室类型要达到夏季降温冬季保温的目的,多使用机械降温和加热设备,增加了温室使用成本和能源消耗。长江流域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瓜果蔬菜等农产品销路通畅,因此,设计一种适用于长江流域地区,低投入高产出的,且四季均可栽培生产的新型温室,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长江流域地区使用的新型连栋塑料薄膜温室和塑料大棚在技术上的不足,解决夏季利用温室自然通风降温和冬季保温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长江流域地区越夏越冬生产的锯齿形薄膜温室,使投入产出比达到最大化,降低温室日常使用成本和能源消耗,同时也更加适应农业机械化的需求。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长江流域地区越夏越冬生产的锯齿形薄膜温室,包括温室骨架51、通风系统52、幕帘系统53、保温系统54;所述温室骨架51包括由立柱基础39固定的主立柱1,在温室内部,东西方向上温室每一跨的主立柱1之间通过桁架3连接;东西两侧的主立柱1在温室的肩部通过横撑55实现南北连接,南北两侧的主立柱1在温室的肩部通过断面横档32实现东西连接,用以固定整个温室;在温室每一跨桁架3的正上方布置有内部立柱47,与主立柱1共同支撑温室拱架46,主立柱1、内部立柱47在温室的肩部部均由棚顶纵梁33实现南北连接;所述的温室拱架46垂直于地面,形成温室的肩,其包括在东西方向上相邻立柱之间布置拱杆86形成温室的主拱4,以及在南北方向上相邻主拱4之间每间隔1米均匀布置3根拱杆86形成温室副拱5;温室的跨度为8.00m,共3跨24.00m,每跨双屋顶,每屋顶跨度为4.00m,温室每一屋顶的主拱4和副拱5在南北方向上均通过拱杆拉杆19实现连接,东西方向上每一屋顶之间通过天沟8连接;在温室的东西两侧,相邻主立柱1之间每间隔1米均匀布置边侧面副立柱6,在温室的东侧肩部横撑55和棚顶纵梁33之间,相邻主立柱1之间每间隔1米均匀布置顶侧面副立柱7,以及天沟8和屋脊纵梁34之间,相邻内部立柱47之间每间隔1米均匀布置顶侧面副立柱7;在温室的南北两侧,温室拱架46南北两端的温室主拱由山墙抗风柱35支撑,同侧山墙抗风柱35之间通过断面横档32实现东西连接;在温室的东侧,主拱4和主立柱1之间,以及在温室的内部,主拱4和内立柱47之间布置斜杆形成温室的主拱斜撑20;在温室第二开间和第九开间拱架的东西两侧布置剪刀筋14,以及在第二开间和第九开间温室内部相邻跨之间布置剪刀筋14;温室的西侧和南侧分别安装有推拉门37。所述通风系统52包括温室四周的底通风口57、拱架侧墙所在部位的侧通风口58以及每一屋顶顶端的顶通风口59。在温室拱架46的下部四周分别设置有底通风口57,在温室的四周分别设置有三条卡槽62,墙裙上端卡槽621离地面20.00cm,底通风口下端卡槽622与墙裙上端卡槽621之间的距离为45.00cm,底通风口上端卡槽623与底通风口下端卡槽622之间的距离为180.00cm,开窗宽度为180.00cm,开窗长度与底通风口57所在温室一侧的长度一致;每个底通风口57各配有一套电动卷膜开窗系统41,底通风口电动卷膜开窗系统411包括底通风口卷膜机27、底通风口卷膜杆60、底通风口卷膜管61,底通风口卷膜机27行程为190.00cm,打开底通风口卷膜机27的开关,底通风口卷膜机27会随着底通风口卷膜管61一同在底通风口卷膜杆60上运行,可实现手动/电动控制底通风口57的开启和关闭。所述侧通风口58南北纵向排列,自东向西共有六列,侧通风口58在天沟8的上端80.00cm处开口,在此处南北方向布置侧通风口下端卡槽624,侧通风口上端卡槽625与侧通风口下端卡槽624之间的距离为80.00cm,开窗宽度为80.00cm,开窗长度与温室长度一致,每个侧通风口也各配有一套侧通风口电动卷膜开窗系统412,侧通风口卷膜机272行程为90.00cm,可实现电动控制侧通风口58的开启和关闭;进一步的,在温室每个屋顶的顶端分别设置顶通风口59,所述顶通风口59采用轨道式开窗系统16,轨道式开窗系统的通风窗63上端铰接在温室拱架顶部,完全闭合时覆盖住顶通风口59;单个顶通风口59宽为1.20m,长度为39.00m,与温室南北两端的端点各相差0.50m;顶通风口59包括通风窗框架96、覆盖在通风窗框架96上的塑料薄膜24、覆盖在塑料薄膜24内侧的白色30目防虫网23、轨道式开窗系统16;轨道式开窗系统16包括顶通风口减速电机64、连接铁板97、旋转纵杆98、齿轮99、顶通风口齿轮式纵杆100,连接铁板97的顶端固定于温室副拱5,下部开有安装孔,旋转纵杆98南北向穿过连接铁板97的安装孔并可以在安装孔内实现转动,齿轮99等距离安装在旋转纵杆98上;顶通风口齿轮式纵杆100顶端与通风窗框架96固定,顶通风口齿轮式纵杆100的齿轮与齿轮99啮合,旋转纵杆98由顶通风口减速电机64带动,带动顶通风口齿轮式纵杆100向上移动顶开通风窗,实现定距自动通风。