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肖专利>正文

一种轻型液压爬模的爬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6369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型液压爬模的爬升装置,其包括立柱、附墙装置挂件、爬头、上行动力转向盒、液压油缸、下行动力转向盒和爬轨钢带,爬头位于立柱的上端且与附墙装置挂件通过承重插销相连接,爬轨钢带位于两根立柱之间且穿过下行动力转向盒、上行动力转向盒和爬头,其上端挂在附墙装置挂件上;上行动力转向盒和下行动力转向盒之间通过液压油缸相连接,上行动力转向盒与爬头、立柱相固定,上行动力转向盒和下行动力转向盒分别包括可转动的上、下动力转向块,上、下动力转向块可插入爬轨钢带上的阻力孔或顶住阻力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使用钢带作为爬轨、不会产生打滑现象、爬轨不易被破坏、有防坠保护、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型液压爬模的爬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浇筑桥梁墩柱以及建筑的轻型液压爬模,尤其是一种轻型液压爬模的爬升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轻型液压爬模具有以下缺点:1、使用液压穿心千斤顶提供动力,钢管作为爬杆,爬升速度缓慢。使用钢管作为爬杆,钢管爬杆的顶端需加工成螺纹铆固在挂件上,钢管爬杆顶端的螺纹在长时间大载荷的作用下,受损过大,存在安全隐患。且使用钢管作为爬轨,整个液压爬模设备爬升时,如液压穿心千斤顶对钢管爬杆的作用力过大,钢管爬杆易被破坏;假设为了不对钢管爬杆造成破坏,减小液压穿心千斤顶对钢管爬轨的作用力,又会因钢管表面光滑而容易打滑,存在安全隐患。此外,使用钢管作为爬杆,不耐用,容易损坏,重复利用率差,在施工过程中被损坏更换困难,降低了施工效率;2、爬杆无法爬升,需使用塔吊设备来提升爬轨,不仅占用了塔吊设备,还提高了施工成本;3、液压爬模爬升时,如发生意外下坠时,爬杆上没有任何防坠保护,无法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钢带作为爬轨、不会产生打滑现象、爬轨不易被破坏、有防坠保护、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的轻型液压爬模的爬升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爬升装置包括立柱,其结构特点是还设置有附墙装置挂件、爬头、上行动力转向盒、液压油缸、下行动力转向盒和爬轨钢带;爬头位于立柱的上端,且爬头与附墙装置挂件通过承重插销相连接;爬轨钢带位于两根立柱之间,爬轨钢带穿过下行动力转向盒、上行动力转向盒和爬头,其上端挂在附墙装置挂件上;上行动力转向盒和下行动力转向盒之间通过液压油缸相连接,上行动力转向盒与爬头、立柱相固定;爬轨钢带上依次设置有若干阻力孔或凸出的阻力块;上行动力转向盒和下行动力转向盒分别包括可转动的上动力转向块和下动力转向块,上动力转向块和下动力转向块可插入阻力孔或顶住阻力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附墙装置挂件由挂体、销轴和挂板组成,挂体上设有挂在或铆固在预埋件上的孔和与爬头连接的孔,承重插销位于与爬头连接的孔内,爬头和挂体通过承重插销相连接;销轴穿过挂板且其两端固定在挂体上,挂板可绕销轴转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爬轨钢带的上端设置有挂孔,爬轨钢带通过挂孔挂在挂板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爬轨钢带和挂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上行动力转向盒由上动力转向块、上盒体、上手柄和上销轴组成,上盒体的下端与液压油缸的上端相连接,上盒体与爬头、立柱相固定;上动力转向块与上销轴相固定,上销轴可转动地安装在上盒体内,上手柄与上销轴固定连接;所述的下行动力转向盒由下动力转向块、下盒体、下手柄和下销轴组成,下盒体的上端与液压油缸的下端相连接;下动力转向块与下销轴相固定,下销轴可转动地安装在下盒体内,下手柄与下销轴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上行动力转向盒还包括上副销轴、上副手柄、上主套筒、上副套筒和上弹簧,上副手柄和上手柄分别位于上盒体的两侧并均与上销轴固定连接,上弹簧位于上主套筒和上副套筒内,上副销轴的两端分别与上副手柄、上手柄固定连接,上副销轴与上副套筒转动连接,上主套筒与上盒体转动连接;所述的下行动力转向盒还包括下副销轴、下副手柄、下主套筒、下副套筒和下弹簧,下副手柄和下手柄分别位于下盒体的两侧并均与下销轴固定连接,下弹簧位于下主套筒和下副套筒内,下副销轴的两端分别与下副手柄、下手柄固定连接,下副销轴与下副套筒转动连接,下主套筒与下盒体转动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上行动力转向盒还包括上拉簧,上拉簧的两端分别与上盒体内的顶部和上手柄相连接,上手柄呈圆盘状;所述的下行动力转向盒还包括下拉簧,下拉簧的两端分别与下盒体内的顶部和下手柄相连接,下手柄呈圆盘状。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立柱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可转动的支撑滚轮。本专利技术所述爬轨钢带上端挂在挂板上的同时,还可用螺栓将爬轨钢带和挂体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爬轨钢带的下端还设置有防坠块。