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777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分油装置,包括基座;分油盘,固定设置在基座上、具有一垂直于其盘面的中心线及多个贯穿其的且沿圆周方向阵列布置的分油孔;输油盘,活动设置在分油盘上且被配置成绕中心线转动角度及相对分油盘沿中心线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具有一输油口和与该输油口相连通的对接口;第一动力组件,设置在基座上且被配置成驱动输油盘转动角度以实现对接口与其中任一个分油孔相对准;第二动力组件,设置在基座上且被配置成驱动输油盘往复移动以实现对接口与相对准的分油孔进行对接或脱开。从而实现对接口与其中任一个分油孔对准和对接或脱开,这种转盘式的分油结构能够有效实现不同品类的粮油的分油供油作业,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误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粮油供油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粮油分油供油设备的分油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粮油油罐在进行装车作业时,使用的是手动机械式分油盘,油盘为圆形设计,上面有出油卡口,每个卡口对应一种粮油。粮油在进行装车作业时由操作人员根据客户购买的粮油种类选定油罐,然后连接分油盘对应的卡口,通过此卡口将粮油灌装进油罐车中。因此,传统的分油供油设备存在以下问题和/或缺陷:1、由于人工操作将分油管路连接至出油卡口上进行分油供油,导致很大的人力资源浪费、操作费时费力。2、由于人为因素介入,出现将某一分油管路连接至不对应的出油卡口上,导致灌装错误,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不同品类的粮油的分油供油作业,避免人为因素介入带来的灌装错误的分油装置。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油装置,包括:基座;分油盘,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基座上,所述的分油盘具有一垂直于其盘面的中心线以及多个贯穿该分油盘且沿圆周方向阵列布置的分油孔;输油盘,活动设置在所述的分油盘上且被配置成绕所述中心线转动角度以及相对所述分油盘沿所述中心线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的输油盘具有一输油口和与该输油口相连通的对接口;第一动力组件,设置在所述的基座上且被配置成驱动所述的输油盘转动角度以实现所述的对接口与其中任一个所述的分油孔相对准;第二动力组件,设置在所述的基座上且被配置成驱动所述的输油盘往复移动以实现所述的对接口与相对准的所述分油孔进行对接或脱开。通过设置固定的分油盘,设置可动的输油盘,从而实现对接口与其中任一个分油孔对准和对接或脱开,多个分油孔对应连接不同品类的多个分油管路,从而将相应粮油油罐内的粮油供应至输油管路内,这种转盘式的分油结构能够有效实现不同品类的粮油的分油供油作业,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误操作。作为本技术分油装置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输油盘套设在所述的分油盘外侧。输油盘和分油盘的这种套设结构,便于输油盘相对分油盘转动和移动,方便对接口和分油孔的对准和对接,结构紧凑合理,设计巧妙。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输油盘内部具有与所述分油盘外形尺寸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的分油盘位于所述的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分油盘的厚度。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分油盘靠近所述限位槽槽侧壁的一侧盘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缓冲体,所述的缓冲体突出于该侧盘面。设计缓冲体是为了在输油盘相对分油盘往复移动时,避免输油盘与分油盘盘面发生撞击等,保护分油盘盘面和分油孔。作为本技术分油装置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输油口与所述的对接口之间通过油流道相连通,所述的油流道设置在所述的输油盘内部。通过将油流道设计在输油盘内部,无需在输油口和对接口之间连接管路,可减少额外管路设计,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作为本技术分油装置的又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输油盘上安装有与所述输油口相连通的活塞缸,所述的活塞缸内可往复移动的设置有活塞头,所述的活塞头具有贯穿该活塞头且与所述活塞缸的内部相连通的通孔。活塞头可与外部的输油管路相连接,在进行输油灌装作业时,活塞缸可相对活塞头往复移动,使得输油管路不会随着输油盘移动或转动,便于分油供油作业。作为本技术分油装置的又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分油盘位于所述基座的上方,所述的中心线沿上下方向延伸。输油盘与分油盘的结构可以是上下方向的布置结构,当然,也可是左右布置的结构。作为本技术分油装置的又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分油孔的孔口处设置有密封圈。分油孔与对接口进行对接后,密封圈可确保油液不易发生渗漏,避免油液浪费。作为本技术分油装置的又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动力组件包括电机、齿轮和齿环,所述的电机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的基座上,所述的齿轮同轴固定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齿环固定设置在所述输油盘的外周侧且与所述的齿轮相啮合传动。采用电机、齿轮和齿环的传动结构,更便于这种盘式的分油结构的驱动。作为本技术分油装置的再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二动力组件包括气缸和传动轴,所述的气缸安装在所述的基座上,所述的分油盘具有一中心孔,所述的传动轴一端部与所述气缸的输出轴相连,另一端部穿过所述的中心孔与所述的输油盘可转动的连接。