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钛和钙掺杂PERC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799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基于钛和钙掺杂PERC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及制备方法,正面银浆的具体成分为:掺杂钛和钙的玻璃粉1wt%‑3.5wt%,银粉87‑92wt%,有机载体4‑10wt%,玻璃粉按重量分数由PbO、B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钛和钙掺杂PERC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

技术介绍
钝化发射区和背表面钝化电池(PERC)近年来正在成为太阳能电池新一代常规技术。与常规太阳能电池相比,PERC电池在背面附上一层介质钝化层,同时降低烧结峰值温度。目前选择性发射极(SelectiveEmitter,SE)已经成为PERC电池主流的提效方式。SE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金属栅线与硅片接触部位及附近进行高浓度掺杂,而在电极以外的区域进行低浓度掺杂。这样可以在降低硅片和电极之间的接触电阻同时,降低表面复合,从而提高少子寿命。正银浆料由导电银粉、无机玻璃粉和有机载体组成。其中,玻璃粉在正面银浆中含量较小,但其对氮化硅和硅片的蚀刻起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银粉和玻璃粉的烧结匹配性是决定银硅欧姆接触和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043603.2”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掺磷玻璃粉的制备方法,其中,该玻璃粉由PbO、Bi2O3、SiO2、TeO2、ZnO、MgO、B2O3和磷源制备而成。该技术通过磷扩散的后掺杂磷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钛和钙掺杂的PERC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其特征在于:掺杂钛和钙的玻璃粉1wt%-3.5wt%,银粉87-92wt%,有机载体4-10wt%,所述掺杂钛和钙的玻璃粉按照重量分数为:20-30份PbO,15-25份 Bi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钛和钙掺杂的PERC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其特征在于:掺杂钛和钙的玻璃粉1wt%-3.5wt%,银粉87-92wt%,有机载体4-10wt%,所述掺杂钛和钙的玻璃粉按照重量分数为:20-30份PbO,15-25份Bi2O3,5-25份B2O3,1-6份Na2CO3,1-6份K2CO3,2-10份MgCO3,3-15份TeO2,0.5-3份WO3,5-15份钛源和5-15份钙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钛和钙掺杂的PERC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钛源为氧化钛、四氯化钛、碳化钛、氮化钛、氟化钛、钛酸钙、钛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钙源为氧化钙、碳酸钙、磷酸钙、焦磷酸钙、钛酸钙、草酸钙、柠檬酸钙、硬脂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钛和钙掺杂的PERC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粉为:微米级球状银粉60wt%-80wt%,纳米球状银粉10wt%-20wt%,纳米银线15wt%-25w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钛和钙掺杂的PERC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级球状银粉的粒径为1-2μm,纳米球状银粉的粒径为0.15-0.4μm,纳米银线直径为25-300nm长度为3-8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钛和钙掺杂的PERC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载体为有机溶剂、增稠剂、表面活性剂、触变剂、延流控制剂、流平剂和增塑剂的混合溶剂;所述有机溶剂为苯甲醇、松油醇、松节油、石油醚、丁二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三丁酯、二甘醇丁基醚、丁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醋酸酯、醇酯十二、丙二醇苯醚、丙二醇甲醚、柠檬酸三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增稠剂为乙基纤维素、硝化纤维素、聚异丁烯、合成树脂、醋酸丁酸纤维素、丁酸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卵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利静郭少青崔保银李鑫刘兴董红玉赵亮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