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丛式井组放喷管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7615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丛式井组放喷管路系统。具体包括:至少两个钻机,各钻机左右并列间隔而成排布置;处于左右两端的两个钻机分别通过井口四通在背向相邻钻机的一侧连接有两条放喷管线;相邻两钻机之间分别通过井口四通连接两条互通管线,两条互通管线上分别串接有转接头,各转接头包括至少三个接口,其中有两个接口与对应的互通管线之间串接有阀门,另有一接口连接有放喷管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丛式井组放喷管路系统仅在两个钻机之间布置两条放喷管线就能够使两个钻机选择性的使用该两条放喷管线,简化了在有限空间内的管线布置,同时达到了两个钻机共用放喷管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丛式井组放喷管路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丛式井组放喷管路系统。
技术介绍
在钻井施工过程中,放喷是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为了防止井喷着火和其它复杂事件,人为地敞开井口,让井内油气在可控条件下喷出的做法,目前常用的方式是使用放喷管线将井中流体排放到离井场较远的地方。目前普通井口的放喷管线至少应接两条,而针对高含硫井、预探井和预计高产气井一般安装双四通,并且在钻机的左右两侧分别布置四条放喷管线。然而随着日益增加的环保需求及钻井用地的日渐紧缺,丛式井组开发模式日渐成熟,也得到了推广应用。丛式井组采用多井组并列布置的方式,其钻井施工空间相比传统井组大大减少,而在同一平台上又需多支队伍多部钻机同时施工,这就给井控管线的安全布置造成很大的难题。尤其是对于诸如高含硫井、预探井和预计高产气井等需要布置更多放喷管线的井场,相邻两井组之间碍于空间有限,放喷管线的布置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丛式井组放喷管路系统,用以解决对于诸如高含硫井、预探井和预计高产气井等需要布置更多放喷管线的丛式井组,相邻两井组之间放喷管线布置困难的问题。本技术的丛式井组放喷管路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钻机,各钻机左右并列间隔而成排布置;处于左右两端的两个钻机分别通过井口四通在背向相邻钻机的一侧连接有两条放喷管线;相邻两钻机之间分别通过井口四通连接两条互通管线,两条互通管线上分别串接有转接头,各转接头包括至少三个接口,其中有两个接口与对应的互通管线之间串接有阀门,另有一接口连接有放喷管线;r>通过控制两条互通管线上的转接头两侧的阀门,能够使相邻两钻机中的一个钻机通过该两相邻钻机之间的两条互通管线连接的放喷管线进行放喷。本技术的丛式井组放喷管路系统通过在两个相邻钻机之间布置两条互通管线,并通过互通管线上串接的转接头连接有两条放喷管线,然后通过控制转接头与互通管线之间连接的阀门,能够选择两个钻机中的一个与两条互通管线上连接的两条放喷管线连通,这样仅在两个钻机之间布置两条放喷管线就能够使两个钻机选择性的使用该两条放喷管线,简化了在有限空间内的管线布置,同时达到了两个钻机共用放喷管线的效果。进一步的,两条互通管线平行间隔设置,且两个互通管线上的转接头在钻机排布方向上错开布置。这样的结构形式,便于互通管线的布置,使转接头错开,也给转接头的拆装维修预留了较大的空间,方便操作。进一步的,处于左右两端的两个钻机通过井口四通连接的转接头连接对应的所述放喷管线。这样在转接头和放喷管线之间就形成了拆卸点,便于后期拆装维修。进一步的,所述转接头为十字形五通接头,转接头的未连接管线或阀门的接口处连接有堵板。采用五通接头作为转接头,为后期检修维护提供了预留接口,大大降低了检修维护的难度。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钻机一个朝前一个朝后,这样使得井站有限的空间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进一步的,各条放喷管线均向成排钻机的同一侧延伸,这样更加方便放喷管线的排布。进一步的,各条放喷管线在钻机排列方向上平行间隔排布,这样使得各条放喷管线的。