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滤光片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8372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滤光片控制结构,涉及FOD雷达技术领域,包括滤光片切换座、两个滤光片安装板、两个滤光片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置在滤光片切换座上,两个滤光片安装板分别可转动地固定于滤光片切换座,一个滤光片固定于一个滤光片安装板,驱动电机与滤光片安装板传动连接以使滤光片遮挡或离开镜头。在夜晚受到强光照射时滤光片覆盖在光学镜头上,避免各种光源影响光学镜头正常工作,白天光线较好的时候滤光片不覆盖在光学镜头上,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滤光片控制结构
本技术涉及FOD雷达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FOD雷达的双滤光片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FOD是(ForeignObjectDebris)的缩写,即可能损伤航空器的某种外来的物质、碎屑或物体,如金属零件、防水塑料布、碎石块、报纸、瓶子、行李牌等。航空器对于外来物来说相当脆弱,一块塑料膜吸入发动机就能引起空停,硬币、螺母等金属物甚至会打坏航空器引擎的叶片,而导致发生航空事故,螺钉、金属片或者尖锐的石子也会扎伤航空器的轮胎引起爆胎,产生的轮胎碎片又会打伤航空器本体或重要部件,如液压管、油箱等。为了航空安全,避免起降和滑行中的航空器因外来物产生各种危险,机场跑道的FOD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一个疏忽,FOD就会成为航空器的杀手。现有FOD雷达要求整体结构紧凑、矮小,尽量减小排布在跑道两侧的雷达体积,避免体积过大,高度过高对飞行员降落造成压力。因此内部功能模块排布也必须十分紧凑,这样会压缩各个模块体积。同时现有FOD雷达要求24小时全天候工作,也要求其中光学模块在夜晚及各种天气条件下都发挥作用,这个时候就需要滤光片过滤掉环境中各种强光,避免各种光源影响光学镜头正常工作,而白天光线较好的时候又不需要滤光片,因此设计上需要考虑有滤光片切换控制模块,雷达本身功能模块已经占用较大空间,因此滤光片切换控制模块能占用空间就很小,但其功能又不可或缺,就需要在尽量小的空间占用基础上设计出合适的滤光片切换控制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滤光片控制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FOD雷达体积过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滤光片控制结构,包括滤光片切换座、两个滤光片安装板、两个滤光片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置在滤光片切换座上,两个滤光片安装板分别可转动地固定于滤光片切换座,每个滤光片安装板固定一个滤光片,驱动电机与滤光片安装板传动连接以使滤光片遮挡或离开光学镜头。进一步地,双滤光片控制结构还包括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驱动齿轮和一对互相啮合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通过齿轮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滤光片切换座,与驱动电机连接的驱动齿轮和其中一个从动齿轮啮合,每个从动齿轮固定一个滤光片安装板。进一步地,双滤光片控制结构还包括限位块和感应开关,限位块具有第二固定部和感应部,第二固定部和感应部位于限位块的两端,第二固定部与驱动齿轮固定连接以使感应部和驱动齿轮同步转动,感应开关设置在滤光片切换座上,感应开关与驱动电机电连接,当滤光片遮挡光学镜头时,感应部运动到感应开关上方,感应开关断开驱动电机的电连接以使驱动电机停止旋转。进一步地,滤光片安装板包括支架和第一固定部,支架和第一固定部位于滤光片安装板两端,滤光片设置在支架上,第一固定部与从动齿轮固定连接以使得滤光片安装板和从动齿轮同步转动。进一步地,限位块的一侧还具有和第一固定部抵接的阻挡部,当滤光片离开光学镜头时,阻挡部和第一固定部抵接以停止滤光片安装板的转动。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驱动电机与滤光片安装板传动连接,调节滤光片的覆盖位置,在夜晚受到强光照射时滤光片覆盖在光学镜头上,避免各种光源影响光学镜头正常工作,白天光线较好的时候滤光片不覆盖在光学镜头上,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滤光片控制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滤光片控制结构的轴测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滤光片控制结构的滤光片完全覆盖光学镜头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滤光片控制结构的滤光片离开光学镜头时的示意图。图中:1-滤光片切换座;2-驱动齿轮;3-从动齿轮;4-滤光片安装板;41-支架;42-第一固定部;5-滤光片;6-限位块;60-第二固定部;61-阻挡部;62-感应部;7-感应开关;8-驱动电机;9-光学相机;10-光学镜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双滤光片控制结构,包括滤光片切换座1、传动机构、两个滤光片安装板4、两个滤光片5和驱动电机8,滤光片切换座1设有驱动电机8,传动机构包括驱动齿轮2和一对互相啮合的从动齿轮3,从动齿轮3通过齿轮轴设置于滤光片切换座1,与驱动电机8连接的驱动齿轮2和其中一个从动齿轮3啮合,滤光片安装板4固定设置于从动齿轮3,驱动电机8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两个滤光片安装板4旋转,滤光片安装板4设有滤光片5。驱动电机8带动滤光片安装板4转动,可以调节滤光片5的覆盖位置。在夜晚受到强光照射时滤光片5覆盖在光学镜头10上,避免各种光源影响光学镜头10正常工作,白天光线较好的时候滤光片5不覆盖在光学镜头10上,双滤光片控制结构构造简单,占用空间较小,结构紧凑。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传动机构包括驱动链轮、从动链轮和一对互相啮合的从动齿轮3,从动链轮同轴固定于一个从动齿轮3,与驱动电机8连接的驱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以使一对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3绕各自的齿轮轴反向旋转。根据雷达外壳内各部件的布置形式,将驱动电机8设置在合适的位置,提高外壳内的空间利用率,布置紧凑,减少占用空间。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双滤光片控制结构还包括限位块6和感应限位块6位置的感应开关7,限位块6具有第二固定部60和感应部62,第二固定部60和感应部62位于限位块6的两端,第二固定部60与驱动齿轮2固定连接以使感应部62和驱动齿轮2同步转动,感应开关7设置在滤光片切换座1上,感应开关7与驱动电机8电连接,当驱动电机8带动滤光片安装板4旋转以使滤光片5完全遮挡镜头时,感应部62运动到感应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滤光片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滤光片切换座(1)、两个滤光片安装板(4)、两个滤光片(5)和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电机(8)设置在所述滤光片切换座(1)上,两个所述滤光片安装板(4)分别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滤光片切换座(1),每个所述滤光片安装板(4)固定一个所述滤光片(5),所述驱动电机(8)与所述滤光片安装板(4)传动连接以使所述滤光片(5)遮挡或离开光学镜头(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滤光片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滤光片切换座(1)、两个滤光片安装板(4)、两个滤光片(5)和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电机(8)设置在所述滤光片切换座(1)上,两个所述滤光片安装板(4)分别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滤光片切换座(1),每个所述滤光片安装板(4)固定一个所述滤光片(5),所述驱动电机(8)与所述滤光片安装板(4)传动连接以使所述滤光片(5)遮挡或离开光学镜头(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滤光片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滤光片控制结构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齿轮(2)和一对互相啮合的从动齿轮(3),所述从动齿轮(3)通过齿轮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滤光片切换座(1),与所述驱动电机(8)连接的所述驱动齿轮(2)和其中一个所述从动齿轮(3)啮合,每个所述从动齿轮(3)固定一个所述滤光片安装板(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滤光片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滤光片控制结构还包括限位块(6)和感应开关(7),所述限位块(6)具有第二固定部(60)和感应部(62),所述第二固定部(60)和所述感应部(62)位于所述限位块(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静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辰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