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俊峰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7521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结构包括:万向轮、底座、护栏、搅拌浇筑罐、驱动器、浇筑输料箱,万向轮通过焊接固定在底座底部,底座上表面与护栏过盈配合,搅拌浇筑罐位于护栏左侧,且底部的支撑架与底座通过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挤压斗,由于挤压斗壳体为进料口直径较大、出料口直径较小的结构,使输送的过程空间逐渐减小,对混凝土起到挤压作用,达到将混凝土内部的空气压出,降低了气泡含量的目的;通过在浇筑输料箱内部设置转动叶轮,利用输送过程流体的力使其转动并带动挤压斗进行往复式水平运动,达到出料时浇筑管可以左右移动,起到了浇筑过程中浇筑管可以左右进行浇筑,提高混凝土浇筑时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设备
本技术涉及,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设备,属于建筑工程设备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中,将混凝土、水泥等半流体物料加注到建筑模板中并完成固化的过程称之为浇筑;在混凝土浇筑中普遍使用专门的浇筑设备,其作用是从半成品物料出发,先完成混配、搅拌,而后加压并通过管路输送至待浇筑位置,再以特定的压力、流量将混凝土喷出,从而完成浇筑过程;但是在现有的混凝土浇筑设备不能降低混凝土中气泡的含量,从而增加了后续振捣的工作量,且往浇筑的过程中浇筑管只是固定进行浇筑,会导致混凝土浇筑的不均匀,从而降低了浇筑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设备,以解决浇筑设备不能降低混凝土中气泡的含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结构包括:万向轮、底座、护栏、搅拌浇筑罐、驱动器、浇筑输料箱,所述万向轮通过焊接固定在底座底部,所述底座上表面与护栏过盈配合,所述搅拌浇筑罐位于护栏左侧,且底部的支撑架与底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驱动器安装在搅拌浇筑罐顶部,所述浇筑输料箱固定在搅拌浇筑罐左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设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浇筑输料箱包括箱体、密封扣合块、转动叶轮、传动杆、弹簧块、挤压斗,所述密封扣合块设有两块,且通过焊接固定在箱体右端,所述转动叶轮安装在箱体内部,所述挤压斗位于转动叶轮左侧,并通过传动杆与转动叶轮连接,所述弹簧块与箱体内表面紧密贴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设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挤压斗包括挤压斗壳体、活动杆、第一挤压块、出料口、第二挤压块、固定杆,所述活动杆贯穿连接于挤压斗壳体表面,且与第一挤压块嵌套配合,所述挤压斗壳体表面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二挤压块与固定杆相互嵌套,所述固定杆底部与活动杆顶部相互啮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设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块表面通过胶连接固定有橡胶垫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设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挤压斗壳体的进料口直径比出料口直径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设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杆表面的螺纹为对称分布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设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挤压斗壳体为耐腐蚀材料。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设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叶轮为不锈钢材质。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设备,具有以下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挤压斗,由于挤压斗壳体为进料口直径较大、出料口直径较小的结构,使输送的过程空间逐渐减小,对混凝土起到挤压作用,达到将混凝土内部的空气压出,降低了气泡含量的目的。