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改善按键手感和稳定按键行程的数控面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8563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现改善按键手感和稳定按键行程的数控面板装置,包括注塑件面板、U型铝挤型材,蓝色键帽、白色键帽、轻触开关、PCB电路板、主机支架,所述的PCB电路板固定在所述的主机支架上表面,轻触开关焊接在所述的PCB电路板上表面,所述的白色键帽安装在所述的轻触开关上,所述的注塑件面板固定在所述的主机支架上表面,所述的蓝色键帽贴在所述的注塑件面板限位位置,所述的U型铝挤型材固定在所述的注塑件面板上。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现改善按键手感和稳定按键行程的数控面板装置,通过U型铝挤型材与PCB电路板干涉或拉直注塑件面板的办法,可满足零部件完全互换法装配,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现改善按键手感和稳定按键行程的数控面板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床控制领域,尤其涉及数控装置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实现改善按键手感和稳定按键行程的数控面板装置。
技术介绍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能进行人机对话式自动编程的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愈趋于小型化,可以直接安装在机床上。现有的数控面板大多都采用屏幕加按键形式进行操作控制,而按键手感又是人机交互中的用户体验的重要环节,为了控制成本,数控面板主要采用的是注塑件和钣金件组合而成,注塑件和钣金件难以控制零件的公差与变形,导致数控面板的按键手感有空行程或卡死现象,按键行程难以稳定一致,手感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满足结构简单、手感体验好、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的实现改善按键手感和稳定按键行程的数控面板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现改善按键手感和稳定按键行程的数控面板装置如下:该实现改善按键手感和稳定按键行程的数控面板装置,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装置包括注塑件面板、U型铝挤型材,蓝色键帽、白色键帽、轻触开关、PCB电路板、主机支架,所述的PCB电路板固定在所述的主机支架上表面,轻触开关焊接在所述的PCB电路板上表面,所述的白色键帽安装在所述的轻触开关上,所述的注塑件面板固定在所述的主机支架上表面,所述的蓝色键帽贴在所述的注塑件面板限位位置,所述的U型铝挤型材固定在所述的注塑件面板上。较佳地,所述的白色键帽上表面到主机支架上表面的实际高度,取决于PCB电路板、轻触开关和白色键帽的变形与设计公差,所述的蓝色键帽的下表面到所述注塑件面板限位位置的距离,取决于注塑件面板和蓝色键帽的变形与设计公差。较佳地,所述的蓝色键帽与白色键帽的间隙为A,间隙A的公差范围为0mm~0.3mm。较佳地,所述的U型铝挤型材与PCB电路板间隙为I,间隙I公差范围为-0.1mm~+0.2mm。较佳地,在PCB电路板变形鼓起,白色键帽高度增大的情况下,所述的PCB电路板与所述的U型铝挤型材干涉,且间隙Amin大于等于0mm。采用了本技术的实现改善按键手感和稳定按键行程的数控面板装置,在注塑件面板下凹变形导致间隙A_min≤0mm时,U型铝挤型材与PCB电路板干涉,将注塑件面板顶起,增大A_min≥0mm,解决按键手感卡死问题;在注塑件面板上凸变形导致间隙A_min≥0.3mm时,U型铝挤型材将注塑件面板拉直,防止述注塑件面板变形,解决按键空行程较大问题,通过U型铝挤型材与PCB电路板干涉或拉直注塑件面板的办法,可满足零部件完全互换法装配,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现改善按键手感和稳定按键行程的数控面板装置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现改善按键手感和稳定按键行程的数控面板装置的结构图。附图标记:1注塑件面板2U型铝挤型材3蓝色键帽4白色键帽5轻触开关6PCB电路板7主机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该实现改善按键手感和稳定按键行程的数控面板装置,其中包括注塑件面板1、U型铝挤型材2,蓝色键帽3、白色键帽4、轻触开关5、PCB电路板6、主机支架7。