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污管道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7120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污管道过滤装置,属于排污管道技术领域,包括排污管、框架、固定件、承载管道、电动阀和过滤网,所述排污管分成进污口和排污口两个部分,所述框架分别设置在进污口和排污口上,所述固定件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固定件分别依次布设在框架的上端和下端,所述承载管道设置在框架上,并且所述承载管道分别与进污口和排污口法兰连接,并且所述承载管道内设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电动阀有两个,两个电动阀分别呈对称设置在承载管道上,所述电动阀分为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承载管道内,过滤网的一侧还设有活性炭过滤棉,本实用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堆叠在排污管内的杂质进行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污管道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排污管道
,尤其涉及一种排污管道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过滤通过特殊装置将流体提纯净化的过程,过滤的方式很多,使用的物系也很广泛,固-液、固-气、大颗粒、小颗粒都很常见,过滤是在推动力或者其他外力作用下悬浮液(或含固体颗粒发热气体)中的液体(或气体)透过介质,固体颗粒及其他物质被过滤介质截留,从而使固体及其他物质与液体(或气体)分离的操作。现有技术中对排污管道内的污水进行过滤时,由于长时间的使用,排污管道内的杂质会堆叠在排污管道内,容易造成对排污管道的堵塞,影响对排污管道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排污管道过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再长时间的使用下杂质容易堵塞在排污管道内,影响对排污管道内的杂质进行处理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包括排污管、框架、固定件、承载管道、电动阀和过滤网,所述排污管分成进污口和排污口两个部分,所述框架分别设置在进污口和排污口上,所述固定件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固定件分别依次布设在框架的上端和下端,所述承载管道设置在框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污管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污管(1)、框架(2)、固定件(3)、承载管道(4)、电动阀(5)和过滤网(6),所述排污管(1)分成进污口(11)和排污口(12)两个部分,所述框架(2)分别设置在进污口(11)和排污口(12)上,所述固定件(3)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固定件(3)分别依次布设在框架(2)的上端和下端,所述承载管道(4)设置在框架(2)上,并且所述承载管道(4)分别与进污口(11)和排污口(12)法兰连接,并且所述承载管道(4)内设有第一容纳腔(41)和第二容纳腔(42),所述电动阀(5)有两个,两个所述电动阀(5)分别呈对称设置在承载管道(4)上,并且所述电动阀(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污管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污管(1)、框架(2)、固定件(3)、承载管道(4)、电动阀(5)和过滤网(6),所述排污管(1)分成进污口(11)和排污口(12)两个部分,所述框架(2)分别设置在进污口(11)和排污口(12)上,所述固定件(3)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固定件(3)分别依次布设在框架(2)的上端和下端,所述承载管道(4)设置在框架(2)上,并且所述承载管道(4)分别与进污口(11)和排污口(12)法兰连接,并且所述承载管道(4)内设有第一容纳腔(41)和第二容纳腔(42),所述电动阀(5)有两个,两个所述电动阀(5)分别呈对称设置在承载管道(4)上,并且所述电动阀(5)分为第一电动阀(51)和第二电动阀(52),所述过滤网(6)设置在承载管道(4)内,并且过滤网(6)的一侧还设有活性炭过滤棉(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污管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由蝴蝶螺栓(31)、螺帽(32)和固定块(33)组成,所述蝴蝶螺栓(31)设置在框架(2)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跃成凌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溢洋水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