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8571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10
一种新型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属于断路器技术领域。包括灭弧室和触头系统,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动触头和静触头通过接触或分离控制断路器电路的通断;灭弧室包括动触头引弧板和一组由多枚灭弧栅片排列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
本技术属于断路器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
技术介绍
断路器是低压配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配电设备,随着电力工程对电源和输配电设备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用于电路保护开关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型化、高性能、模块化、高可靠性是现阶段塑壳断路器的主要发展方向。触头灭弧装置是塑壳断路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触头系统中的触头形状及尺寸设计十分关键,直接关系到塑壳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和电气寿命。有必要对现有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结构加以合理的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新型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其通过改进动触头引弧板的结构,有效提升断路器的电寿命和保证断路器分断能力的稳定性。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新型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包括灭弧室和触头系统,所述的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动触头和静触头通过接触或分离控制断路器电路的通断;所述灭弧室包括动触头引弧板和一组由多枚灭弧栅片排列成字形的灭弧栅片组,所述的动触头引弧板大致呈“U”字型,“U”字型所述动触头引弧板的第一臂向上延伸至字形的灭弧栅片组的左端,“U”字型所述动触头引弧板的第二臂与所述动触头相对应,其端部向动触头方向弯曲。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头位于打开位置状态下,“U”字形所述动触头引弧板的第二臂超过动触头杆体。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头的自由端设有向上倾斜延伸的引弧部,且“U”字型所述动触头引弧板的第二臂的端部与所述引弧部相对应;当所述断路器分断时,也就是在所述动触头向上打开至最大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二臂的端部与所述引弧部之间能够形成电流路径。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字形的灭弧栅片组中的灭弧栅片呈辐射状排列。在本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灭弧室还包括静触头引弧板,所述静触头引弧板的一端与静触头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字形的灭弧栅片组的下端。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改进动触头引弧板的结构,使“U”字型动触头引弧板的第二臂的端部向动触头方向弯曲,有效增加触头灭弧装置的可带电操作次数,提升电寿命;并且可使电弧稳定在第二臂的端部与引弧部之间,保证断路器分断能力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触头灭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2.静触头;3.动触头、31.自由端、311.引弧板;4.灭弧室、41.动触头引弧板、411.第一臂、412.第二臂、4121.端部、42.灭弧栅片组、421.灭弧栅片、422.上部灭弧栅片组、423.下部灭弧栅片组、43.静触头引弧片、431.连接段、432.直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示的位置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在塑料外壳式断路器中,通常含有用于每一极的至少一个固定接触部分(例如静触头)和至少一个可动接触部分(例如动触头),在断路器的闭合/断开时,固定接触部分与可动接触部分相互连接或相互断开,同时在接触区域还设置有一个灭弧装置和一套操作机构(图中未显示),所述灭弧装置用于熄灭可动接触部分连接或断开时产生的电弧,所述操作机构用于操作可动接触部分的运动,以驱动可动接触部分与固定接触部分连接或断开。本技术涉及该类断路器中的固定接触部分、可动接触部分和灭弧装置,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所述的断路器包括触头灭弧装置,所述的触头灭弧装置包括灭弧室4和触头系统;所述触头系统包括相互配合的静触头2和动触头3,所述动触头3位于所述静触头2的上方且相对于静触头2转动,实现与静触头2接触或分离从而控制断路器电路的通断。所谓的动触头3相对于静触头2转动是指所述的动触头3一端相对于其固定部件转动设置,而另一端为自由端31,整根动触头3绕着枢置点转动。所述动触头3具有两个停留位置,一个停留位置为闭合位置也就是动触头3与静触头2连接时停留的位置;另一个位置为打开位置也就是动触头3绕着枢置点转动与静触头2断开向上打开至最终停留的位置。动触头3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中切换实现断路器闭合或断开。更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灭弧室4包括动触头引弧片41和一组由多枚灭弧栅片421排列成的大致呈字形的灭弧栅片组42及静触头引弧片43。本专利所述"┐"形,在图中只是示意的一种形式,而与方向无关,即"┐"形倒过来呈"∟"形,或者旋转一定的角度,也在本专利范围内;另外,"┐"形的拐角部位也不一定是直角状态,呈现锐角、钝角都是可行的,或者也可以呈圆弧状过渡,这些类似的变形都在本专利范围内。所述的字形的灭弧栅片组42包括灭弧栅片421横向排列的位于上方的上部灭弧栅片组422和灭弧栅片421竖向排列的下部灭弧栅片组423,所述下部灭弧栅片组423的一端部与上部灭弧栅片组422的一端部相接且位于上部灭弧栅片组422的下方。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的动触头引弧板41大致呈“U”字型,该“∪”形结构将大大加强此处的电场强度,将更有利于将电弧引至灭弧室4内,拉长电弧的长度,提高电弧电压,将大幅提高分断能力。“U”字型所述动触头引弧板的第一臂411向上延伸至字形的灭弧栅片组42的左端,也就是上部灭弧栅片组422的的左端;“U”字型所述动触头引弧板41的第二臂412与所述动触头3相对应,其端部4121向动触头3方向弯曲。并且在所述动触头3位于打开位置状态下,第二臂412超过动触头杆体。所述动触头3的自由端31设有向上倾斜延伸的引弧部311,且“U”字型所述动触头引弧板41的第二臂412的端部4121与所述引弧部311相对应;当所述断路器分断时,也就是在所述动触头3向上打开至最大位置的状态下,“U”字型所述动触头引弧板41的第二臂412的端部4121与所述引弧部311之间能够形成电流路径。并且可使电弧稳定在第二臂412的端部4121与所述引弧部311之间,保证断路器分断能力的稳定性。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字形的灭弧栅片组42中灭弧栅片421呈辐射状排列。所谓辐射状就是有明显的中心,自中心向外辐射有若干径线,灭弧栅片421呈辐射状排列也就是灭弧栅片421依次排列在若干径线,本实施例优选的,中心为圆心,呈辐射状排列的所述灭弧栅片421排列在圆心辐射线上。更优选的,所述灭弧栅片421排列在等角度分布的辐射线上。当然所述灭弧栅片421也可排列在不均等角度分布的辐射线上。本实施例中,只需一种灭弧栅片421呈辐射状排列并排列呈字形,具体的,所述上部灭弧栅片组422靠近触头系统一侧的灭弧栅片421端头连线与下部灭弧栅片组423靠近触头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包括灭弧室和触头系统,所述的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动触头和静触头通过接触或分离控制断路器电路的通断;所述灭弧室包括动触头引弧板和一组由多枚灭弧栅片排列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包括灭弧室和触头系统,所述的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动触头和静触头通过接触或分离控制断路器电路的通断;所述灭弧室包括动触头引弧板和一组由多枚灭弧栅片排列成字形的灭弧栅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触头引弧板大致呈“U”字型,“U”字形所述动触头引弧板的第一臂向上延伸至字形的灭弧栅片组的左端,“U”字形所述动触头引弧板的第二臂与所述动触头相对应,其端部向动触头方向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位于打开位置状态下,“U”字形所述动触头引弧板的第二臂超过动触头杆体。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会林陈红影刘洪武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