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源机构动作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834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请求保护一种双电源机构动作检测电路,其包括主控模块和连接至主控模块的发光二极管组;还包括分别连接至主控模块的第一光电耦合器U1、第二光电耦合器U2和第三光电耦合器U3;第一光电耦合器U1用于检测双电源机构中的反向线圈是否得电,第二光电耦合器U2用于检测双电源机构中的分闸线圈是否得电,第三光电耦合器U3用于检测双电源机构中的合闸线圈是否得电;发光二极管组用于反馈位置信号是否故障。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电源机构动作检测电路,可以判断电源转换开关中主线圈、换向线圈和释放线圈所产生的动作信号是否符合逻辑,判断产生的位置信号的时间是否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源机构动作检测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电源机构动作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在重要用电场合经常用到,其连接至一路常用电源和一路备用电源,当常用电源突然故障或停电时,通过转换开关,自动投入到备用电源上,使设备仍能正常运行。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是由一个或几个转换开关电器和其它必需的电器组成,用于检测电源电路,并将一个或多个负载电路从一个电源自动转换到另一个电源的电器。当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线圈通电,机构产生动作转换时,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且开关从常用电源转到备用电源或从备用电源转到常用电源时的线圈通电顺序不能出现错误,因此在生产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时,需要对产品进行逐一的合格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源机构动作检测电路,该电路能自动检测双电源机构动作的完成时间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开关线圈通电的逻辑是否正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电源机构动作检测电路,其包括主控模块和连接至主控模块的发光二极管组。还包括分别连接至主控模块的第一光电耦合器U1、第二光电耦合器U2和第三光电耦合器U3;第一光电耦合器U1用于检测双电源机构中的反向线圈是否得电,第二光电耦合器U2用于检测双电源机构中的分闸线圈是否得电,第三光电耦合器U3用于检测双电源机构中的合闸线圈是否得电。发光二极管组用于反馈位置信号是否故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本技术的双电源机构动作检测电路,可以判断电源转换开关中主线圈、换向线圈和释放线圈所产生的动作信号是否符合逻辑,判断产生的位置信号的时间是否准确,判断常用电源转到备用电源或从备用电源转到常用电源时对应的七路位置信号是否正常。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双电源机构动作检测电路的光电耦合模块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双电源机构动作检测电路的发光二极管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的双电源机构动作检测电路的主控模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的双电源机构动作检测电路的蜂鸣器模块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的双电源机构动作检测电路的滤波模块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一的双电源机构动作检测电路的插接模块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一的双电源机构动作检测电路的程序烧录接口模块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一的双电源机构动作检测电路的复位按键模块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主控模块;2、发光二极管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技术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技术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技术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实施例一:一种双电源机构动作检测电路,其包括主控模块1和连接至主控模块1的发光二极管组2;还包括分别连接至主控模块1的第一光电耦合器U1、第二光电耦合器U2和第三光电耦合器U3;第一光电耦合器U1用于检测双电源机构中的反向线圈是否得电,第二光电耦合器U2用于检测双电源机构中的分闸线圈是否得电,第三光电耦合器U3用于检测双电源机构中的合闸线圈是否得电;发光二极管组2用于反馈位置信号是否故障。如图1实施例一的双电源机构动作检测电路的光电耦合模块组结构示意图所示,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第一端连接至电阻R1的第一端,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第二端连接至电阻R4的第一端,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第三端连接至VCC电源,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第四端连接至电容C1的第一端和电阻R7的第一端,电容C1的第二端和电组R7的第二端共同接地,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第4端还连接至主控模块1的PTD2引脚。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第一端连接至电阻R14的第一端,第一光电耦合器U2的第二端连接至电阻R17的第一端,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第三端连接至VCC电源,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第四端连接至电容C2的第一端和电阻R18的第一端,电容C2的第二端和电组R18的第二端共同接地,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第4端还连接至主控模块1的PTA3引脚。第三光电耦合器U3的第一端连接至电阻R21的第一端,第三光电耦合器U3的第二端连接至电阻R22的第一端,第三光电耦合器U3的第三端连接至VCC电源,第三光电耦合器U3的第四端连接至电容C3的第一端和电阻R23的第一端,电容C3的第二端和电组R23的第二端共同接地,第三光电耦合器U3的第4端还连接至主控模块1的PTA2引脚。使用时,第一光电耦合器U1用于检测双电源机构中的反向线圈是否得电,第二光电耦合器U2用于检测双电源机构中的分闸线圈是否得电,第三光电耦合器U3用于检测双电源机构中的合闸线圈是否得电从而三个光电耦合器能检测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位置信号,第一光电耦合器U1对应反向信号,第二光电耦合器U2对应分闸信号,第三光电耦合器U3对应合闸信号。