所述的PCB电路板6固定在所述的主机支架7上表面,轻触开关5焊接在所述的PCB电路板6上表面,所述的白色键帽4安装在所述的轻触开关5上,所述的注塑件面板1固定在所述的主机支架7上表面,所述的蓝色键帽3贴在所述的注塑件面板1限位位置,所述的U型铝挤型材2固定在所述的注塑件面板1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白色键帽4上表面到主机支架7上表面的实际高度,取决于PCB电路板6、轻触开关5和白色键帽4的变形与设计公差,所述的蓝色键帽3的下表面到所述注塑件面板1限位位置的距离,取决于注塑件面板1和蓝色键帽3的变形与设计公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蓝色键帽3与白色键帽4的间隙为A,间隙A的公差范围为0mm~0.3mm。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U型铝挤型材2与PCB电路板6间隙为I,间隙I公差范围为-0.1mm~+0.2mm。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在PCB电路板6变形鼓起,白色键帽4高度增大的情况下,所述的PCB电路板6与所述的U型铝挤型材2干涉,使间隙Amin大于等于0mm。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采用强度较高的U型铝挤型材2,上端安装在注塑件面板1上,下端压在PCB电路板6上形成干涉,即保证注塑件面板1无较大变形,又可防止PCB电路板6安装鼓起,保证注塑件面板1与PCB电路板6间距一致,从而保证按键行程稳定一致,按键手感饱和。如图1所示,该数控面板包括注塑件面板1、U型铝挤型材2,蓝色键帽3、白色键帽4、轻触开关5、PCB电路板6、主机支架7。PCB电路板6固定在主机支架7上表面,轻触开关5焊接在PCB电路板6上表面,白色键帽4安装在轻触开关5上,注塑件面板1固定在主机支架7上表面,蓝色键帽3贴着注塑件面板1限位位置,U型铝挤型材2固定在注塑件面板1上。蓝色键帽3与白色键帽4间隙为A,U型铝挤型材2与PCB电路板6间隙为I。如图2所示,该数控面板按键尺寸链计算如下:满足完全互换法采用极值法计算:封闭环基本尺寸=增环基本尺寸之和-减环基本尺寸之和;封闭环最大尺寸=增环最大尺寸之和-减环最小尺寸之和;封闭环最小尺寸=增环最小尺寸之和-减环最大尺寸之和;A=F-D-C-B=17-8.8-1.6-6.5=+0.1mm;Amax=Fmax-Dmin-Cmin-Bmin=17.05-8.7-1.55-6.5=+0.3mm;Amin=Fmin-Dmax-Cmax-Bmax=16.95-8.8-1.6-6.55=0mm;I=G-E-H=10.1-1.6-8.4=+0.1mm;Imax=Gmax-Emin-Hmin=10.15-1.55-8.4=+0.2mm;Imin=Gmin-Emax-Hmax=10.05-1.65-8.5=-0.1mm;以主机支架7上表面为基准面,PCB电路板6固定在主机支架7上表面,轻触开关5焊接在PCB电路板6上表面,白色键帽4安装在轻触开关5上,白色键帽4上表面到主机支架7上表面的实际高度,取决于PCB电路板6、轻触开关5、白色键帽4的变形与设计公差。蓝色键帽3贴着注塑件面板1限位位置,注塑件面板1固定在主机支架7上表面,蓝色键帽3的下表面到注塑件面板1限位位置的距离,取决于注塑件面板1、蓝色键帽3的变形与设计公差。蓝色键帽3与白色键帽4的间隙为A,考虑配合零部件公差,间隙A设计公差范围理论为0mm~0.3mm,Amin=0mm,Amax=0.3mm。实际装配中注塑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改善按键手感和稳定按键行程的数控面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注塑件面板(1)、U型铝挤型材(2),蓝色键帽(3)、白色键帽(4)、轻触开关(5)、PCB电路板(6)、主机支架(7),/n所述的PCB电路板(6)固定在所述的主机支架(7)上表面,轻触开关(5)焊接在所述的PCB电路板(6)上表面,所述的白色键帽(4)安装在所述的轻触开关(5)上,所述的注塑件面板(1)固定在所述的主机支架(7)上表面,所述的蓝色键帽(3)贴在所述的注塑件面板(1)的限位位置,所述的U型铝挤型材(2)固定在所述的注塑件面板(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改善按键手感和稳定按键行程的数控面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注塑件面板(1)、U型铝挤型材(2),蓝色键帽(3)、白色键帽(4)、轻触开关(5)、PCB电路板(6)、主机支架(7),
所述的PCB电路板(6)固定在所述的主机支架(7)上表面,轻触开关(5)焊接在所述的PCB电路板(6)上表面,所述的白色键帽(4)安装在所述的轻触开关(5)上,所述的注塑件面板(1)固定在所述的主机支架(7)上表面,所述的蓝色键帽(3)贴在所述的注塑件面板(1)的限位位置,所述的U型铝挤型材(2)固定在所述的注塑件面板(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顺徐磊张家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维宏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维宏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