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领域噪声控制高精度咨询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746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领域噪声控制高精度咨询设计方法,属于建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现场噪声数据检测;S2:模拟预测;S3:实测数据和模拟数据比对;S4:数据修正步骤;S5:数据库调用;S6:咨询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实测法、模拟预测法、数据库数据调用的方式,对项目设计阶段噪声源对项目建筑影响进行精确评估,从而指导设计阶段中噪声控制的准确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解决项目设计阶段实测法无法评估项目建成后噪声源对建筑影响,同时解决模拟预测法因为关键参数输入不准确导致的降噪设计不足或者过量的问题,最终实现建筑在项目设计阶段噪声控制精确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领域噪声控制高精度咨询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涉及一种建筑领域噪声控制高精度咨询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建设中和建成之后相应的噪声源,如道路交通噪声、施工噪声、配套机电设备噪声会对住宅建筑、医疗建筑、教育建筑内使用人造成较大影响,甚至影响到内部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目前针对建设过程和建成之后噪声源对建筑内部人员影响,建筑领域噪声控制目前采用“三同时”的方法,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来控制建设过程和建成之后噪声源对住宅建筑、医疗建筑、教育建筑内部人员的影响。“三同时”的核心在于设计阶段对噪声源的识别及控制设计,目前该阶段主要采用“实测法”、“模拟预测法”、“理论计算”法来指导设计阶段噪声控制咨询设计。实测法:利用声级计对建筑设计阶段的地块进行实地噪声测试,进而评估出项目建成后噪声源对建筑内部人员的影响。模拟预测法:利用专业噪声模拟预测噪声模拟软件,对设计阶段地块内外噪声源对建筑影响进行模拟预测,进而评估出项目建成后噪声源对建筑影响大小。理论计算法:利用声学理论知识,对设计阶段地块内外噪声源对建筑影响进行计算,进而评估出项目建成后噪声源对建筑影响大小。采用实测法可以比较精确的了解待建项目噪声现状,但项目建成之后周围环境的变化,如车流量增加、机电设备的增加,对建筑内人员的影响无法在设计阶段做到准确实测预估。从而使项目最终建设完成后噪声源,如交通噪声、机电设备噪声仍然对建筑内人员产生较大的影响。采用模拟预测法可以通过专业声学模拟噪声模拟软件,对项目建成后噪声源,如交通噪声、机电噪声对建筑内人员影响进行模拟预测,从而指导项目在计阶段进行针对性降噪设计。但模拟预测法缺乏关键参数的准确输入,如建成后声源大小、声音反射次数、几何发散衰减、大气吸收衰减、地面效应衰减、屏障屏蔽衰减、其他多方面效应衰减,因此会出现降噪设计不足或者降噪设计过量的问题,从而导致项目建成后噪声源对建筑内人员产生较大影响或者降噪成本投入过大等问题。采用理论计算法可以利用声学理论知识对项目建成后噪声源对建筑内人员影响进行估算,从而指导项目进行降噪设计。但采用理论计算法不仅要求咨询设计人员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要求声源数量不宜过多,且最终项目建成后噪声源对建筑影响也无法直观的展示出来。因此无论是“实测法”,还是“模拟预测法”,或是“理论计算法”都无法在设计阶段对项目建成后噪声对建筑内人员影响做到准确评估,进而使设计阶段噪声控制设计过量或者不足。本专利技术结合实测法、模拟预测法、数据库数据调用的方式,对项目设计阶段噪声源对项目建筑影响进行精确评估,从而指导设计阶段中噪声控制的准确设计。本专利技术不仅解决项目设计阶段实测法无法评估项目建成后噪声源对建筑影响,同时解决模拟预测法因为关键参数输入不准确导致的降噪设计不足或者过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领域噪声控制高精度咨询设计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领域噪声控制高精度咨询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现场噪声数据检测;S2:模拟预测;S3:实测数据和模拟数据比对;S4:数据修正步骤;S5:数据库调用;S6:咨询设计。可选的,所述S1具体为:利用精度2型以上的声级计,通过现场噪声数据实测,获取声源现状数据,包括噪声值、噪声的频谱数据和噪声传播衰减值,利用测距仪、速度计和计数仪获取声源基本物理参数。