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花月季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6875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花卉病虫害防治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切花月季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对病害和虫害进行防治,病害防治包括对月季的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和根瘤病进行防治,虫害防治包括对月季的蚜虫害、螨类虫害、蓟马虫害、鳞翅目虫害和金龟子虫害进行防治。解决目前的切花月季的病害和虫害防治手段的防治效果较差,防治手段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切花月季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花卉病虫害防治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切花月季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在花卉种植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病害和虫害影响花卉的生长,若不及时对病害和虫害进行防治,便会影响花卉的生长情况,使花卉出现减产或不产的情况发生,因此在花卉种植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病虫害的防治,在切花月季的种植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病害和虫害,但目前的病害和虫害的处理手段还不完善,多种病害和虫害的防治手段收效甚微,因此需要一种切花月季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花月季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解决目前的切花月季的病害和虫害防治手段的防治效果较差,防治手段单一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切花月季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对病害和虫害进行防治,所述病害防治包括对月季的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和根瘤病进行防治,所述虫害防治包括对月季的蚜虫害、螨类虫害、蓟马虫害、鳞翅目虫害和金龟子虫害进行防治。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白粉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在种植前选用抗病品种,在种植过程中增强大棚内的通风,降低大棚内的湿度,种植管理的过程平衡施肥,减少氮肥的施入,增加磷钾肥的施入,在早春时剪除病枝和病叶,修剪后进行白粉病熏蒸,在种植中喷洒白粉病防治药物;所述白粉病熏蒸包括99%硫磺熏蒸,利用硫磺蒸发器每周熏蒸3-5次,熏蒸时间为夜间,每次熏蒸时长为5-8小时;所述白粉病防治药物包括42.8%露娜森悬浮剂、35%露娜润悬浮剂、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25%乙醚酚硫酸脂微乳剂、25%三锉酮乳油、40%腈菌唑水分散粒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石硫合剂、30%氧氯化铜悬浮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霜霉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在种植过程中增强大棚内的通风,降低大棚内的湿度,减少叶面保湿时间,同时采用滴灌设备进行水肥供应,在春冬二季的夜间进行热风加温,热风加温过程中在打开大棚天窗通风排湿,同时在整个种植过程中进行霜霉病防治药物的喷洒;所述霜霉病防治药物包括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9%烯酰锰锌水分散粒剂、722克/升霜霉威水剂、68.75银法利水剂、66.8%梅多克可湿性粉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99%磷酸二氢钾、75%百菌清水分散粒剂、波尔多液、30%氧氯化铜悬浮剂、25%络氨铜水剂、12%绿乳铜乳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灰霉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在种植过程中增强大棚内的通风,降低大棚内的湿度,减少叶面保湿时间,在春冬二季的夜间进行热风加温,热风加温过程中在打开大棚天窗通风排湿,同时在整个种植过程中进行灰霉病防治药物的喷洒;所述灰霉病防治药物包括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40%嘧霉胺悬浮剂、50%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根瘤病的防治方法包括:S501、在购买种苗时对根系进行检查,发现有病植株立即销毁;S502、在栽培前将根系置于72%农用链霉菌2500倍溶液中浸泡30分钟;S503、在嫁接过程中使用甲冰碘液对嫁接工具进行消毒;S504、在田间管理中发现病瘤使用甲冰碘液进行涂抹,对应的植株使用72%农用链霉菌2500倍溶液进行灌根处理。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蚜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黄板诱杀、释放天敌防治、以菌杀虫、剪除带有蚜虫的枝叶、80%敌敌畏熏蒸和喷洒蚜虫防治药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80%敌敌畏熏蒸包括利用硫磺蒸发器在夜间熏蒸1小时,然后关闭大棚至天亮,连续熏蒸2-3天;所述蚜虫防治药物包括10%吡虫啉、5%啶虫脒乳油、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乙酰甲胺磷乳油、50%乐果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螨类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控制大棚内湿度,定期对植株进行检查,在剪枝过程中对有螨虫的枝叶进行及时清除,并集中处理,同时配合使用螨类虫害防治药物;所述螨类虫害防治药物包括2.0%阿维菌素乳油、15%哒螨灵乳油、73%克螨特乳油、25%丁醚脲微乳剂、20%甲氰菊酯乳油、5%卡死科乳油、34%螺螨酯悬浮剂、25%四螨嗪悬浮剂、5%唑螨酯悬浮剂、43%联苯肼酯悬浮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蓟马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蓝板诱杀、剪除带有蓟马的枝叶、蓟马熏蒸和喷洒蓟马防治药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蓟马熏蒸包括在早上或夜间每亩使用300-400毫升80%敌敌畏熏蒸1小时,熏蒸后关闭大棚8-10小时;所述蓟马防治药物包括10%吡虫啉、2.0%阿维菌素乳油、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