2.本技术通过在浇筑输料箱内部设置转动叶轮,利用输送过程流体的力使其转动并带动挤压斗进行往复式水平运动,达到出料时浇筑管可以左右移动,起到了浇筑过程中浇筑管可以左右进行浇筑,提高混凝土浇筑时的均匀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浇筑输料箱的俯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挤压斗的侧视剖面图。图中:万向轮-1、底座-2、护栏-3、搅拌浇筑罐-4、驱动器-5、浇筑输料箱-6、箱体-61、密封扣合块-62、转动叶轮-63、传动杆-64、弹簧块-65、挤压斗-66、挤压斗壳体-661、活动杆-662、第一挤压块-663、出料口-664、第二挤压块-665、固定杆-66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设备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万向轮1、底座2、护栏3、搅拌浇筑罐4、驱动器5、浇筑输料箱6,所述万向轮1通过焊接固定在底座2底部,万向轮1起到移动的作用,所述底座2上表面与护栏3过盈配合,所述搅拌浇筑罐4位于护栏3左侧,且底部的支撑架与底座2通过螺栓连接,搅拌浇筑罐4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搅拌,所述驱动器5安装在搅拌浇筑罐4顶部,所述浇筑输料箱6固定在搅拌浇筑罐4左端,所述浇筑输料箱6包括箱体61、密封扣合块62、转动叶轮63、传动杆64、弹簧块65、挤压斗66,所述密封扣合块62设有两块,且通过焊接固定在箱体61右端,密封扣合块62避免连接出现间隙造成混凝土漏出,所述转动叶轮63安装在箱体61内部,转动叶轮63可以对输送的混凝土轻微搅拌,所述挤压斗66位于转动叶轮63左侧,并通过传动杆64与转动叶轮63连接,所述弹簧块65与箱体61内表面紧密贴合,弹簧块65避免挤压斗66与箱体61碰撞变形,所述挤压斗66包括挤压斗壳体661、活动杆662、第一挤压块663、出料口664、第二挤压块665、固定杆666,所述活动杆662贯穿连接于挤压斗壳体661表面,且与第一挤压块663嵌套配合,所述挤压斗壳体661表面开设有出料口664,所述第二挤压块665与固定杆666相互嵌套,第二挤压块665与第一挤压块663距离不断变化对混凝土进行挤压,所述固定杆666底部与活动杆662顶部相互啮合,所述弹簧块65表面通过胶连接固定有橡胶垫片,所述挤压斗壳体661的进料口直径比出料口664直径大,便于进料且可以挤压混凝土,所述活动杆662表面的螺纹为对称分布结构。在进行使用时:通过万向轮1和护栏3把该装置移动到浇筑的位置,将混凝土材料打入到搅拌浇筑罐4内部,同时接通外部电源,使驱动器5开始工作,对内部的材料进行搅拌加工;混凝土从搅拌浇筑罐4输送到浇筑输料箱6,由于混凝土为流体,产生的力作用在转动叶轮63使其转动,通过传动杆64传动让挤压斗66水平运动使混凝土从浇筑管流出并达到在浇筑过程中浇筑管可以左右进行浇筑的目的;当挤压斗66往复式运动时,带动活动杆662与第一挤压块663沿着固定杆666上下运动,利用第二挤压块665与第一挤压块663的活动间隙,将混凝土中的气泡挤出,起到减少混凝土中气泡的含量的作用。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结构包括:万向轮(1)、底座(2)、护栏(3)、搅拌浇筑罐(4)、驱动器(5)、浇筑输料箱(6),其特征在于:/n所述万向轮(1)通过焊接固定在底座(2)底部,所述底座(2)上表面与护栏(3)过盈配合,所述搅拌浇筑罐(4)位于护栏(3)左侧,且底部的支撑架与底座(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驱动器(5)安装在搅拌浇筑罐(4)顶部,所述浇筑输料箱(6)固定在搅拌浇筑罐(4)左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结构包括:万向轮(1)、底座(2)、护栏(3)、搅拌浇筑罐(4)、驱动器(5)、浇筑输料箱(6),其特征在于:
所述万向轮(1)通过焊接固定在底座(2)底部,所述底座(2)上表面与护栏(3)过盈配合,所述搅拌浇筑罐(4)位于护栏(3)左侧,且底部的支撑架与底座(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驱动器(5)安装在搅拌浇筑罐(4)顶部,所述浇筑输料箱(6)固定在搅拌浇筑罐(4)左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输料箱(6)包括箱体(61)、密封扣合块(62)、转动叶轮(63)、传动杆(64)、弹簧块(65)、挤压斗(66),所述密封扣合块(62)设有两块,且通过焊接固定在箱体(61)右端,所述转动叶轮(63)安装在箱体(61)内部,所述挤压斗(66)位于转动叶轮(63)左侧,并通过传动杆(64)与转动叶轮(63)连接,所述弹簧块(65)与箱体(61)内表面紧密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俊峰黄小洋
申请(专利权)人:胡俊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