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鳗鱼加工剖背设备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891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鳗鱼加工剖背设备及其加工工艺,涉及鳗鱼加工技术领,一种鳗鱼加工工艺,加工工艺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鳗鱼放到驱动结构,驱动结构驱动鳗鱼移动,剖背结构对鳗鱼进行剖背处理,然后将鳗鱼和内脏进行分离处理;步骤二、将鳗鱼放入清洗液进行活动冲洗,清洗液为磷酸二氢钠、三甲基甘氨酸和丙二醇的混合溶液,清洗液的温度控制在15‑25℃,持续清洗25‑45min,去除鱼体表面的污物;步骤三、将鳗鱼至于超声波清洗器进行超声清洗,将鳗鱼至于浸泡液进行浸泡1‑2h,浸泡后得到保鲜鳗鱼;本发明专利技术鳗鱼加工工艺简单,加工规范,通过浸泡液进行浸泡处理,实现对鳗鱼进行保鲜处理,利于鳗鱼保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鳗鱼加工剖背设备及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鳗鱼加工技术领,具体为一种鳗鱼加工剖背设备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鳗鱼统称为鳗鲡,分为河鳗和海鳗,其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属脊椎动物门,鱼纲,鳗鲡目,鳗鲡科动物。鳗鱼体细长,可达60cm,前部呈圆筒状,后部侧扁。产卵于海,生长于江河,属江河入海洄游鱼类。鳗鱼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所以被称作是水中的软黄金,在中国以及世界很多地方从古至今均被视为滋补、美容的佳品。日本人在冬天就常吃香喷喷的烤鳗饭以驱走严寒,保持充沛精力。鳗鱼营养成分丰富,在鳗鱼的肉质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D、E、矿物质以及不饱和脂肪酸DHA/EPA。它能提供人类生长、维持生命所需的营养成分。长期食鳗,对于强健体魄、增进活力以及滋补养颜上极有帮助,特别是孕妇与婴幼儿。现有的鳗鱼剖背加工工艺未对鳗鱼进行保鲜处理,不利于鳗鱼保存,同时,加工剖背设备不方便进行清理内脏。因此提出一种鳗鱼加工剖背设备及其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鳗鱼加工剖背设备及其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鳗鱼加工工艺,加工工艺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鳗鱼放到驱动结构,驱动结构驱动鳗鱼移动,剖背结构对鳗鱼进行剖背处理,然后将鳗鱼和内脏进行分离处理;步骤二、将鳗鱼放入清洗液进行活动冲洗,清洗液为磷酸二氢钠、三甲基甘氨酸和丙二醇的混合溶液,清洗液的温度控制在15-25℃,持续清洗25-45min,去除鱼体表面的污物;步骤三、将鳗鱼至于超声波清洗器进行超声清洗,将鳗鱼至于浸泡液进行浸泡1-2h,浸泡后得到保鲜鳗鱼。鳗鱼加工工艺,浸泡液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4-5%聚氨基葡萄糖、3%山梨酸钾、0.5%植酸酶、0.3%葡甘聚糖,2-4%柠檬酸苷,6-9%冰醋酸醋酸,余量为水。一种鳗鱼加工工艺的加工剖背设备,包括支撑架、控制器、成品箱和废料箱,所述支撑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鳗鱼水平移动的水平驱动结构,所述水平驱动结构包括传送带、第一传送辊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支撑架的内壁通过固定连接的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传送辊,所述第一传送辊的外壁活动连接有传送带,其中一组的所述传送带的后端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左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鳗鱼扶正的扶正驱动结构,所述扶正驱动结构包括第三直板、驱动皮带、安装板、横板、皮带轮、第三齿圈、皮带、第二驱动辊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三直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的顶部,所述第三直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通过固定连接的轴承对称均匀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辊,所述第二驱动辊的顶部贯穿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皮带,其中两组的所述皮带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相互啮合连接的第三齿圈,所述第二驱动辊的外壁活动连接有驱动皮带,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横向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底部与其中一组的所述皮带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在扶正驱动结构右端设有用于剖背的剖背结构,所述剖背结构包括n形板、切刀、Z形板、滑杆、弹簧、直杆和第二弧形形板,所述n形板的中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Z形板,所述Z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与n形板的滑动连接,所述Z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直杆,所述直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切刀,所述Z形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形板,所述第二弧形形板和第二弧形形板的左端设置在驱动皮带之间;所述支撑架在剖背结构的右端设有用于鳗鱼压平的压平结构,所述压平结构包括橡胶辊、第一齿圈、第二齿圈、第一转轴和第一直板,所述第一直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的顶部,所述第一直板通过固定连接的轴承转动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之间固定连接有橡胶辊,所述第一转轴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圈,所述第一齿圈的底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齿圈;所述支撑架在压平结构的右端设有内脏清除的去内脏结构,所述去内脏结构包括套筒、第二直板、斜板、第一弧形板、刮板、扭簧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直板的内壁顶部通过固定连接的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斜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所述斜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的底部低于斜板的底部,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端与第二直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在第二直板下方处固定连接有红外发生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支撑架的右端设有分料结构,所述分料结构包括横支撑板、分料板、旋转电磁铁和第三转轴,所述横支撑板的右端通过固定连接的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之间固定连接有分料板,所述横支撑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旋转电磁铁,所述旋转电磁铁与第三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横支撑板与支撑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右端摆放有成品箱和废料箱。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的后侧壁。