所述幕帘系统53包括内遮阳保温幕系统65和外遮阳系统66;所述内遮阳保温幕系统65包括内遮阳保温幕101、内遮阳保温幕减速电机68、内遮阳保温幕齿轮式纵杆1002、内遮阳保温幕联轴器69、内遮阳保温幕支撑滚轮70、内遮阳保温幕纵向推杆71、内遮阳保温幕旋转横杆72、内遮阳保温幕托幕线102、内遮阳保温幕压幕线103,内遮阳保温幕减速电机68安装在内遮阳保温幕系统65的中央位置,位于中跨第五开间与第六开间交接处桁架3的下方,内遮阳保温幕减速电机68带动内遮阳保温幕旋转横杆72通过内遮阳保温幕联轴器69带动内遮阳保温幕齿轮式纵杆1002和内遮阳保温幕纵向推杆71自北向南或自南向北移动,打开或关闭内遮阳保温幕101;在温室的电控柜67里装有内遮阳保温幕减速电机68的开关,内遮阳保温幕系统65可在操作人员或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指令下实现开闭。所述外遮阳系统53包括外遮阳骨架系统73和外遮阳控制系统44,所述外遮阳骨架系统73包括外遮阳立柱15、外遮阳纵梁12、外遮阳横梁13,外遮阳立柱15下端的一侧通过连接件与棚顶纵梁33的一侧用螺栓刚接,在东西方向上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长江流域地区越夏越冬生产的锯齿形薄膜温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室骨架、通风系统、幕帘系统、保温系统;/n所述的温室骨架(51)包括主立柱(1)、副立柱(2)、内立柱(47)、拱架(46);东西两侧主立柱在温室的肩部通过横撑(55)连接,南北两侧的主立柱在温室的肩部通过断面横档(32)连接;主立柱(1)和内立柱(47)在温室的顶部通过棚顶纵梁(33)实现南北连接;东西方向上相邻主立柱(1)之间通过桁架(3)连接,内立柱(47)布置在每个桁架(3)中间的上方;拱架(46)分为主拱(4)和副拱(5),在东西方向上相邻立柱之间布置拱杆形成温室的主拱(4),以及在南北方向上相邻主拱(4)之间间隔1米均匀布置3根拱杆形成温室副拱(5);温室主拱(4)、副拱(5)通过拱杆拉杆(19)实现南北连接;/n所述的通风系统(52)包括在温室的四周设有底通风口(57),拱架的侧窗位置设有侧通风口(58),温室的每个底通风口(57)和侧通风口(58)各配有一套电动卷膜系统,在温室每一屋顶的顶端分别设有顶通风口(59),顶通风口(59)配有轨道式开窗系统的通风窗(63);/n所述的幕帘系统(53)包括内遮阳保温幕系统(65)和外遮阳系统(66);内遮阳保温幕系统(65)的纵向推杆(71)南北纵向穿过位于桁架(3)下方的支撑滚轮(70),减速电机带动内遮阳保温幕旋转横杆(72)转动,通过联轴器(69)带动齿轮式纵杆(100)南北移动,开启或关闭内遮阳保温幕(101);外遮阳系统(66)包括外遮阳骨架系统(73)和外遮阳控制系统(44),外遮阳立柱(15)的下端一侧通过连接件与棚顶纵梁(33)的一侧用螺栓刚接,在东西方向上布置外遮阳横梁(13)使外遮阳立柱(15)实现东西连接,在南北方向上布置外遮阳纵梁(12)使外遮阳立柱(15)实现南北连接,外遮阳控制系统(44)与内遮阳保温幕系统(65)运行机制一致;/n所述的保温系统(54)包括在温室每一屋顶的顶端设有可电动控制卷放的保温被(76),以及在温室拱架的侧窗设有可人工安装的侧窗保温被(77);可卷放的保温被(76)顶端固定在保温被连接孔(78)内,它的卷放由驱动轴(79)、保温被减速电机(80)、立杆(81)和地铰座(82)实现电动控制;侧窗保温被(77)其尺寸和温室拱架侧窗大小一致,冬季天气寒冷,人工安装侧窗保温被(77)至来年春天天气变暖再人工拆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长江流域地区越夏越冬生产的锯齿形薄膜温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室骨架、通风系统、幕帘系统、保温系统;
