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穿防水栓压接机的双校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820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接机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穿防水栓压接机的双校直组件。所述双校直组件包括底座、第一校直机构、拉线机构和第二校直机构;所述第一校直机构包括若干组立杆和若干组校直轮安装盘;所述立杆和校直轮安装盘的数量相同,若干组所述立杆均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若干组所述立杆对称分布在所述底座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两侧;所述立杆内开设有通气腔,且所述通气腔底部连通有陶瓷加热器;所述校直轮安装盘转动连接在所述立杆顶部,且所述校直轮安装盘的内腔与所述通气腔连通;所述校直轮安装盘上套装有校直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线束的校直质量,提升校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穿防水栓压接机的双校直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压接机应用
,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穿防水栓压接机的双校直组件。
技术介绍
在进行穿防水栓压接工作以前,需要先对成盘的线束进行校直、切割和剥皮的工作,特别是校直工作尤为重要。传统压接机的校直组件通常是在切割剥皮前对线束采用校直轮导向的方式进行校直,但由于线束的硬度较高,传统的校直轮校直效果不佳,直接导致了防水栓的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穿防水栓压接机的双校直组件,所述双校直组件包括底座、第一校直机构、拉线机构和第二校直机构;所述第一校直机构包括若干组立杆和若干组校直轮安装盘;所述立杆和校直轮安装盘的数量相同,若干组所述立杆均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若干组所述立杆对称分布在所述底座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两侧;所述立杆内开设有通气腔,且所述通气腔底部连通有陶瓷加热器;所述校直轮安装盘转动连接在所述立杆顶部,且所述校直轮安装盘的内腔与所述通气腔连通;所述校直轮安装盘上套装有校直轮,所述校直轮上开设有校直槽,所述校直槽底部设置有透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穿防水栓压接机的双校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校直组件包括底座(1)、第一校直机构(4)、拉线机构(5)和第二校直机构(9);/n所述第一校直机构(4)包括若干组立杆(401)和若干组校直轮安装盘(405);所述立杆(401)和校直轮安装盘(405)的数量相同,若干组所述立杆(401)均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且若干组所述立杆(401)对称分布在所述底座(1)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两侧;所述立杆(401)内开设有通气腔(402),且所述通气腔(402)底部连通有陶瓷加热器(6);所述校直轮安装盘(405)转动连接在所述立杆(401)顶部,且所述校直轮安装盘(405)的内腔与所述通气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穿防水栓压接机的双校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校直组件包括底座(1)、第一校直机构(4)、拉线机构(5)和第二校直机构(9);
所述第一校直机构(4)包括若干组立杆(401)和若干组校直轮安装盘(405);所述立杆(401)和校直轮安装盘(405)的数量相同,若干组所述立杆(401)均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且若干组所述立杆(401)对称分布在所述底座(1)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两侧;所述立杆(401)内开设有通气腔(402),且所述通气腔(402)底部连通有陶瓷加热器(6);所述校直轮安装盘(405)转动连接在所述立杆(401)顶部,且所述校直轮安装盘(405)的内腔与所述通气腔(402)连通;所述校直轮安装盘(405)上套装有校直轮(404),所述校直轮(404)上开设有校直槽(406),所述校直槽(406)底部设置有透气网(407);所述校直槽(406)通过透气网(407)与所述校直轮安装盘(405)的内腔连通;所述校直轮安装盘(405)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导电滑环(410),所述导电滑环(410)底部电性连接有热风部;
所述拉线机构(5)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且所述拉线机构(5)位于所述第一校直机构(4)远离导线机构(3)的一端;
所述拉线机构(5)远离校直轮(404)的一侧设置有线束剥皮模块(8),所述第二校直机构(9)安装在所述线束剥皮模块(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穿防水栓压接机的双校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轮安装盘(405)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导电滑环(410),所述导电滑环(410)底部电性连接有热风部;
所述热风部包括风扇安装杆(408)和若干组第一风扇(409),所述风扇安装杆(408)顶部与所述导电滑环(410)电性连接,且所述风扇安装杆(408)的中轴线与所述校直轮(404)的中轴线重合;若干组所述第一风扇(409)以所述校直轮(404)的中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在所述风扇安装杆(408)外壁上,且若干组所述第一风扇(409)均与所述风扇安装杆(408)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穿防水栓压接机的双校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校直组件还包括出线机构(2),所述出线机构(2)包括第一转杆(201)、螺纹杆(202)、线筒(203)和线筒限位块(204);
所述第一转杆(201)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1)顶部一端,且位于所述校直轮(404)远离线束剥皮模块(8)的一端,所述螺纹杆(202)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转杆(201)顶部,所述螺纹杆(202)和第一转杆(201)的中轴线重合,且所述螺纹杆(202)的直径要小于第一转杆(201);所述线筒(203)套装在所述螺纹杆(202)上,且所述线筒(203)底部贴合在所述第一转杆(201)的顶端上;所述线筒限位块(204)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杆(202)上,且所述线筒限位块(204)底部贴合在所述线筒(203)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穿防水栓压接机的双校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校直组件还包括导线机构(3),所述导线机构(3)包括第一丝杆(304)、第二丝杆(305)和两组第一立柱(301);
两组所述第一立柱(301)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两组所述第一立柱(301)以所述底座(1)与第一转杆(201)垂直方向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两组所述第一立柱(301)位于所述第一转杆(201)和校直轮(404)之间;两组所述第一立柱(301)内均开设有一组第一空腔(302),其中一组所述第一空腔(302)内设置有第一隔离板(303),所述第一隔离板(303)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空腔(302)水平方向的中轴线重合;所述第一丝杆(304)和第二丝杆(305)对称安装在所述第一隔离板(303)的上下两侧壁上,所述第一丝杆(304)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一立柱(301)外部,且所述第一丝杆(304)通过轴承座与所述第一空腔(302)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305)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空腔(302)的底部内壁上;所述第一丝杆(304)和第二丝杆(305)的螺纹方向为相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穿防水栓压接机的双校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304)和第二丝杆(305)上均螺纹连接有一组第一滑块(306),两组所述第一滑块(306)以所述第一隔离板(303)水平方向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两组所述第一滑块(306)上均固定连接有一组辊轮安装杆(310);两组所述辊轮安装杆(310)上均转动连接有一组导线辊轮(311),两组所述导线辊轮(311)为上下对齐设置;且两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光容徐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新波特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