气缸是一种行程类的直线驱动部件,在对接口与分油孔对准后,可实现对接口与分油孔的快速对接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分油装置应用于粮油智能化分油供油设备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分油装置的油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分油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图3中所示分油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所示分油装置的输油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中所示分油装置的分油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所示分油盘的俯视示意图;图8是图1中所示粮油智能化分油供油设备的油气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0、粮油智能化分油供油设备;1、粮油油罐;2、分油管路;21、阀;3、分油装置;31、基座;32、分油盘;321、分油孔;3211、密封圈;322、中心孔;33、输油盘;331、输油口;332、对接口;333、油流道;334、限位槽;34、第一动力组件;341、电机;342、齿轮;343、齿环;35、第二动力组件;351、气缸;352、传动轴;36、活塞缸;37、活塞头;4、输油管路;41、泵;5、控制单元;51、控制器;52、HMI人机交互界面;6、扫吹装置;61、气源罐;62、吹气管路;63、气动力组件;7、油气分离装置;71、过滤器;711、过滤进口;712、过滤出口;72、气液分离器;721、液相进口;722、液相出口;723、气相出口;73、储液罐;74、气动阀。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详细说明本技术,并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粮油智能化分油供油设备100包括粮油油罐1、分油管路2、分油装置3、输油管路4以及控制单元5。粮油油罐1可用于储存不同品类的粮油,所述的粮油可以是食用的植物油,例如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本例中,粮油油罐1的个数如图1所示,6个粮油油罐1最多存储6种粮油品类。例如,一个粮油油罐内仅存储一种粮油,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粮油油罐存储同一品类的粮油。当然,粮油油罐的个数不限于上述所述的6个,可根据实际的生产状况设计更多个。分油管路2的个数依据粮油油罐1的个数具体设定。本例中,分油管路2的个数如图1所示,相应的设计了6个。各个分油管路2与相应的粮油油罐1相连通且其上设置有阀21,该阀21采用气动两段阀,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轻工、国防、食品、医药等行业的流量控制与灌装,能够实现多段开/关动作,充分满足现场控制要求,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31);/n分油盘(32),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基座(31)上,所述的分油盘(32)具有一垂直于其盘面的中心线以及多个贯穿该分油盘(32)且沿圆周方向阵列布置的分油孔(321);/n输油盘(33),活动设置在所述的分油盘(32)上且被配置成绕所述中心线转动角度以及相对所述分油盘(32)沿所述中心线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的输油盘(33)具有一输油口(331)和与该输油口(331)相连通的对接口(332);/n第一动力组件(34),设置在所述的基座(31)上且被配置成驱动所述的输油盘(33)转动角度以实现所述的对接口(332)与其中任一个所述的分油孔(321)相对准;/n第二动力组件(35),设置在所述的基座(31)上且被配置成驱动所述的输油盘(33)往复移动以实现所述的对接口(332)与相对准的所述分油孔(321)进行对接或脱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31);
分油盘(32),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基座(31)上,所述的分油盘(32)具有一垂直于其盘面的中心线以及多个贯穿该分油盘(32)且沿圆周方向阵列布置的分油孔(321);
输油盘(33),活动设置在所述的分油盘(32)上且被配置成绕所述中心线转动角度以及相对所述分油盘(32)沿所述中心线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的输油盘(33)具有一输油口(331)和与该输油口(331)相连通的对接口(332);
第一动力组件(34),设置在所述的基座(31)上且被配置成驱动所述的输油盘(33)转动角度以实现所述的对接口(332)与其中任一个所述的分油孔(321)相对准;
第二动力组件(35),设置在所述的基座(31)上且被配置成驱动所述的输油盘(33)往复移动以实现所述的对接口(332)与相对准的所述分油孔(321)进行对接或脱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油盘(33)套设在所述的分油盘(32)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油盘(33)内部具有与所述分油盘(32)外形尺寸相适配的限位槽(334),所述的分油盘(32)位于所述的限位槽(334)内,所述限位槽(334)的深度大于所述分油盘(32)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油盘(32)靠近所述限位槽(334)槽侧壁的一侧盘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缓冲体,所述的缓冲体突出于该侧盘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油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祥卢道根李宏然孙朝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云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