更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皮带的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凸块。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齿圈连接的皮带轮前后相邻设置。更进一步的,所述切刀的最底部低于Z形板的底部。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齿圈与其中一组的所述第一传送辊固定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直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的顶部。更进一步的,所述分料板与传送带贴合接触时内脏通过分料结构进入废料箱内,所述分料板与传送带分离时鳗鱼进入成品箱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水平驱动结构的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传送辊转动,第一传送辊带动第一驱动电机转动,第一驱动电机驱动鳗鱼水平移动,再通过扶正驱动结构的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皮带轮转动,然后第三齿圈和皮带轮配合带动第二驱动辊同步转动,第二驱动辊驱动驱动皮带同步相向转动,驱动皮带带动对称鳗鱼扶正处理,使得鳗鱼处于竖直状态移动,然后剖背结构的第二弧形形板与鳗鱼头部接触,第二弧形形板推动Z形板向上移动,Z形板通过直杆带动切刀移动适合高度,切刀的最底部低于Z形板的底部避免了切刀将鳗鱼底部切开,然后移动的鳗鱼与切刀接触,切刀对鳗鱼进行剖背,使得装置进行剖背处理;本专利技术第一传送辊带动压平结构的第二齿圈转动,第二齿圈带动第一齿圈转动,第一齿圈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橡胶辊转动,橡胶辊转动将移动的鳗鱼进行压平处理,然后去内脏结构的第一弧形板与压平的鳗鱼接触,第一弧形板带动斜板转动,斜板带动刮板向上移动,刮板的底部超过鳗鱼鱼头上,避免刮板带动阻止鳗鱼移动,鳗鱼鱼头移动过刮板后扭簧的扭力带动刮板移动至与鳗鱼接触刮板对鳗鱼进行刮动处理,实现鳗鱼与内脏分离,加工剖背设备方便进行清理内脏;本专利技术去内脏的鳗鱼移动至红外发生器和红外接收器之间时控制器启动分料结构的旋转电磁铁,旋转电磁铁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带动分料板转动至与传送带分离,鳗鱼进入成品箱内,然后去内脏的鳗鱼移动过红外发生器和红外接收器时分料结构的旋转电磁铁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带动分料板转动至与传送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鳗鱼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加工工艺步骤如下:/n步骤一、将鳗鱼放到驱动结构,驱动结构驱动鳗鱼移动,剖背结构对鳗鱼进行剖背处理,然后将鳗鱼和内脏进行分离处理;/n步骤二、将鳗鱼放入清洗液进行活动冲洗,清洗液为磷酸二氢钠、三甲基甘氨酸和丙二醇的混合溶液,清洗液的温度控制在15-25℃,持续清洗25-45min,去除鱼体表面的污物;/n步骤三、将鳗鱼至于超声波清洗器进行超声清洗,将鳗鱼至于浸泡液进行浸泡1-2h,浸泡后得到保鲜鳗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鳗鱼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加工工艺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鳗鱼放到驱动结构,驱动结构驱动鳗鱼移动,剖背结构对鳗鱼进行剖背处理,然后将鳗鱼和内脏进行分离处理;
步骤二、将鳗鱼放入清洗液进行活动冲洗,清洗液为磷酸二氢钠、三甲基甘氨酸和丙二醇的混合溶液,清洗液的温度控制在15-25℃,持续清洗25-45min,去除鱼体表面的污物;
步骤三、将鳗鱼至于超声波清洗器进行超声清洗,将鳗鱼至于浸泡液进行浸泡1-2h,浸泡后得到保鲜鳗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鳗鱼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浸泡液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4-5%聚氨基葡萄糖、3%山梨酸钾、0.5%植酸酶、0.3%葡甘聚糖,2-4%柠檬酸苷,6-9%冰醋酸醋酸,余量为水。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鳗鱼加工工艺的加工剖背设备,包括支撑架(1)、控制器(2)、成品箱(9)和废料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鳗鱼加工工艺的加工剖背设备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鳗鱼水平移动的水平驱动结构(3),所述水平驱动结构(3)包括传送带(301)、第一传送辊(302)和第一驱动电机(303),所述支撑架(1)的内壁通过固定连接的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传送辊(302),所述第一传送辊(302)的外壁活动连接有传送带(301),其中一组的所述传送带(301)的后端与第一驱动电机(3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左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鳗鱼扶正的扶正驱动结构(6),所述扶正驱动结构(6)包括第三直板(601)、驱动皮带(602)、安装板(603)、横板(604)、皮带轮(605)、第三齿圈(606)、皮带(607)、第二驱动辊(608)和第二驱动电机(609),所述第三直板(601)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的顶部,所述第三直板(6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604),所述横板(604)通过固定连接的轴承对称均匀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辊(608),所述第二驱动辊(608)的顶部贯穿横板(6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皮带轮(605),所述皮带轮(605)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皮带(607),其中两组的所述皮带轮(6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相互啮合连接的第三齿圈(606),所述第二驱动辊(608)的外壁活动连接有驱动皮带(602),所述横板(6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03),所述安装板(603)的横向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609),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09)的底部与其中一组的所述皮带轮(605)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架(1)在扶正驱动结构(6)右端设有用于剖背的剖背结构(7),所述剖背结构(7)包括n形板(701)、切刀(702)、Z形板(703)、滑杆(704)、弹簧(705)、直杆(706)和第二弧形形板(707),所述n形板(701)的中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705),所述弹簧(7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Z形板(703),所述Z形板(7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704),所述滑杆(704)与n形板(701)的滑动连接,所述Z形板(7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直杆(706),所述直杆(70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切刀(702),所述Z形板(70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形板(707),所述第二弧形形板(707)和第二弧形形板(707)的左端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新杨欢陈玉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铭发水产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