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作物耐铝性的复配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891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作物耐铝性的复配剂及其应用,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作物受铝胁迫毒害严重,耐铝能力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其包括硫氢化钠溶液和硝普钠溶液,硫氢化钠溶液和硝普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1‑4,所述硫氢化钠溶液浓度为2‑300μmol/L,所述硝普钠溶液浓度为0.1‑1000μmol/L。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减轻铝对作物根伸长生长抑制,提高作物耐铝能力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作物耐铝性的复配剂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作物耐铝性的复配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过去20年间,我国土壤pH值从5.37显著下降至5.14(粮食作物系统)或5.07(经济作物系统),土壤酸化已经成为中国作物集约化生产区域的主要问题。酸性土壤中微摩尔的三价铝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便可抑制大多数作物根系伸长生长,影响水分和营养吸收,导致作物减产。铝毒已成为酸性土壤上限制作物生长的主要因子。我国酸性土壤遍布南方15个省区,总面积达2030万公顷。因此,要开发新型药剂,提高作物耐铝性。硫氢化钠是一种硫化氢供体,外源处理可促进种子萌发、延迟叶片衰老、增强作物抗逆性,处理效果与使用浓度、作物种类、作用部位和使用时期有关,其作用主要是通过释放出硫化氢信号分子来调节作物生理过程。硝普钠可快速释放出一氧化氮,提高作物抗氧化能力,延迟叶片衰老以及增强作物非生物胁迫耐性,在试验中常用作一氧化氮外源供体。这两种化合物的复配用来提高作物耐铝性,未见有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提高作物耐铝性的复配剂及其应用,其能够缓解铝胁迫对作物的毒害,提高作物耐铝能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作物耐铝性的复配剂,包括硫氢化钠(NaHS)溶液和硝普钠(SNP)溶液,硫氢化钠溶液和硝普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1-4,在这个范围内,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体积比降低,有利于提高作物耐铝能力,但是体积比低于1:4,硝普钠溶液过多,喷施复配剂会抑制作物的生长。硫氢化钠是一种硫化氢供体,外源处理可促进种子萌发、延迟叶片衰老、增强作物抗逆性,处理效果与使用浓度、作物种类、作用部位和使用时期有关,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提高作物耐铝能力,所述硫氢化钠溶液浓度优选为2-300μmol/L,如果硫氢化钠溶液浓度太高对根伸长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如果浓度太低,达不到提高作物耐铝能力的效果。由于硫氢化钠易溶于醇类溶剂,为了加快硫氢化钠的溶解,本专利技术所述硫氢化钠溶液的制备方法为:称取硫氢化钠,加无水乙醇溶解后,再加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无水乙醇的加入量刚好能够溶解完硫氢化钠即可,再加蒸馏水配制成最终所需硫氢化钠的浓度。硝普钠可快速释放出一氧化氮,提高作物抗氧化能力,延迟叶片衰老以及增强作物非生物胁迫耐性,为了与硫氢化钠产生协同增效的作用,所述硝普钠溶液浓度优选为0.1-1000μmol/L,如果硝普钠溶液浓度太高对根伸长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如果浓度太低,达不到提高作物耐铝能力的效果。为了配制成所需硝普钠溶液的浓度,本专利技术所述硝普钠溶液的制备方法为:称取硝普钠,加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为了更好地提高作物耐铝能力,本专利技术所述硫氢化钠溶液浓度为10-50μmol/L。为了更好地提高作物耐铝能力,本专利技术所述硝普钠溶液浓度为10-100μmol/L。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提高作物耐铝性的复配剂的应用:将复配剂喷施于作物叶片上,将复配剂按照每株幼苗喷4-6mL的量喷施。本专利技术将复配剂均匀喷施于作物叶片,可以显著减轻铝对作物根伸长抑制,降低根尖铝含量,进而缓解铝胁迫对作物的毒害,提高作物耐铝能力。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硫氢化钠(NaHS)溶液和硝普钠(SNP)溶液协同作用,能够减轻铝对作物根伸长生长抑制,提高作物耐铝能力。