啶虫脒乳油、90%杀虫单原粉、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鳞翅目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在大棚内使用黑光灯或紫光灯诱杀成虫、剪除叶片上的卵块和幼虫、用BT乳剂杀虫、使用性诱芯杀成虫、鳞翅目虫熏蒸和喷洒鳞翅目虫防治药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鳞翅目虫熏蒸包括在夜间每亩使用300-400毫升80%敌敌畏熏蒸1小时,熏蒸后关闭大棚8-10小时;所述鳞翅目虫防治药物包括2.0%阿维菌素乳油、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啶虫脒乳油、90%杀虫单原粉、10%除尽悬浮剂、25%丁醚脲微乳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乙酰甲胺磷乳油、50%乐果乳油、25%灭幼脲悬浮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金龟子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在大棚内使用黑光灯或紫光灯诱杀成虫、在金龟子虫害盛发期的夜间检查植株并将金龟子震落捕捉、在大棚内设置防虫网、中耕冬翻消灭幼虫、浇灌根系或滴灌金龟子虫害防治药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金龟子虫害防治药物包括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50%杀螟松1000倍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病害防治对月季的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和根瘤病进行防治,虫害防治对月季的蚜虫害、螨类虫害、蓟马虫害、鳞翅目虫害和金龟子虫害进行防治,以将月季生长过程中绝大部分的病害和虫害进行防治,通过多元化的防治手段,使切花月季的病害和虫害防治手段的防治效果良好,增加月季产量,提升月季品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切花月季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具体包括对病害和虫害进行防治,病害防治包括对月季的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和根瘤病进行防治,虫害防治包括对月季的蚜虫害、螨类虫害、蓟马虫害、鳞翅目虫害和金龟子虫害进行防治。病害防治对月季的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和根瘤病进行防治,虫害防治对月季的蚜虫害、螨类虫害、蓟马虫害、鳞翅目虫害和金龟子虫害进行防治,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花月季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病害和虫害进行防治,所述病害防治包括对月季的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和根瘤病进行防治,所述虫害防治包括对月季的蚜虫害、螨类虫害、蓟马虫害、鳞翅目虫害和金龟子虫害进行防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花月季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病害和虫害进行防治,所述病害防治包括对月季的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和根瘤病进行防治,所述虫害防治包括对月季的蚜虫害、螨类虫害、蓟马虫害、鳞翅目虫害和金龟子虫害进行防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花月季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粉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在种植前选用抗病品种,在种植过程中增强大棚内的通风,降低大棚内的湿度,种植管理的过程平衡施肥,减少氮肥的施入,增加磷钾肥的施入,在早春时剪除病枝和病叶,修剪后进行白粉病熏蒸,在种植中喷洒白粉病防治药物;
所述白粉病熏蒸包括99%硫磺熏蒸,利用硫磺蒸发器每周熏蒸3-5次,熏蒸时间为夜间,每次熏蒸时长为5-8小时;
所述白粉病防治药物包括42.8%露娜森悬浮剂、35%露娜润悬浮剂、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25%乙醚酚硫酸脂微乳剂、25%三锉酮乳油、40%腈菌唑水分散粒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石硫合剂、30%氧氯化铜悬浮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花月季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霜霉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在种植过程中增强大棚内的通风,降低大棚内的湿度,减少叶面保湿时间,同时采用滴灌设备进行水肥供应,在春冬二季的夜间进行热风加温,热风加温过程中在打开大棚天窗通风排湿,同时在整个种植过程中进行霜霉病防治药物的喷洒;
所述霜霉病防治药物包括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9%烯酰锰锌水分散粒剂、722克/升霜霉威水剂、68.75银法利水剂、66.8%梅多克可湿性粉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99%磷酸二氢钾、75%百菌清水分散粒剂、波尔多液、30%氧氯化铜悬浮剂、25%络氨铜水剂、12%绿乳铜乳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花月季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灰霉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在种植过程中增强大棚内的通风,降低大棚内的湿度,减少叶面保湿时间,在春冬二季的夜间进行热风加温,热风加温过程中在打开大棚天窗通风排湿,同时在整个种植过程中进行灰霉病防治药物的喷洒;
所述灰霉病防治药物包括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40%嘧霉胺悬浮剂、50%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花月季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瘤病的防治方法包括:
S501、在购买种苗时对根系进行检查,发现有病植株立即销毁;
S502、在栽培前将根系置于72%农用链霉菌2500倍溶液中浸泡30分钟;
S503、在嫁接过程中使用甲冰碘液对嫁接工具进行消毒;
S504、在田间管理中发现病瘤使用甲冰碘液进行涂抹,对应的植株使用72%农用链霉菌2500倍溶液进行灌根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荣根倪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锦苑花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