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蟹稻共生高效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890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蟹稻共生高效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农田作为养殖区域;在养殖区域内进行基础建设,在养殖区域投放螃蟹苗进行养殖,同时在水面上水稻种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养殖方法,在农田内开设跑道,在跑道内进行螃蟹养殖,农田中部的大面积土地作为水草种植区,并不占用水草种植区进行水稻种植,而采用跑道水面漂浮种植水稻的方式,使得在实现一田两用、一水两用的同时,提高了螃蟹的成活率以及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蟹稻共生高效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螃蟹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蟹稻共生高效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螃蟹又称河蟹,是淡水甲壳动物,在淡水中长大,螃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越来越高,螃蟹作为一道鲜美可口的佳肴,也随人们的需要量增加,市场需求决定供需关系,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螃蟹养殖总面积也不断增加,近年来虽然依靠小面积的养殖来补充市场的需要,同样也缓解不了市场的需求。现有情况中,有些农户会使用农田作为螃蟹养殖区域,而在养殖螃蟹时,使得土地非粮化,为了相应国家政策,于是产生一种稻蟹共生的养殖方式,实现一田两用、一水双收的局面,但是这种方式大多数为:以种植水稻为主,大面积种植水稻,这样就会导致蟹种成活率低、脱壳期不便管理、种养管理粗放等问题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蟹稻共生高效养殖方法,以养殖螃蟹为主,并在水面上进行水稻漂浮种植,实现一田两用的同时,降低了螃蟹的养殖困难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蟹稻共生高效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农田作为养殖区域;在养殖区域内进行基础建设,在养殖区域投放螃蟹苗进行养殖,同时在水面上水稻种植。进一步的,所述农田中部设置为水草种植区,所述水草种植区周围挖设有跑道,所述跑道两侧通过弧度坡分别连接食台和所述水草种植区,所述食台外侧利用土堆出斜坡,所述斜坡内侧设有保护层和防塌层,所述斜坡顶部水平面上设有防逃钢化玻璃。进一步的,所述跑道的水面上种植有水稻。进一步的,所述水稻通过漂浮件浮在所述跑道的水面上。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蟹稻共生高效养殖方法,在农田内开设跑道,在跑道内进行螃蟹养殖,农田中部大面积土地作为水草种植区,并不占用水草种植区进行水稻种植,而采用跑道水面漂浮种植水稻的方式,使得在实现一田两用、一水两用的同时,提高了螃蟹的成活率以及产量。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所欲主张的范围。具体实施方式现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专利技术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申请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蟹稻共生高效养殖方法,具体方法如下:选择农田作为养殖区域;在养殖区域内进行基础建设,使所述农田中部为水草种植区,在水草种植区种植养螃蟹常用水草,如轮叶黑藻、伊乐藻等,在所述水草种植区周围挖设有跑道,跑道面积还可随国家规定进行调整,所述跑道两侧分别通过弧度坡连接食台和所述水草种植区,所述食台外侧利用土堆出斜坡,所述斜坡内侧设有保护层和防塌层,所述斜坡顶部水平面上设有防逃钢化玻璃,完成养殖区域的建设;在对应的时间内,投放螃蟹苗到养殖区域进行养殖,且在水稻正常播种插秧的时期内,在跑道上方的水面上漂浮种植水稻,水草种植区需要阳光,不能被遮挡,因此水草种植区的水面上不漂浮种植水稻,其中水稻固定于跑道范围,可随水位上下移动,无其他移动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本方法以养螃蟹为主,种植水稻为辅,采用水稻水面种植方法,使得水稻根系不落地,利用水稻来吸收水体营养,解决了水体富营养化,水稻种植于漂浮物上,利用水稻根部的净化能力帮助调控水质,在高温季节,水稻一般大量进行吸肥,而此时(高温季节使其)养殖区域小球藻活性下降,肥料吸收能力下降,蓝藻类在肥料充足是活性提升大量繁殖,已形成蓝藻类泛滥,利用水稻根部吸收肥料优势,缓解高温时期养殖区域内的氮、磷等高营养元素含量,提升养殖区域养殖环境,实现一田双收,提高了螃蟹的成活率以及产量,且有一定的水稻产量,实现一田两用、一水两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蟹稻共生高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选择农田作为养殖区域;/n在养殖区域内进行基础建设,/n在养殖区域投放螃蟹苗进行养殖,同时在水面上种植水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蟹稻共生高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农田作为养殖区域;
在养殖区域内进行基础建设,
在养殖区域投放螃蟹苗进行养殖,同时在水面上种植水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蟹稻共生高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田中部设为水草种植区,所述水草种植区周围挖设有跑道,所述跑道两侧分别通过弧度坡连接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友为王菲菲王晨于景海吴静谢满华王华
申请(专利权)人:无为优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