此外,优选地,所述阀门为平板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丛式井组放喷管路系统的一种实施例在井站中的布局示意图。图1中:1-钻机;2-放喷坑;3-转接头;4-阀门;5-互通管线;6-放喷管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丛式井组放喷管路系统的具体实施例一:为了便于对丛式井组放喷管路系统进行更清楚的说明,以下结合其在井站实际布置时的状态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钻机1,两个钻机1左右并列间隔布置,两个钻机1均包括两个井口四通,即采用双四通形式,两个井口四通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布置,且相连通。两个钻机1的两个四通上分别通过管路向相背于另一个钻机的一侧连接有两个转接头3,两个转接头3上又分别连接有放喷管线6。在两个钻机1之间在前后方向上并行布置有两条互通管线5,两条互通管线5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钻机1的井口四通,两条互通管线5上还分别串接有转接头3,转接头3的左右两侧与对应的互通管线5之间分别串接有阀门4,具体的,该阀门4采用简单的平板阀。而且,串接于两条互通管线5上的两个转接头3上还分别对接连接有放喷管线6。通过上文的介绍结合图1可知,处于两个钻机1的相背两侧分别具有两条放喷管线6,处于两个钻机1之间的位置具有两条放喷管线6,共计六条放喷管线。该六条放喷管线在钻机排列方向上平行间隔排布,且均朝向两个钻机的前侧延伸,并通至放喷坑2中。在进行放喷操作前,可根据待放喷井位,通过操作对应钻机的井控系统和对应的阀门实现灵活选择放喷管线的目的。如,在需要对图示的左侧钻机进行放喷操作时,可以通过控制钻机的井控系统选择处于该钻机左侧的两条放喷管线;或者,可关闭互通管线上处于两个转接头右侧的两个阀门,打开处于两个转接头左侧的阀门,操作钻机的井控系统,采用两个钻机之间的两条放喷管线进行放喷;再或者,可同时通过左侧钻机左右两侧的共计四条放喷管线进行放喷。同理,对于图示的右侧钻机也可以采用上述的放喷操作。这样的话,通过六条放喷管线就能够满足两个钻机的放喷操作,使两个钻机共用了两条放喷管线,减少了放喷管线的使用量,降低了管线布置的成本;而且这样使得两个相邻钻机之间仅需布置两条放喷管线即可,大大降低了在空间受限的环境上布置管线的难度。此外,更多的优化细节可以从图中看出,如两个互通管线上的转接头在钻机排布方向上错开布置。这样的结构形式,便于互通管线的布置,使转接头错开,也给转接头的拆装维修预留了较大的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丛式井组放喷管路系统,其特征是,包括:/n至少两个钻机,各钻机左右并列间隔而成排布置;/n处于左右两端的两个钻机分别通过井口四通在背向相邻钻机的一侧连接有两条放喷管线;/n相邻两钻机之间分别通过井口四通连接两条互通管线,两条互通管线上分别串接有转接头,各转接头包括至少三个接口,其中有两个接口与对应的互通管线之间串接有阀门,另有一接口连接有放喷管线;/n通过控制两条互通管线上的转接头两侧的阀门,能够使相邻两钻机中的一个钻机通过该两相邻钻机之间的两条互通管线连接的放喷管线进行放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丛式井组放喷管路系统,其特征是,包括:
至少两个钻机,各钻机左右并列间隔而成排布置;
处于左右两端的两个钻机分别通过井口四通在背向相邻钻机的一侧连接有两条放喷管线;
相邻两钻机之间分别通过井口四通连接两条互通管线,两条互通管线上分别串接有转接头,各转接头包括至少三个接口,其中有两个接口与对应的互通管线之间串接有阀门,另有一接口连接有放喷管线;
通过控制两条互通管线上的转接头两侧的阀门,能够使相邻两钻机中的一个钻机通过该两相邻钻机之间的两条互通管线连接的放喷管线进行放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丛式井组放喷管路系统,其特征是,两条互通管线平行间隔设置,且两个互通管线上的转接头在钻机排布方向上错开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丛式井组放喷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红宋文宇吴天乾李明忠李季窦国奇常喜文温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