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集水井中的潜水泵保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769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坑集水井中的潜水泵保护罩,涉及基建施工相关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保护罩本体,保护罩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潜水泵本体,潜水泵本体左右方的上下部位均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靠近保护罩本体的侧壁上均固定有安装块,安装块远离潜水泵本体的侧壁上均开设有T型圆槽,T型圆槽的内部设置有圆板,螺孔的内部均螺旋连接有递进螺杆,保护罩本体的上端固定有内螺纹筒,内螺纹筒内侧螺旋连接有外螺纹筒,外螺纹筒上端固定有安装环,安装环上端固定有上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递进螺杆将支撑板与潜水泵本体之间贴合,从而保证潜水泵本体之间的稳定,同时将上壳体上的外螺纹筒在内螺纹筒内拧出,进而便于对潜水泵本体取出检修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坑集水井中的潜水泵保护罩
本技术属于基建施工相关设备
,特别是涉及基坑集水井中的潜水泵保护罩。
技术介绍
基坑开挖和施工中涌出大量的地下水,为保证地下室施工质量和工人作业安全,通常通过集水井收集基坑积水,并用潜水泵排出基坑,潜水泵经常因为进泥而堵塞或者烧泵故障、集水井土壁容易坍塌,为了保证潜水泵能够正常使用,都会将潜水泵放入到保护罩内,通过保护罩对潜水泵进行防护,目前,现有的基坑集水井中的潜水泵保护罩存在以下的问题:1、无法保证潜水泵在保护罩内的稳定性,当保护罩受到撞击时,会导致保护罩内部的潜水泵出现倾斜的情况;2、现有的保护罩都是呈一体化构造,因此需要将保护罩拆卸掉,才能将潜水泵在保护罩内取出,这样会导致工作强度的增加,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坑集水井中的潜水泵保护罩,通过控制递进螺杆将支撑板与潜水泵本体之间贴合,从而保证潜水泵本体之间的稳定,同时将上壳体上的外螺纹筒在内螺纹筒内拧出,进而便于对潜水泵本体取出检修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坑集水井中的潜水泵保护罩,包括保护罩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本体(3)的内部设置有潜水泵本体(4),所述潜水泵本体(4)左右方的上下部位均设置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靠近所述潜水泵本体(4)的侧壁上均固定有摩擦垫(201),所述支撑板(2)靠近所述保护罩本体(3)的侧壁上均固定有安装块(202),所述安装块(202)远离所述潜水泵本体(4)的侧壁上均开设有T型圆槽(203),所述T型圆槽(203)的内部设置有圆板(601),所述保护罩本体(3)的周侧壁对应所述T型圆槽(203)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凹口(301),所述凹口(301)的内侧中部均开设有螺孔(302),所述螺孔(...

【技术特征摘要】
1.基坑集水井中的潜水泵保护罩,包括保护罩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本体(3)的内部设置有潜水泵本体(4),所述潜水泵本体(4)左右方的上下部位均设置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靠近所述潜水泵本体(4)的侧壁上均固定有摩擦垫(201),所述支撑板(2)靠近所述保护罩本体(3)的侧壁上均固定有安装块(202),所述安装块(202)远离所述潜水泵本体(4)的侧壁上均开设有T型圆槽(203),所述T型圆槽(203)的内部设置有圆板(601),所述保护罩本体(3)的周侧壁对应所述T型圆槽(203)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凹口(301),所述凹口(301)的内侧中部均开设有螺孔(302),所述螺孔(302)的内部均螺旋连接有递进螺杆(6),所述递进螺杆(6)的一端穿过T型圆槽(203),且固定在圆板(601)上,所述保护罩本体(3)的上端固定有内螺纹筒(7),所述内螺纹筒(7)的内侧螺旋连接有外螺纹筒(801),所述外螺纹筒(801)的上端固定有安装环(8),所述安装环(8)的上端固定有上壳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集水井中的潜水泵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泵本体(4)的出水端固定有水管(401),所述水管(401)的上端穿过上壳体(1),且水管(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旭灿龚礽冼铨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潮和兴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