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循环回流三相厌氧反应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7141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循环回流三相厌氧反应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三相分离器,两个所述三相分离器的顶部分别互通连接有第一上升管道和第二上升管道,所述塔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液分离器,且所述第一上升管道和第二上升管道远离三相分离器的一端分别和气液分离器的左侧以及右侧互通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互通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底端贯穿两个三相分离器且延伸至塔体的底部,所述塔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沉淀箱和消毒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仅提高了布水效果,强化了废水与厌氧微生物的接触,而且对排出的水进行沉淀、消毒处理,保证排出水源的纯净度,水源循环利用,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循环回流三相厌氧反应塔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内循环回流三相厌氧反应塔。
技术介绍
厌氧反应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水解酸化阶段,产甲烷阶段。首先通过厌氧菌,将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酸类,然后再将小分子的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能量。常规的厌氧反应器处理负荷较低,布水不均匀,导致反应效果差,而且存在着过滤效果差,对排出的水源不具有消毒的作用,导致排出的废水处理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内循环回流三相厌氧反应塔。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内循环回流三相厌氧反应塔,不仅提高了布水效果,强化了废水与厌氧微生物的接触,而且对排出的水进行沉淀、消毒处理,保证排出水源的纯净度,水源循环利用,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循环回流三相厌氧反应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三相分离器,两个所述三相分离器的顶部分别互通连接有第一上升管道和第二上升管道,所述塔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液分离器,且所述第一上升管道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循环回流三相厌氧反应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三相分离器(2),两个所述三相分离器(2)的顶部分别互通连接有第一上升管道(41)和第二上升管道(42),所述塔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液分离器(3),且所述第一上升管道(41)和第二上升管道(42)远离三相分离器(2)的一端分别和气液分离器(3)的左侧以及右侧互通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3)的底部互通连接有回流管(7),所述回流管(7)的底端贯穿两个三相分离器(2)且延伸至塔体(1)的底部,所述塔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沉淀箱(10)和消毒箱(14),所述沉淀箱(10)和塔体(1)之间通过第一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循环回流三相厌氧反应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三相分离器(2),两个所述三相分离器(2)的顶部分别互通连接有第一上升管道(41)和第二上升管道(42),所述塔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液分离器(3),且所述第一上升管道(41)和第二上升管道(42)远离三相分离器(2)的一端分别和气液分离器(3)的左侧以及右侧互通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3)的底部互通连接有回流管(7),所述回流管(7)的底端贯穿两个三相分离器(2)且延伸至塔体(1)的底部,所述塔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沉淀箱(10)和消毒箱(14),所述沉淀箱(10)和塔体(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61)相连通,所述沉淀箱(10)和消毒箱(14)和沉淀箱(10)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62)相连通,所述沉淀箱(10)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斜板(11),所述沉淀箱(10)的底部互通连接有回料管(12),所述回料管(12)远离沉淀箱(10)的一端贯穿塔体(1)的右侧且延伸至塔体(1)的内部,所述回料管(12)上安装有第一阀门(91),所述塔体(1)的底部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清慧综合环保咨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