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冷循环散热的放电测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8331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水冷循环散热的放电测试仪,涉及放电仪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壁设置有水冷层,所述主体内壁的底部与吸热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吸热装置与活塞活塞连接,所述活塞的顶部与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右侧与齿条A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齿条A的右侧与齿轮A的左侧啮合,当放电测试仪内部温度降下来时,活塞受重力下降,带动齿条A下降,齿轮A带动齿轮B转动,重新使螺纹杆B拧进出水管,停止注水,齿轮B带动齿条B移动,滑动杆在圆筒上的弧形滑槽移动带动圆筒旋转,圆筒带动转杆旋转,通过拉绳拉动阀门,将水冷层内的水重新放回水箱,达到节能节水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水冷循环散热的放电测试仪
本技术涉及放电仪
,具体为一种新型水冷循环散热的放电测试仪。
技术介绍
放电测试仪是专门用于电力、电信、铁路、电池生产企业或其它行业对蓄电池组(24V、48V、110V、220V、400V、600V)、进行日常维护、容量检测以及检验直流电源带载能力而设计,功耗电元件采用新型PTC,体积小、重量轻、移动方便。整机由微处理器控制,液晶显示、中文菜单。放电电流以1A为单位(0A-300A)连续可设。放电参数可按键盘输入,也可由计算机下传设置。参数一旦设定,自动完成整个放电过程。完全实现智能化。可生成各种直观反应蓄电池组性能的曲线、柱图、报表等,并可放大、查询、打印。可以对电池性能进行分析。现有的放电测试仪在长时间使用,内部温度极高,现有的都是依靠风冷去对其进行散热,散热效果极差,且十分的浪费能源,长此以往对硬件损坏极大,大大的影响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水冷循环散热的放电测试仪,解决了现有的放电测试仪在长时间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水冷循环散热的放电测试仪,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壁设置有水冷层(2),所述主体(1)内壁的底部与吸热装置(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吸热装置(3)与活塞(4)活塞连接,所述活塞(4)的顶部与推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杆(5)的右侧与齿条A(6)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齿条A(6)的右侧与齿轮A(7)的左侧啮合,所述齿轮A(7)与主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齿轮A(7)的右侧与齿轮B(8)的左侧啮合,所述齿轮B(8)与主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齿轮B(8)与锥形齿轮A(9)固定连接,所述锥形齿轮A(9)的顶部与锥形齿轮B(10)的底部啮合,所述锥形齿轮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水冷循环散热的放电测试仪,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壁设置有水冷层(2),所述主体(1)内壁的底部与吸热装置(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吸热装置(3)与活塞(4)活塞连接,所述活塞(4)的顶部与推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杆(5)的右侧与齿条A(6)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齿条A(6)的右侧与齿轮A(7)的左侧啮合,所述齿轮A(7)与主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齿轮A(7)的右侧与齿轮B(8)的左侧啮合,所述齿轮B(8)与主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齿轮B(8)与锥形齿轮A(9)固定连接,所述锥形齿轮A(9)的顶部与锥形齿轮B(10)的底部啮合,所述锥形齿轮B(10)的顶部与转动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11)的顶部与锥形齿轮C(1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锥形齿轮C(12)的右侧与锥形齿轮D(13)的左侧啮合,所述锥形齿轮D(13)的右侧与螺纹杆A(14)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A(14)与螺母(15)螺纹连接,所述螺母(15)与连接框(1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框(16)的右侧与套杆(17)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套杆(17)为镂空设计,所述套杆(17)的内壁与螺纹杆B(18)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B(18)上设置有矩形通孔,套杆(17)的内壁与固定柱(19)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19)贯穿螺纹杆B(18)上的矩形通孔与其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冷循环散热的放电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A(14)与支撑板(20)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20)的底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慧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电通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