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轻武器射击后坐力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807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拟轻武器射击后坐力的设备,属于武器模拟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体与驱动箱,主体下端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箱,主体内固定连接有滑动装置,驱动箱内固定连接有液压驱动装置,主体为闭合箱体,主体左端下侧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主体下端右侧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驱动箱内的液压装置驱动滑动装置滑动,在通过滑动装置给予装置一定的向后的冲击力,通过两个液压缸使装置能循环给予装置向后的作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循环驱动的液压装置带动设备持续给予向后的模拟后坐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轻武器射击后坐力的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武器模拟设备
,具体是一种模拟轻武器射击后坐力的设备。
技术介绍
轻武器射击后坐力产生及传递装置是模拟实弹射击时产生的后坐力,无需消耗子弹的情况下,实现真实的射击后坐效果。目前,模拟枪械射击后坐力的方式有机械储能式、气动冲击式。机械储能式是由力存储元件施加的力来撞击块体而产生后坐力,通常用在仿真玩具枪或激光模拟射击训练用枪上,这种方式产生的后坐力较小,表现为明显振动感。气动冲击式是利用高压气体推动活塞杆撞击产生后坐力,高压气体使用压缩空气或空包弹产生的高压气体。压缩空气通常外接在模拟枪射击装置上,虽然可以产生较大的后坐力,但气源补充困难,成本较高,不利于实兵对抗演习战场上的机动。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837578U)公开了一种轻武器射击后坐力模拟装置,虽说该装置通过电磁螺线管通电时产生电磁吸力,使铁芯发生移动,带动撞杆撞击枪托后座产生后坐力,但是由于电磁力产生的后坐力较小,无法达到模拟要求。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模拟轻武器射击后坐力的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轻武器射击后坐力的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拟轻武器射击后坐力的设备,包括主体与驱动箱,主体下端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箱,主体内固定连接有滑动装置,驱动箱内固定连接有液压驱动装置,主体为闭合箱体,主体左端下侧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主体下端右侧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所述驱动箱左端上侧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驱动箱右端上侧开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驱动箱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触动开关。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固定座与滑动座,固定座固定连接在主体左壁上,主体前后壁中部分别开设有导槽,导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前后侧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滑动座,滑动座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滑动连接在固定架上,第一连接杆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活塞左端,第一活塞滑动连接在第一液压缸内,第一液压缸右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架上,第一液压缸左端固定连接在主体右壁上,滑动座右端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滑动连接在第二液压缸内,第二液压缸上端固定连接在主体上壁,第二液压缸左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座右端上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杆为“U”型,且“U”型开口向左。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包括蓄电池与储液箱,蓄电池固定连接在驱动箱底部,蓄电池上端与储液箱下端固定连接,储液箱上端左侧开设有第五通孔与第六通孔,第五通孔内固定连接有出液管,第六通孔内固定连接有回液管,出液管下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泵,出液管与回液管上端固定连接有多通控制阀,多通控制阀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储液箱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有触动开关、液压泵与多通控制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驱动箱内的液压装置驱动滑动装置滑动,在通过滑动装置给予装置一定的向后的冲击力,通过两个液压缸使装置能循环给予装置向后的作用力,本技术通过循环驱动的液压装置带动设备持续给予向后的模拟后坐力。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模拟轻武器射击后坐力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模拟轻武器射击后坐力的设备中滑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模拟轻武器射击后坐力的设备中液压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模拟轻武器射击后坐力的设备中滑动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驱动箱、3-滑动装置、4-液压驱动装置、5-第一通孔、6-第一导管、7-第二通孔、8-第二导管、9-第三通孔、10-第四通孔、11-触动开关、12-固定座、13-滑动座、14-导槽、15-滑块、16-第一连接杆、17-固定架、18-第一活塞、19-第一液压缸、20-第二连接杆、21-第二活塞、22-第二液压缸、23-蓄电池、24-储液箱、25-第五通孔、26-第六通孔、27-出液管、28-回液管、29-液压泵、30-多通控制阀、31-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一种模拟轻武器射击后坐力的设备,包括主体1与驱动箱2,主体1下端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箱2,主体1内固定连接有滑动装置3,驱动箱2内固定连接有液压驱动装置4,主体1为闭合箱体,主体1左端下侧开设有第一通孔5,第一通孔5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6,主体1下端右侧开设有第二通孔7,第二通孔7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8,所述驱动箱2左端上侧开设有第三通孔9,第三通孔9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6,驱动箱2右端上侧开设有第四通孔10,第四通孔10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8,驱动箱2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触动开关11。