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施工用开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641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施工用开槽装置,包括:切割装置本体、支撑板和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底板和刻度盘,刻度盘内开有弧形槽,刻度盘的正面设置有刻度;半圆环柱,焊接在底板的上表面中部,且半圆环柱的上表面设置有齿牙a;旋转板,焊接在支撑板的底部,且旋转板的底部通过连接柱与刻度盘滑动连接在一起,连接柱的另一端焊接有限位盘;电机,电机的出口端通过丝杆连接有旋转柱,旋转柱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齿牙a相互齿合的齿牙b;指针,相互对称的固定在旋转板的正面与背面中部,通过旋转板的旋转带动切割装置本体的旋转,增强了切割装置本体在运行时的定位效果,提高了稳定性,从而进行精准开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施工用开槽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力施工用开槽装置。
技术介绍
用于一次性开出不同角度、宽度、深度的线槽装置是一种电力施工用开槽装置,包括发动机、合金钢刀头,有效的对电力进行开槽,从而减少劳动强度,授权公告号为CN10676041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电装修自动开槽机,通过横向与纵向的进给再加上刀具的多角度可控方向,采用该专利技术能够一次开除不同角度、深度的线槽,自动完成开槽工作,但是该装置在运行时定位效果差,稳定性差,从而导致开槽位置不明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施工用开槽装置,该开槽装置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运行时定位效果差、稳定性差、开槽位置不明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施工用开槽装置,包括:切割装置本体;支撑板,焊接在所述切割装置本体的底部;进一步的,支撑板的上表面形成用于放置切割装置本体的放置区,支撑板的下表面形成用于放置定位装置的放置区;定位装置,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底板,呈半圆柱形,且其长度方向两端均延伸至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两端;刻度盘,呈半圆环形,相对焊接在所述底板的正面与背面,且所述刻度盘内开有弧形槽,所述刻度盘的正面设置有刻度;进一步的,通过对刻度的设计,方便操作人员在进行开槽工作时,能够根据刻度的标识,从而进行精准的开槽工作;半圆环柱,焊接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部,且所述半圆环柱的上表面设置有齿牙a;旋转板,呈凹形,焊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且所述旋转板的底部通过连接柱与刻度盘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焊接有限位盘;进一步的,旋转板能够通过连接柱在刻度盘的上表面进行旋转,从而实现开除不同角度的线槽,通过对限位盘的设计,提高了切割装置本体在运行时的稳定性。电机,位于所述旋转板的右侧,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且所述电机的出口端通过联轴器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左端焊接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齿牙a相互齿合的齿牙b;指针,相互对称的固定在所述旋转板的正面与背面中部,且所述指针的下端位于刻度的正上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转板的下表面中部开有半圆柱槽,所述半圆柱槽内焊接有两个吊耳。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转柱位于两个吊耳之间,且旋转柱的左端通过轴承固定在位于半圆柱槽内左边的吊耳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丝杆贯穿位于半圆柱槽内右边的吊耳,且丝杆与吊耳之间通过轴承座固定连接在一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刻度盘的内环内径、半圆环柱的内环内径均与底板的外径一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中部焊接有把手,且把手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柱贯穿弧形槽,所述限位盘呈圆柱形,且限位盘的外径大于弧形槽的宽度。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电机带动旋转柱沿着半圆环柱的轨迹进行旋转,通过观察指针指向的刻度,将旋转板调整到所需要的角度,通过旋转板的旋转带动切割装置本体的旋转,增强了切割装置本体在运行时的定位效果,提高了稳定性,从而进行精准开槽。