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冰箱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800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用冰箱的散热装置,包括底部设置有压缩机的柜体,压缩机的两端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有蒸发器和冷凝器,柜体外设置有冷凝箱,柜体的侧面开设有工作槽,压缩机安装于工作槽内,工作槽相对的槽内壁分别开设有若干进液孔和出液孔,进液孔和出液孔均与柜体外相连通,工作槽插接有冷凝板,冷凝板内嵌设有若干冷凝管,冷凝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液孔和出液孔对应设置,冷凝箱与进液孔之间设置有抽液组件,出液孔与冷凝箱内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设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需要将电冰箱整体进行侧放安装而造成操作不便的问题,具有便于在电冰箱底部安装散热装置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冰箱的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散热结构的
,具体涉及一种家用冰箱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电冰箱散热器工作原理:任何物质在液化后均要放出热量,在气化时都会吸收热量,这是最普遍的物理现象。根据这个原理,电冰箱将制冷剂液化放出热量,然后再进行蒸发吸收热量。液化放出热量的位置和蒸发吸收热量的位置不能在一处,否则没有任何效果。因此电冰箱的散热器在其外部,且由铁管制成。电冰箱的散热器坏了,会导致压缩机温度升高,压缩机有温控保护装置,温度过高压缩机会自动停转,也就是说不再制冷,同时压缩机停转也不会再发热。因此平时需要多清理散热器的扇叶和隔尘网上的灰尘杂质。现有电冰箱的散热器,普遍是安装在电冰箱的侧面或背面,由于散热器主要用于吸收电冰箱的压缩机产生的热量,因此散热器的表面温度通常会高于室温,因此当人体接触到电冰箱表面时,容易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烫伤。故而出现了将散热器安装在电冰箱底部的结构,但是这种结构由于电冰箱的底端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较小。因此在安装时,需要将电冰箱整体进行侧放后,才能进行安装,由此导致安装不便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冰箱的散热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需要将电冰箱整体进行侧放安装而造成操作不便的问题,具有便于在电冰箱底部安装散热器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家用冰箱的散热装置,包括底部设置有压缩机的柜体,所述压缩机的两端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有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柜体外设置有冷凝箱,所述柜体的侧面开设有工作槽,所述压缩机安装于所述工作槽内,所述工作槽相对的槽内壁分别开设有若干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均与所述柜体外相连通,所述工作槽插接有冷凝板,所述冷凝板内嵌设有若干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对应设置,所述冷凝箱与所述进液孔之间设置有抽液组件,所述出液孔与所述冷凝箱内相连通。进一步得,所述冷凝板开设有避让槽,当插入所述冷凝板时,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避让槽内。进一步得,所述冷凝管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冷凝管呈类“凹”设置,所述避让槽位于所述冷凝管的类“凹”型开口内,若干所述冷凝管均处于同一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上。进一步得,所述工作槽的槽口与所述柜体的柜门开口朝向一致,所述柜体外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工作槽相连通,所述冷凝板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限位槽插接配合;当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限位槽插接时,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冷凝板的侧面与所述柜体的侧面共面设置。进一步得,所述限位板的侧面开设有拉槽。进一步得,所述抽液组件包括与所述柜体连接的抽液泵,所述抽液泵的进液口连接有与所述冷凝箱内相连通的进液管,若干所述进液孔通过管道与所述抽液泵的出液口相连通。进一步得,所述进液孔内嵌设有主单向阀,所述主单向阀的流通方向朝向所述冷凝管内设置,所述出液孔内嵌设有副单向阀,所述副单向阀朝向所述冷凝管外设置。进一步得,所述副单向阀连通有弯折管,所述弯折管远离所述副单向阀的末端朝向所述冷凝箱内向下弯折设置,所述出液管位于其弯折端与所述副单向阀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向上拱起的拱起部。进一步得,所述冷凝箱内部呈密闭式设置,所述工作槽的进液孔和出液孔分别位于所述柜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冷凝箱呈类“凹”型设置,所述冷凝箱的中部呈长条状设置,所述冷凝箱的类“凹”型开口与所述柜体插接,所述冷凝箱的中部位于所述柜体的背面,所述冷凝箱内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条形钢板,所述条形钢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冷凝箱中部的长度方向一致,相邻所述条形钢板之间形成供流体流通的通道。