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置换采矿支护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矿山采矿支护
,特别涉及一种置换采矿支护技术。
技术介绍
矿山采矿,回采工作面的支护,有木顶支柱支护、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液压掩护支架支护、柔性掩护支架支护、综合采矿设备支护等,但是,所有的支护都要面对采空区的垮塌。一方面,采矿过后有大量采空区空间需要实物充填,目前大多采用顶板垮塌充填,但垮塌面积大,压力巨大,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技术及安全问题,特别是垮塌后,会引起地下水及一些地质问题。另一方面尾矿渣不能有效的放入采空区充填,反而丢弃在地表而成为污染源。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矿山地下采矿工作面的采矿、支护、采空区的充填,将其变为一种置换关系,即通过采矿支架掩护,用充填物将矿石置换出来,没有空置的空间,顶板就不会垮塌,就不会有因此而形成的诸多问题,同时解决尾矿的堆放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置换采矿支护架,由升降架、前撑顶梁、后撑顶梁、底撑板、钢丝绳绳卡、回力弹簧装置、背力板、背力网组成。本专利技术置换采矿支护架:在足够承受力的型材上按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置换采矿支护架,包括有铰链轴(2)、受力板(5)、前撑臂(6)、前撑顶梁(8)、后撑顶梁(9)、背力板(10)、底撑板(12)、钢丝绳卡(11)、背力网(44)、回力弹簧装置(48),其特征在于:前撑顶梁(8)铰接于前撑臂(6)上,前撑臂(6)与受力板(5)的交叉部位设置有回力弹簧装置(48),受力板(5)通过铰链轴(2)与前撑臂(6)连接构成升降架(7),升降架(7)的边部设置有钢丝绳卡(11),升降架(7)的顶部、底部、侧后位置分别铰接有后撑顶梁(9)、底撑板(12)、背力板(10),背力板(10)上挂有背力网(4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置换采矿支护架,包括有铰链轴(2)、受力板(5)、前撑臂(6)、前撑顶梁(8)、后撑顶梁(9)、背力板(10)、底撑板(12)、钢丝绳卡(11)、背力网(44)、回力弹簧装置(48),其特征在于:前撑顶梁(8)铰接于前撑臂(6)上,前撑臂(6)与受力板(5)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