(2)本专利技术的复配剂能够降低根尖铝含量,从而缓解铝胁迫对作物的毒害作用。(3)本专利技术安全无毒、操作简单、成本低、效果好,为解决南方酸性土壤铝毒害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处理24小时后的马铃薯根相对伸长率。图2是处理24小时后的马铃薯根尖苏木精染色情况。图3是处理24小时后的马铃薯根尖铝含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先将萌芽的马铃薯种薯切块播种到培养基质(河沙:赤玉土:黄金麦饭石:蛭石=5:2:1:1)中,每隔3天浇水至湿润,待幼苗株高长至4厘米时,移植到1/5Hoagland营养液中,每两天更换一次。选取生长一致的马铃薯幼苗分为两组,分别放入0.1mmol/LCaCl2(pH4.2)和50μmol/LAlCl3中,每组分为4小组,4小组具体如下:①对照组1:每株幼苗喷施5mL蒸馏水;②对照组2:每株幼苗喷施5mL50μmol/LNaHS;③对照组3:每株幼苗喷施5mL100μmol/LSNP;④实施例1:每株幼苗喷施5mL复配剂(50μmol/LNaHS和100μmol/LSNP按照体积比1:2进行配比)。上述50μmol/LNaHS的配制方法为:称取硫氢化钠,加无水乙醇溶解后,再加蒸馏水配制成50μmol/LNaHS溶液。上述100μmol/LSNP的配制方法为:称取硝普钠,加蒸馏水配制成100μmol/LSNP溶液。选择每个处理的部分根,计算马铃薯根24h后相对伸长率变化,其中马铃薯根相对伸长率为铝处理相对于无铝处理根系伸长量的百分比,可以通过分别测量不同处理前和处理24小时后马铃薯主根的长度来计算,根相对伸长率(%)=(处理24小时后根长-处理前根长)/(对照24小时后根长-对照前根长)*100%,结果详见图1(图1中,同一字母表示统计结果在同一水平上,不同字母表示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从图1可知,放入0.1mmol/LCaCl2(pH4.2)一组,正常生长,用蒸馏水、NaHS、SNP和(NaHS+SNP)处理时,喷施量及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马铃薯根相对伸长率变化不大。放入50μmol/LAlCl3一组,在铝胁迫下,用蒸馏水、NaHS、SNP和(NaHS+SNP)处理时,喷施量及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喷施实施例1复配剂的马铃薯根相对伸长率显著长于对照组1-3,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复配剂能够显著减轻铝对作物根伸长生长抑制,提高作物耐铝能力。实施例2先将萌芽的马铃薯种薯切块播种到培养基质(河沙:赤玉土:黄金麦饭石:蛭石=5:2:1:1)中,每隔3天浇水至湿润,待幼苗株高长至4厘米时,移植到1/5Hoagland营养液中,每两天更换一次。选取生长一致的马铃薯幼苗分为两组,分别放入0.1mmol/LCaCl2(pH4.2)和50μmol/LAlCl3中,每组分为4小组,4小组具体如下:①对照组4:每株幼苗喷施5mL蒸馏水;②对照组5:每株幼苗喷施5mL30μmol/LNaHS;③对照组6:每株幼苗喷施5mL90μmol/LSNP;④实施例2:每株幼苗喷施5mL复配剂(30μmol/LNaHS和90μmol/LSNP按照体积比是1:3进行配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作物耐铝性的复配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硫氢化钠溶液和硝普钠溶液,硫氢化钠溶液和硝普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作物耐铝性的复配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硫氢化钠溶液和硝普钠溶液,硫氢化钠溶液和硝普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作物耐铝性的复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硫氢化钠溶液浓度为2-300μmol/L。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提高作物耐铝性的复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硫氢化钠溶液的制备方法为:称取硫氢化钠,加无水乙醇溶解后,再加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作物耐铝性的复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硝普钠溶液浓度为0.1-1000μmol/L。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提高作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虎翼李金妮李英秋何龙飞肖冬王爱勤詹洁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