可选的,所述S2具体为:利用噪声模拟软件,结合声源基本物理参数,包括噪声值、尺寸、速度和数量,对现状噪声传播衰减规律进行模拟仿真。可选的,所述S3具体为:利用噪声模拟软件,将模拟计算出噪声传播路径上不同点位的模拟计算值与实际测试中对应点位噪声的实测值进行比对,通过比对分析,对噪声模拟软件设置物理参数进行修正,最终参数修正之后噪声传播路径上的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为±2dB(A)。可选的,所述S4具体为:将修正物理参数作为准确输入参数输入到模拟噪声模拟软件中,对项目建成后近期噪声源对建筑物内人员的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可选的,所述S5具体为:以修正之后的模拟输入物理参数作为检索依据,调用数据库中已存储的对应类似项目远期的参数,包括噪声值和声源频谱输入噪声源,模拟出项目建成后远期噪声源对建筑物内人员的影响。可选的,所述S6具体为:通过近期和远期噪声源对建筑物内人员影响对比,以声环境最不利情况作为设计依据,在设计阶段对声源进行定量噪声控制设计;利用修正参数之后的噪声预测模型,对噪声控制设计之后的效果进行模拟仿真,从而进行建筑领域噪声控制咨询设计。可选的,所述S1中,精度2型以上的声级计包括2型、1型和0型声级计,声源基本物理参数包括声压级、噪声频谱、噪声传播衰减值、声源尺寸、声源速度和声源数量。可选的,所述S2中,噪声模拟软件包括SoundPLAN、Cadna/A,Odeon和EASE。可选的,所述S3中,对噪声模拟软件设置物理参数进行修正的修正参数包括:声源数量、声源速度、声音反射次数、噪声模拟软件模型吸声系数和噪声模拟软件模型反射系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合实测法、模拟预测法、数据库数据调用的方式,对项目设计阶段噪声源对项目建筑影响进行精确评估,从而指导设计阶段中噪声控制的准确设计。本专利技术不仅解决项目设计阶段实测法无法评估项目建成后噪声源对建筑影响,同时解决模拟预测法因为关键参数输入不准确导致的降噪设计不足或者过量的问题,最终实现建筑在项目设计阶段噪声控制精确设计。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领域噪声控制高精度咨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现场噪声数据检测;/nS2:模拟预测;/nS3:实测数据和模拟数据比对;/nS4:数据修正步骤;/nS5:数据库调用;/nS6:咨询设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领域噪声控制高精度咨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现场噪声数据检测;
S2:模拟预测;
S3:实测数据和模拟数据比对;
S4:数据修正步骤;
S5:数据库调用;
S6:咨询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领域噪声控制高精度咨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为:利用精度2型以上的声级计,通过现场噪声数据实测,获取声源现状数据,包括噪声值、噪声的频谱数据和噪声传播衰减值,利用测距仪、速度计和计数仪获取声源基本物理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领域噪声控制高精度咨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为:利用噪声模拟软件,结合声源基本物理参数,包括噪声值、尺寸、速度和数量,对现状噪声传播衰减规律进行模拟仿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领域噪声控制高精度咨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具体为:利用噪声模拟软件,将模拟计算出噪声传播路径上不同点位的模拟计算值与实际测试中对应点位噪声的实测值进行比对,通过比对分析,对噪声模拟软件设置物理参数进行修正,最终参数修正之后噪声传播路径上的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为±2dB(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领域噪声控制高精度咨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具体为:将修正物理参数作为准确输入参数输入到模拟噪声模拟软件中,对项目建成后近期噪声源对建筑物内人员的影响进行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芳乙李力克石国兵李旭巍王鹏王永超李万林何开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