(2)通过对半圆柱槽的设计,方便丝杆与旋转柱的转动不受影响,通过对吊耳的设计,方便对丝杆与旋转柱的固定的同时不影响其转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限位盘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7、切割装置本体;8、定位装置;81、底板;82、刻度盘;821、刻度;822、弧形槽;83、半圆环柱;84、齿牙a;85、把手;86、旋转板;861、吊耳;862、半圆柱槽;87、指针;88、连接柱;89、限位盘;810、丝杆;811、电机;812、旋转柱;813、齿牙b;9、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4,一种电力施工用开槽装置,包括:切割装置本体7;支撑板9,焊接在所述切割装置本体7的底部;进一步的,支撑板9的上表面形成用于放置切割装置本体7的放置区,支撑板9的下表面形成用于放置定位装置8的放置区;定位装置8,固定在所述支撑板9的底部;所述的定位装置8包括:底板81,呈半圆柱形,且其长度方向两端均延伸至支撑板9的长度方向两端;刻度盘82,呈半圆环形,相对焊接在所述底板81的正面与背面,且所述刻度盘82内开有弧形槽822,所述刻度盘82的正面设置有刻度821;进一步的,通过对刻度821的设计,方便操作人员在进行开槽工作时,能够根据刻度821的标识,从而进行精准的开槽工作;半圆环柱83,焊接在所述底板81的上表面中部,且所述半圆环柱83的上表面设置有齿牙a84;旋转板86,呈凹形,焊接在所述支撑板9的底部,且所述旋转板86的底部通过连接柱88与刻度盘82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柱88的另一端焊接有限位盘89;进一步的,旋转板86能够通过连接柱88在刻度盘82的上表面进行旋转,从而实现开除不同角度的线槽,通过对限位盘89的设计,提高了切割装置本体7在运行时的稳定性。电机811,位于所述旋转板86的右侧,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9的底部,且所述电机811的出口端通过联轴器螺纹连接有丝杆810,所述丝杆810的左端焊接有旋转柱812,所述旋转柱81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齿牙a84相互齿合的齿牙b813;进一步的,电机811的型号为ZD15W220V;指针87,相互对称的固定在所述旋转板86的正面与背面中部,且所述指针87的下端位于刻度821的正上方。具体的,所述旋转板86的下表面中部开有半圆柱槽862,所述半圆柱槽862内焊接有两个吊耳861,所述旋转柱812位于两个吊耳861之间,且旋转柱812的左端通过轴承固定在位于半圆柱槽862内左边的吊耳861上,所述丝杆810贯穿位于半圆柱槽862内右边的吊耳861,且丝杆810与吊耳861之间通过轴承座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实用例中,通过对半圆柱槽862的设计,方便丝杆810与旋转柱812的转动不受影响,通过对吊耳861的设计,方便对丝杆810与旋转柱812的固定的同时不影响其转动。具体的,所述刻度盘82的内环内径、半圆环柱83的内环内径均与底板81的外径一致。本实用例中,通过对刻度盘82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施工用开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切割装置本体(7);/n支撑板(9),焊接在所述切割装置本体(7)的底部;/n定位装置(8),固定在所述支撑板(9)的底部;/n所述的定位装置(8)包括:/n底板(81),呈半圆柱形,且其长度方向两端均延伸至支撑板(9)的长度方向两端;/n刻度盘(82),呈半圆环形,相对焊接在所述底板(81)的正面与背面,且所述刻度盘(82)内开有弧形槽(822),所述刻度盘(82)的正面设置有刻度(821);/n半圆环柱(83),焊接在所述底板(81)的上表面中部,且所述半圆环柱(83)的上表面设置有齿牙a(84);/n旋转板(86),呈凹形,焊接在所述支撑板(9)的底部,且所述旋转板(86)的底部通过连接柱(88)与刻度盘(82)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柱(88)的另一端焊接有限位盘(89);/n电机(811),位于所述旋转板(86)的右侧,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9)的底部,且所述电机(811)的出口端通过联轴器螺纹连接有丝杆(810),所述丝杆(810)的左端焊接有旋转柱(812),所述旋转柱(81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齿牙a(84)相互齿合的齿牙b(813);/n指针(87),相互对称的固定在所述旋转板(86)的正面与背面中部,且所述指针(87)的下端位于刻度(821)的正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施工用开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切割装置本体(7);
支撑板(9),焊接在所述切割装置本体(7)的底部;
定位装置(8),固定在所述支撑板(9)的底部;
所述的定位装置(8)包括:
底板(81),呈半圆柱形,且其长度方向两端均延伸至支撑板(9)的长度方向两端;
刻度盘(82),呈半圆环形,相对焊接在所述底板(81)的正面与背面,且所述刻度盘(82)内开有弧形槽(822),所述刻度盘(82)的正面设置有刻度(821);
半圆环柱(83),焊接在所述底板(81)的上表面中部,且所述半圆环柱(83)的上表面设置有齿牙a(84);
旋转板(86),呈凹形,焊接在所述支撑板(9)的底部,且所述旋转板(86)的底部通过连接柱(88)与刻度盘(82)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柱(88)的另一端焊接有限位盘(89);
电机(811),位于所述旋转板(86)的右侧,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9)的底部,且所述电机(811)的出口端通过联轴器螺纹连接有丝杆(810),所述丝杆(810)的左端焊接有旋转柱(812),所述旋转柱(81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齿牙a(84)相互齿合的齿牙b(813);
指针(87),相互对称的固定在所述旋转板(86)的正面与背面中部,且所述指针(87)的下端位于刻度(8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伟陈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杰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