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核能和化学能混合发动机的插排管束换热器结构
本公开涉及核反应堆换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核能和化学能混合发动机的插排管束换热器结构。
技术介绍
核能航空发动机是利用核燃料裂变后发生的巨大能量为飞机提供动力的发动机,配装核能航空发动机的飞机具有超远航程、超长航时等优点,无需空中补充燃料即可飞至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滞空时间可以超过1个月。而核能和化学能混合循环的航空发动机,主要针对核安全性,采用地面起飞用化学能、空中巡航用核能的混合循环模式。换热器是核反应堆的热量转换枢纽,然而现有技术中,尚未见应用于核能和化学能混合循环发动机的换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核能和化学能混合发动机的插排管束换热器结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核能和化学能混合发动机的插排管束换热器结构,包括:多个换热器单元;多个所述换热器单元拼成一个完整的圆环柱体;每个所述换热器单元均包括:均由高温合金通过3D打印加工而成的液态金属分散通道、液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核能和化学能混合发动机的插排管束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换热器单元;/n多个所述换热器单元拼成一个完整的圆环柱体;/n每个所述换热器单元均包括:均由高温合金通过3D打印加工而成的液态金属分散通道(1)、液态金属汇集通道(2)、径向管束(3)、和周向管束(4);/n所述液态金属分散通道(1)具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周向通道(11)、和沿径向延伸的第一径向通道(12);/n所述液态金属汇集通道(2)具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二周向通道(21)、和沿径向延伸的第二径向通道(22);/n所述径向管束(3)的两端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一周向通道(11)和所述第二周向通道(21);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用于核能和化学能混合发动机的插排管束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换热器单元;
多个所述换热器单元拼成一个完整的圆环柱体;
每个所述换热器单元均包括:均由高温合金通过3D打印加工而成的液态金属分散通道(1)、液态金属汇集通道(2)、径向管束(3)、和周向管束(4);
所述液态金属分散通道(1)具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周向通道(11)、和沿径向延伸的第一径向通道(12);
所述液态金属汇集通道(2)具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二周向通道(21)、和沿径向延伸的第二径向通道(22);
所述径向管束(3)的两端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一周向通道(11)和所述第二周向通道(21);
所述周向管束(4)的两端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一径向通道(12)和所述第二径向通道(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能和化学能混合发动机的插排管束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换热器单元的外侧面均向外延伸形成有隼接结构(5);
所述隼接结构(5)由高温合金通过3D打印加工而成;
所述隼接结构(5)远离所述换热器单元外侧面的一侧具有榫头或榫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核能和化学能混合发动机的插排管束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换热器单元均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周向管束(4)或/和所述径向管束(3)的支撑结构(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核能和化学能混合发动机的插排管束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6)包括由高温合金通过3D打印加工而成的径向板;
所述径向板沿其板面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周向通道(11)和所述第二周向通道(21);
所述周向管束(4)贯穿所述径向板设置。
技术研发人员:孙培培,王佰智,刘金龙,张峻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