所述滑动装置3包括固定座12与滑动座13,固定座12固定连接在主体1左壁上,主体1前后壁中部分别开设有导槽14,导槽14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5,前后侧滑块15之间固定连接有滑动座13,滑动座13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6,第一连接杆16滑动连接在固定架17上,第一连接杆16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活塞18左端,第一活塞18滑动连接在第一液压缸19内,第一液压缸19右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7上,第一液压缸19左端固定连接在主体1右壁上,滑动座13右端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0,第二连接杆20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21,第二活塞21滑动连接在第二液压缸22内,第二液压缸22上端固定连接在主体1上壁,第二液压缸22左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座12右端上侧,通过滑动装置3模拟后坐力。所述第二连接杆20为“U”型,且“U”型开口向左,通过第二连接杆20的“U”型结构连接第一液压缸19与第二液压缸22。所述液压驱动装置4包括蓄电池23与储液箱24,蓄电池23固定连接在驱动箱2底部,蓄电池23上端与储液箱24下端固定连接,储液箱24上端左侧开设有第五通孔25与第六通孔26,第五通孔25内固定连接有出液管28,第六通孔26内固定连接有回液管27,出液管28下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泵29,出液管28与回液管27上端固定连接有多通控制阀30,多通控制阀30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6与第二导管8,储液箱24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31,通过液压驱动装置4带动滑动装置3滑动。所述控制器31电性连接有触动开关11、液压泵29与多通控制阀30,通过控制器31控制液压泵29与多通控制阀30。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作为上一实施例进一步的改进:考虑到1主体左端会遭受到滑动座13若干次的冲击,需要对主体1左端进行加固,在主体1左端加装固定支架,通过固定支架加固主体1的左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轻武器射击后坐力的设备,包括主体(1)与驱动箱(2),主体(1)下端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箱(2),主体(1)内固定连接有滑动装置(3),驱动箱(2)内固定连接有液压驱动装置(4),主体(1)为闭合箱体,主体(1)左端下侧开设有第一通孔(5),第一通孔(5)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6),主体(1)下端右侧开设有第二通孔(7),第二通孔(7)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2)左端上侧开设有第三通孔(9),第三通孔(9)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6),驱动箱(2)右端上侧开设有第四通孔(10),第四通孔(10)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8),驱动箱(2)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触动开关(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轻武器射击后坐力的设备,包括主体(1)与驱动箱(2),主体(1)下端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箱(2),主体(1)内固定连接有滑动装置(3),驱动箱(2)内固定连接有液压驱动装置(4),主体(1)为闭合箱体,主体(1)左端下侧开设有第一通孔(5),第一通孔(5)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6),主体(1)下端右侧开设有第二通孔(7),第二通孔(7)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2)左端上侧开设有第三通孔(9),第三通孔(9)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6),驱动箱(2)右端上侧开设有第四通孔(10),第四通孔(10)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8),驱动箱(2)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触动开关(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轻武器射击后坐力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3)包括固定座(12)与滑动座(13),固定座(12)固定连接在主体(1)左壁上,主体(1)前后壁中部分别开设有导槽(14),导槽(14)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5),前后侧滑块(15)之间固定连接有滑动座(13),滑动座(13)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6),第一连接杆(16)滑动连接在固定架(17)上,第一连接杆(16)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活塞(18)左端,第一活塞(18)滑动连接在第一液压缸(19)内,第一液压缸(19)右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7)上,第一液压缸(19)左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烽火星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