如图2实施例一的双电源机构动作检测电路的发光二极管组2结构示意图所示,发光二极管组2包括七个发光二极管,七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共同连接至VCC电源;发光二极管LD1的负极连接至电阻R2的第一端,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至主控模块1的PTC5引脚;发光二极管LD2的负极连接至电阻R5的第一端,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至主控模块1的PTE0引脚;发光二极管LD3的负极连接至电阻R10的第一端,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至主控模块1的PTE1引脚;发光二极管LD4的负极连接至电阻R12的第一端,电阻R12的第二端连接至主控模块1的PTE2引脚;发光二极管LD5的负极连接至电阻R16的第一端,电阻R16的第二端连接至主控模块1的PTC6引脚;发光二极管LD6的负极连接至电阻R19的第一端,电阻R19的第二端连接至主控模块1的PTC7引脚;发光二极管LD7的负极连接至电阻R20的第一端,电阻R20的第二端连接至主控模块1的PTA0引脚。七个发光二极管分别用于表示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七路位置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源机构动作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1)和连接至所述主控模块(1)的发光二极管组(2);/n还包括分别连接至所述主控模块(1)的第一光电耦合器U1、第二光电耦合器U2和第三光电耦合器U3;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U1用于检测双电源机构中的反向线圈是否得电,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U2用于检测双电源机构中的分闸线圈是否得电,所述第三光电耦合器U3用于检测双电源机构中的合闸线圈是否得电;/n所述发光二极管组(2)用于反馈位置信号是否故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源机构动作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1)和连接至所述主控模块(1)的发光二极管组(2);
还包括分别连接至所述主控模块(1)的第一光电耦合器U1、第二光电耦合器U2和第三光电耦合器U3;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U1用于检测双电源机构中的反向线圈是否得电,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U2用于检测双电源机构中的分闸线圈是否得电,所述第三光电耦合器U3用于检测双电源机构中的合闸线圈是否得电;
所述发光二极管组(2)用于反馈位置信号是否故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机构动作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第一端连接至电阻R1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至电阻R4的第一端,第三端连接至VCC电源,第四端连接至电容C1的第一端和电阻R7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和电组R7的第二端共同接地,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U1的第四端还连接至所述主控模块(1)的PTD2引脚;
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第一端连接至电阻R14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至电阻R17的第一端,第三端连接至VCC电源,第四端连接至电容C2的第一端和电阻R18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和电组R18的第二端共同接地,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U2的第四端还连接至所述主控模块(1)的PTA3引脚;
所述第三光电耦合器U3的第一端连接至电阻R21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至电阻R22的第一端,第三端连接至VCC电源,第四端连接至电容C3的第一端和电阻R23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和电组R23的第二端共同接地,所述第三光电耦合器U3的第四端还连接至所述主控模块(1)的PTA2引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机构动作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组(2)包括七个发光二极管,七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共同连接至VCC电源;
发光二极管LD1的负极连接至电阻R2的第一端,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主控模块(1)的PTC5引脚;
所述发光二极管LD2的负极连接至电阻R5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主控模块(1)的PTE0引脚;
所述发光二极管LD3的负极连接至电阻R10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主控模块(1)的PTE1引脚;
所述发光二极管LD4的负极连接至电阻R12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2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主控模块(1)的PTE2引脚;
所述发光二极管LD5的负极连接至电阻R16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6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主控模块(1)的PTC6引脚;
所述发光二极管LD6的负极连接至电阻R19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9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主控模块(1)的PTC7引脚;
所述发光二极管LD7的负极连接至电阻R20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20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主控模块(1)的PTA0引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机构动作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1)是型号为MKE02Z32VLD4的芯片U4,所述主控模块(1)的VDD引脚连接至VCC电源,VSS引脚接地,PTB7引脚连接至晶振XTAL1的第一端和电容C9的第一端,PTB6引脚连接至晶振XTAL1的第二端和电容C10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9的第二端和电容C10的第二端共同接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机构动作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产生报警提示的蜂鸣器模块,所述蜂鸣器模块包括蜂鸣器BU1、电阻R148、电阻R154和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玉乐方彬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现代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