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干化池水位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714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池水位调节装置,至少包括调节框、调节板和调节螺杆;其中,所述调节板安装在所述调节框内,所述调节螺杆一端置于所述调节框外部,另一端穿过所述调节框与所述调节板连接,控制所述调节板的移动行程,进而实现对水位的调节。本技术方案采用相对的两齿形结构调节板,在污水流动的时候能将一定的污泥留在调节板的一侧,水通过上下两调节板之间的空隙流出;出水一侧通过调节螺杆与侧耳的螺纹孔调节上调节板的移动,进而调整上调节板与下调节板一侧的开口,有效控制出水一侧的水位;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及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干化池水位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污泥干化池水位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污泥处理是污水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沉淀池排出的污泥其含水率很高,通常在95%以上,因此需要对污泥进行干化处理。污泥干化池处理是污泥干化处理的重要手段,污泥干化池是通过渗滤或蒸发等作用,从污泥中去除大部分含水量,一般指采用污泥干化场(床)等自蒸发设施;其原理主要是根据污泥的脱水性能,选择相应的滤料,进行污泥干化。泥浆用泥浆泵抽至污泥干化池,污泥在池子中均匀扩散,水经过滤料层,进一步去除有害物质,渗到池底的排水沟里,而污泥则被截留在滤料的上面,积到一定程度,可挖至锅炉房焚烧。该工艺设施主要分三部分:池体部分、滤料部分、排水部分;由于经过浓缩后的污泥仍有95%以上的含水率,如采用常用污泥干化排水设备,设备成本与运行成本相对较高,特别是在偏远农村及乡镇经济条件有限,设备的问题就成了污泥处理的瓶颈问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结构简单、实施简便、成本低的新型污泥干化池水位调节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泥干化池水位调节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泥干化池水位调节装置,至少包括调节框、调节板和调节螺杆;其中,所述调节板安装在所述调节框内,所述调节螺杆一端置于所述调节框外部,另一端穿过所述调节框与所述调节板连接,控制所述调节板的移动行程,进而实现对水位的调节。其中,所述调节板至少包括上调节板和下调节板,所述下调节板底部固定于所述调节框上,保持不动;所述上调节板位于所述下调节板上方的所述调节框内,所述上调节板与所述下调节板相对的一侧设置为齿形结构,且两者的齿形结构之间相互嵌合。其中,所述齿形结构的数量至少设置三十个以上。其中,所述上调节板与所述下调节板的齿形结构之间安装一垫层。其中,所述垫层采用具有一定厚度的橡胶垫,且通过嵌套方式包裹于所述齿形结构外侧。其中,所述调节框内位于所述下调节板的外侧设置有侧耳结构,所述侧耳结构内侧具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杆置于所述调节框内的部分穿过其中一侧的所述螺纹孔,并通过与所述螺纹孔的旋转配合,调整所述上调节板的开合。其中,所述调节螺杆位于所述调节框外部的部分连接有转轮,通过旋转所述转轮,调整所述调节螺杆的移动行程。通过实施上述本技术提供的污泥干化池水位调节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方案采用相对的两齿形结构调节板,在污水流动的时候能将一定的污泥留在调节板的一侧,水分通过上下两调节板之间的空隙流出;出水一侧通过调节螺杆与侧耳的螺纹孔调节上调节板的移动,进而调整上调节板与下调节板一侧的开口,有效控制出水一侧的水位;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及经济效益。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水位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中:1、调节框;2、上调节板;3、下调节板;20、齿形结构;4、调节螺杆;5、轮柄;6、侧耳结构;7、地脚螺栓;8、垫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采用实施例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泥干化池水位调节装置,如图1-2所示,至少包括调节框1、调节板和调节螺杆4;其中,调节框1为框型结构,调节框1的材质选择具有一定压缩弹性的材料;调节板安装在调节框1内,至少包括上调节板2和下调节板3,下调节板3底部通过地脚螺栓7固定于调节框1上,保持不动;上调节板2位于下调节板3上方的调节框1内,上调节板2与下调节板3相对的一侧设置为齿形结构20,且两者的齿形结构之间相互嵌合,当调节框1压紧时,上调节板2与下调节板3之间完全嵌合。在本实施例中,上调节板2和下调节板3均采用锯齿形钢板,且两者大小相同,两者完全嵌合时,整体尺寸以长100cm、宽100cm、厚1cm为宜,且在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涂漆处理,防止锈蚀,以延长使用寿命;齿形结构20在数量上至少设置三十个以上,且每个齿形结构的齿高根据调节板的整体高度,设定为10cm为宜。基于调节板的厚度,固定下调节板3所使用的地脚螺栓7以直径为1cm的螺栓为宜。上调节板2与下调节板3的齿形结构20之间安装一垫层8,垫层8采用具有一定厚度的橡胶垫,且通过嵌套方式包裹于齿形结构20外侧,垫层8厚度根据齿形结构20及调节板的高度设定3-4cm为宜。调节螺杆4一端置于调节框1外部,另一端穿过调节框1与调节板连接,控制调节板的移动行程,进而实现对水位的调节;具体而言,在调节框1内位于下调节板3的外侧设置有侧耳结构6,侧耳结构6内侧具有螺纹孔,调节螺杆4置于调节框内的部分穿过其中一侧的螺纹孔,并通过与螺纹孔的旋转配合,调整上调节板2的开合;调节螺杆4位于调节框1外部的部分连接有转轮5,通过旋转转轮5,调整调节螺杆4的移动行程。在本实施例中,调节螺杆4的螺杆直径为2~3cm,轮柄5的直径为20cm,基于此,调节框1的长度和宽度大于调节板的长度和宽度,调节框1的厚度与轮柄5的直径相当即可。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例所表述的装置实现过程为:首先装配完成前述结构,并通过调节螺杆4与螺纹孔旋紧,此时,调节框1向下压缩使得上调节板2与下调节板3之间完全嵌合;当携带污泥的水流流入该装置时,上调节板2与下调节板3之间的齿形结构20对水流中携带的泥沙进行阻隔,泥沙滞留于齿形结构20上,水持续流动,进行一定的泥水分离;此时,转动转轮5,将调节螺杆4向外旋出螺纹孔,调节框1向上回缩,下调节板3保持不动,上调节板2位于调节螺杆4的一侧向上移动,并在该侧形成开口,泥水分离后的水流通过上调节板2移动形成的开口处流出,通过调节螺杆4旋出的长度,调节上调节板2的开口大小,进而控制水流的流出水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的技术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技术未公开的本
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技术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书指出。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的前提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干化池水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调节框、调节板和调节螺杆;其中,所述调节板安装在所述调节框内,所述调节螺杆一端置于所述调节框外部,另一端穿过所述调节框与所述调节板连接,控制所述调节板的移动行程,进而实现对水位的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干化池水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调节框、调节板和调节螺杆;其中,所述调节板安装在所述调节框内,所述调节螺杆一端置于所述调节框外部,另一端穿过所述调节框与所述调节板连接,控制所述调节板的移动行程,进而实现对水位的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池水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至少包括上调节板和下调节板,所述下调节板底部固定于所述调节框上,保持不动;所述上调节板位于所述下调节板上方的所述调节框内,所述上调节板与所述下调节板相对的一侧设置为齿形结构,且两者的齿形结构之间相互嵌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干化池水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结构的数量至少设置三十个以上。


4.如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洽群徐桂林邓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更清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