进一步得,所述冷凝箱的顶部设置有排风筒,所述排风筒与所述冷凝箱内相连通,所述排风筒与所述柜体的出液孔对应设置,所述排风筒远离所述冷凝箱的筒口设置有排风扇,所述冷凝箱的顶面开设有排气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种家用冰箱的散热装置,通过设置冷凝板与工作槽插接配合,由于冷凝板内的冷凝管两端分别与进液孔和出液孔相互对应,致使向工作槽内插入冷凝板时,冷凝板内的冷凝管两端能够分别与进液孔和出液孔相连通,由于出液孔与冷凝箱内相连通,利用抽液组件的抽液作用,可以将冷凝箱内的冷凝液通入冷凝管内,从而达到对工作槽内的压缩机进行降温的作用,经过冷凝管的冷凝降温作用后,冷凝管内的冷凝液从出液孔排出至冷凝箱内,实现冷凝液回流循环重复利用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进液孔和出液孔分别位于柜体相对的两侧,因此导致从出液孔排出的温度较高的冷凝液进入进液孔时需要经过一段较长距离的传输过程,从而增加冷凝液自然冷却的有效时间,从而提高冷凝液的冷却效果。另外的,维修或安装整体结构时,可以从柜体的侧面抽出或安装冷凝板进行维修,而冷凝箱和抽液组件均位于柜体的侧面,亦可直接在柜体的侧面进行维修和安装操作,相比于现有技术安装或维修散热器时需要将柜体倾倒后进行操作的方式,具有操作简便,以及便于安装和维修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爆炸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的剖视爆炸图。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中:1、柜体;11、工作槽;12、限位槽;13、进液孔;131、主单向阀;14、出液孔;141、副单向阀;142、弯折管;143、拱起部;15、压缩机;2、冷凝箱;21、排风筒;211、排风扇;22、排风孔;23、条型钢板;24、通道;3、抽液泵;31、进液管;4、冷凝板;41、冷凝管;42、限位板;43、避让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内”、“中”、“左”、“右”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参照图1至图8所示,一种家用冰箱的散热装置,包括底部嵌设有压缩机15的柜体1,压缩机15的两端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有蒸发器(图中未示出)和冷凝器(图中未示出),柜体1外固定连接有冷凝箱2,冷凝箱2用于盛装冷凝液,柜体1的侧面开设有工作槽11,压缩机15安装于工作槽11内,压缩机15部分嵌设于工作槽11的槽内壁,工作槽11相对的槽内壁分别开设有若干进液孔13和出液孔14,进液孔13的数量与出液孔14的数量一致,进液孔13和出液孔14均与柜体1外相连通,工作槽11插接有冷凝板4,冷凝板4内嵌设有若干冷凝管41,冷凝管41的数量与进液孔13的数量一致,冷凝管41两端分别与冷凝板4外相连通,冷凝管41的两端分别与进液孔13和出液孔14对应设置,当冷凝板4与工作槽11插接时,冷凝管41两端的管口分别与若干进液孔13和出液孔14相连通,冷凝箱2与进液孔13之间设置有抽液组件,出液孔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冰箱的散热装置,包括底部设置有压缩机的柜体,所述压缩机的两端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有蒸发器和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侧面开设有工作槽,所述压缩机安装于所述工作槽内,所述工作槽相对的槽内壁分别开设有若干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均与所述柜体外相连通,所述工作槽插接有冷凝板,所述冷凝板内嵌设有若干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对应设置,所述柜体外设置有冷凝箱,所述冷凝箱与所述进液孔之间设置有抽液组件,所述出液孔与所述冷凝箱内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冰箱的散热装置,包括底部设置有压缩机的柜体,所述压缩机的两端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有蒸发器和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侧面开设有工作槽,所述压缩机安装于所述工作槽内,所述工作槽相对的槽内壁分别开设有若干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均与所述柜体外相连通,所述工作槽插接有冷凝板,所述冷凝板内嵌设有若干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对应设置,所述柜体外设置有冷凝箱,所述冷凝箱与所述进液孔之间设置有抽液组件,所述出液孔与所述冷凝箱内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冰箱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板开设有避让槽,当插入所述冷凝板时,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避让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家用冰箱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冷凝管呈类“凹”设置,所述避让槽位于所述冷凝管的类“凹”型开口内,若干所述冷凝管均处于同一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冰箱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槽的槽口与所述柜体的柜门开口朝向一致,所述柜体外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工作槽相连通,所述冷凝板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限位槽插接配合;当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限位槽插接时,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冷凝板的侧面与所述柜体的侧面共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家用冰箱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的侧面开设有拉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世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佰优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