所述的温室骨架(51)包括主立柱(1)、副立柱(2)、内立柱(47)、拱架(46);东西两侧主立柱在温室的肩部通过横撑(55)连接,南北两侧的主立柱在温室的肩部通过断面横档(32)连接;主立柱(1)和内立柱(47)在温室的顶部通过棚顶纵梁(33)实现南北连接;东西方向上相邻主立柱(1)之间通过桁架(3)连接,内立柱(47)布置在每个桁架(3)中间的上方;拱架(46)分为主拱(4)和副拱(5),在东西方向上相邻立柱之间布置拱杆形成温室的主拱(4),以及在南北方向上相邻主拱(4)之间间隔1米均匀布置3根拱杆形成温室副拱(5);温室主拱(4)、副拱(5)通过拱杆拉杆(19)实现南北连接;
所述的通风系统(52)包括在温室的四周设有底通风口(57),拱架的侧窗位置设有侧通风口(58),温室的每个底通风口(57)和侧通风口(58)各配有一套电动卷膜系统,在温室每一屋顶的顶端分别设有顶通风口(59),顶通风口(59)配有轨道式开窗系统的通风窗(63);
所述的幕帘系统(53)包括内遮阳保温幕系统(65)和外遮阳系统(66);内遮阳保温幕系统(65)的纵向推杆(71)南北纵向穿过位于桁架(3)下方的支撑滚轮(70),减速电机带动内遮阳保温幕旋转横杆(72)转动,通过联轴器(69)带动齿轮式纵杆(100)南北移动,开启或关闭内遮阳保温幕(101);外遮阳系统(66)包括外遮阳骨架系统(73)和外遮阳控制系统(44),外遮阳立柱(15)的下端一侧通过连接件与棚顶纵梁(33)的一侧用螺栓刚接,在东西方向上布置外遮阳横梁(13)使外遮阳立柱(15)实现东西连接,在南北方向上布置外遮阳纵梁(12)使外遮阳立柱(15)实现南北连接,外遮阳控制系统(44)与内遮阳保温幕系统(65)运行机制一致;
所述的保温系统(54)包括在温室每一屋顶的顶端设有可电动控制卷放的保温被(76),以及在温室拱架的侧窗设有可人工安装的侧窗保温被(77);可卷放的保温被(76)顶端固定在保温被连接孔(78)内,它的卷放由驱动轴(79)、保温被减速电机(80)、立杆(81)和地铰座(82)实现电动控制;侧窗保温被(77)其尺寸和温室拱架侧窗大小一致,冬季天气寒冷,人工安装侧窗保温被(77)至来年春天天气变暖再人工拆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形薄膜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为1座3连栋温室,南北向排列,跨度为8.00m,共3跨24.00m,每跨双屋顶,锯齿形,每屋顶跨度4.00m,开间4.00m,共10个开间40.00m,肩高4.00m,顶高5.80m,外遮阳高6.50m,温室总面积为960.00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形薄膜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的四周分别设置底通风口(57),底通风口(57)位于温室四周底通风口下端卡槽(622)与底通风口上端卡槽(623)之间,底通风口下端卡槽(622)离地面65.00cm,底通风口上端卡槽(623)离地面245.00cm,开窗宽度为180.00cm,开窗长度与通风口所在的温室一侧的长度一致;在底通风口下端卡槽(622)与底通风口上端卡槽(623)之间安装白色30目防虫网(23);每个底通风口(57)各配有一套电动卷膜开窗系统(41),底通风口电动卷膜开窗系统(411)包括底通风口卷膜机(27)、底通风口卷膜杆(60)、底通风口卷膜管(61),底通风口卷膜机(27)行程为190.00cm,打开底通风口卷膜机(27)的开关,底通风口卷膜机(27)会随着底通风口卷膜管(61)一同在底通风口卷膜杆(60)上运行,可实现手动/电动控制底通风口(57)的开启和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形薄膜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拱架的侧窗位置设置侧通风口(58),侧通风口(58)南北纵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朱小磊郑琨鹏鲍彦达郭世荣孙锦王玉束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