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双头打端机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290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双头打端机调节机构,包括基板、安装板、安装座、第一升降气缸、压头、压槽、平移驱动气缸、限位板,两个安装座由调节件驱动两者相对移动,进而调节两个压头的横向间距,调节件包括转轴、伺服电机、丝杆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转轴转动,使转轴上的第一丝杆部、第二丝杆部分别与两个丝杆螺母螺纹旋合,进而驱动两个安装座相对移动,使得两个压头的横向间距能够进行调节,以便适应不同长度的线缆进行端子压接,通过设置平移驱动气缸驱动限位板朝压槽方向移动,进而使限位板能够对套在线缆上的端子进行压抵,使端子能够完全套入线缆端部,保证端子压接后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双头打端机调节机构
本技术涉及双头打端机
,具体为一种全自动双头打端机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号CN208797342U公开了一种双头打端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顶端通过转轴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顶端设置有若干对称分布的固定装置,所述转盘左右两侧的机架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中设置有下刀组,所述下刀组上方设置有上刀组,所述上刀组设置在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机架上,且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正对设置,所述转盘左侧设置有剪切装置,所述剪切装置设置在第一凹槽左侧,所述剪切装置包括第一气缸,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机械自动完成对线缆的剪切、剥皮操作,可以对线缆的两端同时打端,工作效率高,节省人力,产品质量好。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双头打端机上的压头位置固定,导致无法根据不同长度型号的线缆进行端子压接,进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另外线缆端部套上端子后,端子可能未套入到位,导致压接后,端子与线缆连接不牢靠,影响使用。为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全自动双头打端机调节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双头打端机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双头打端机上的基板(17),所述基板(17)上方设有安装在双头打端机上的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长度方向两端各水平滑动连接有安装座(9),所述安装座(9)上竖直安装有第一升降气缸(11),所述第一升降气缸(11)上驱动连接有压头(12),相应的,所述基板(17)上开设有供压头(12)卡合的压槽(14),所述基板(17)对应两个压头(12)的两端分别水平设有一平移驱动气缸(16),两个所述平移驱动气缸(16)沿基板(17)轴线对称设置,且两者均驱动连接有限位板(15),两个所述安装座(9)由调节件驱动两者相对移动,进而调节两个所述压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双头打端机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双头打端机上的基板(17),所述基板(17)上方设有安装在双头打端机上的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长度方向两端各水平滑动连接有安装座(9),所述安装座(9)上竖直安装有第一升降气缸(11),所述第一升降气缸(11)上驱动连接有压头(12),相应的,所述基板(17)上开设有供压头(12)卡合的压槽(14),所述基板(17)对应两个压头(12)的两端分别水平设有一平移驱动气缸(16),两个所述平移驱动气缸(16)沿基板(17)轴线对称设置,且两者均驱动连接有限位板(15),两个所述安装座(9)由调节件驱动两者相对移动,进而调节两个所述压头(12)的横向间距,所述调节件包括转轴、伺服电机(1)、丝杆螺母(8),所述转轴水平转动连接在安装板(2)上,且其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一丝杆部(3)、第二丝杆部(7),两个所述丝杆螺母(8)分别水平嵌装在两个安装座(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辉刘聪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创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