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光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836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通道光交换装置包括输入准直器、输出准直器、镜座盘、摆臂针、微型马达和控制电路板。微型马达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在进行光路切换时,微型马达在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下启动,此时在微型马达的带动下,摆臂针以镜座盘的中心孔为轴,呈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并令镜座盘上的那组输入孔上的输入准直准直器与镜座盘上的其中一组输出孔上的输出准直器相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采用机械控制方式实现多通道光交换装置的光路的切换,其不仅能够具有插入损耗偏低、通道数多、隔离度高、波长和偏振无光等特点,而且能够减小多通道光交换装置的体积和复杂度,降低生产成本,并使得故障排除更为容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道光交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信号交换
,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光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多通道光交换装置作为全光网络的关键部件,广泛运用于全光层次的路由选择、多路监控、器件测试、光网络交叉链接和自愈保护等领域,其作用是对全光网络的多条光路进行通断及切换控制。现有的光交换装置在对多路光路进行切换时,对于每条光路,其常用的作法是在该条光路的输入单芯准直器和输出单芯准直器之间设置1×N光开关,并通过单片机控制电路来对N个1×N光开关进行控制,进而达到对多路光路的通断及切换进行控制的目的。然而,伴随着光通信传送网络技术的发展,全光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其需要进行通断控制的光路数量也随之增加,其数量可达到甚至上千路,此时如仍然采用N个1×N光开关和外部单片机电路相配合的方式来实现对多条光路的通断及切换控制,其外部单片机电路因需要具备大量的IO口而会变得极为庞大,且成本极高;此外,一旦全光网络出现故障时,大量1×N光开关的使用也导致故障的排查变得极为困难,维护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是多通道光交换装置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通道光交换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输入准直器(4)、输出准直器(5)、镜座盘(1)、摆臂针(2)、微型马达(3)和控制电路板;/n镜座盘(1)的中心处开设有1个中心孔;摆臂针(2)设置在镜座盘(1)的前侧,且镜座盘(1)的前端面与摆臂针(2)的后端面相贴;微型马达(3)的转轴穿设在镜座盘(1)的中心孔内,摆臂针(2)的一端固定在微型马达(3)的转轴上;/n摆臂针(2)上开设有1组输入孔;该组输入孔包括2个以上输入准直安装孔,这些输入准直安装孔均沿摆臂针(2)的长度方向呈直线排布;每个输入准直安装孔上均安装有一个输入准直器(4),且输入准直器(4)的尾纤朝向摆臂针(2)的前方;/n镜座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光交换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输入准直器(4)、输出准直器(5)、镜座盘(1)、摆臂针(2)、微型马达(3)和控制电路板;
镜座盘(1)的中心处开设有1个中心孔;摆臂针(2)设置在镜座盘(1)的前侧,且镜座盘(1)的前端面与摆臂针(2)的后端面相贴;微型马达(3)的转轴穿设在镜座盘(1)的中心孔内,摆臂针(2)的一端固定在微型马达(3)的转轴上;
摆臂针(2)上开设有1组输入孔;该组输入孔包括2个以上输入准直安装孔,这些输入准直安装孔均沿摆臂针(2)的长度方向呈直线排布;每个输入准直安装孔上均安装有一个输入准直器(4),且输入准直器(4)的尾纤朝向摆臂针(2)的前方;
镜座盘(1)上开设有2组以上输出孔,这些输出孔均以镜座盘(1)上的中心孔为圆心,呈径向发散式分布;每组输出孔均包括2个以上输出准直安装孔,这些输出准直安装孔均沿镜座盘(1)的径向方向呈直线排布;每个输出准直安装孔上均安装有一个输出准直器(5),且输出准直器(5)的尾纤朝向镜座盘(1)的后方;
镜座盘(1)上的每一组输出孔上所包含的输出准直安装孔均与摆臂针(2)上的那组输入孔所包含的输入准直安装孔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相对;
微型马达(3)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在进行光路切换时,微型马达(3)在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下启动,此时在微型马达(3)的带动下,摆臂针(2)以镜座盘(1)的中心孔为轴,呈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并令镜座盘(1)上的那组输入孔上的输入准直准直器与镜座盘(1)上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钟昌锦付益鲁正阳泽恒曾笑波汤科童章伟雷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