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爬升装置使用爬轨钢带作为爬轨,爬升速度快,钢带爬轨耐用且重复使用率高,爬升过程中不会出现打滑现象;2、由于不会产生打滑现象,在爬升过程中就可以暂停对建筑体进行修饰处理,不仅安全,还可以取消传统的修饰平台以降低成本;3、爬轨钢带顶端使用挂在挂板上的方式,解决了传统使用钢管作为爬杆,钢管顶端需加工成螺纹,螺纹在大荷载下被破坏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以及更换损坏的钢管所带来的成本;4、使用上、下行动力转向盒使爬轨钢带爬升,能使整个轻型液压爬模系统爬升,改善了传统爬杆爬升时需要塔吊,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5、在爬轨钢带的下端设置有防坠块,如轻型液压爬模出现意外下坠,防坠块可以阻止其下坠,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避免下坠带来的经济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轻型液压爬模的立面图。图2为轻型液压爬模的平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右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附墙装置挂件的主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附墙装置挂件的左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上行动力转向盒、下行动力转向盒、爬头和立柱部分的主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上行动力转向盒、下行动力转向盒、爬头和立柱部分的左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爬轨钢带的主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爬轨钢带的左视剖面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爬轨钢带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爬轨钢带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左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爬轨钢带爬升后挂在附墙装置挂件上的结构示意图。图14-图18为轻型液压爬模的爬升过程图。图19为图15的A处放大图。图20-图2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爬轨钢带的爬升过程局部示意图。图23为图16的B处放大图。图24-图2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轻型液压爬模的爬升过程局部示意图。图27为本专利技术中爬轨钢带爬升后挂在附墙装置挂件上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上行动力转向盒、下行动力转向盒、爬头和立柱部分的主视图。图2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上行动力转向盒、下行动力转向盒、爬头和立柱部分的左视图。图3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上行动力转向盒、下行动力转向盒、爬头和立柱部分的主视图。图3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上行动力转向盒、下行动力转向盒、爬头和立柱部分的左视图。图3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爬轨钢带的爬升过程局部示意图。图3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轻型液压爬模的爬升过程局部示意图。图3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爬轨钢带的爬升过程局部示意图。图3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轻型液压爬模的爬升过程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图4,本实施例包括附墙装置挂件1、爬头4、上行动力转向盒5、液压油缸6、下行动力转向盒7、立柱8和爬轨钢带9。液压油缸6与液压泵、液压控制元件通过油管相连接,并由其控制操作。爬头4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型液压爬模的爬升装置,包括立柱(8),其特征是:还设置有附墙装置挂件(1)、爬头(4)、上行动力转向盒(5)、液压油缸(6)、下行动力转向盒(7)和爬轨钢带(9);爬头(4)位于立柱(8)的上端,且爬头(4)与附墙装置挂件(1)通过承重插销(3)相连接;爬轨钢带(9)位于两根立柱(8)之间,爬轨钢带(9)穿过下行动力转向盒(7)、上行动力转向盒(5)和爬头(4),其上端挂在附墙装置挂件(1)上;上行动力转向盒(5)和下行动力转向盒(7)之间通过液压油缸(6)相连接,上行动力转向盒(5)与爬头(4)、立柱(8)相固定;爬轨钢带(9)上依次设置有若干阻力孔(901)或凸出的阻力块(902);上行动力转向盒(5)和下行动力转向盒(7)分别包括可转动的上动力转向块(501)和下动力转向块(701),上动力转向块(501)和下动力转向块(701)可插入阻力孔(901)或顶住阻力块(9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型液压爬模的爬升装置,包括立柱(8),其特征是:还设置有附墙装置挂件(1)、爬头(4)、上行动力转向盒(5)、液压油缸(6)、下行动力转向盒(7)和爬轨钢带(9);爬头(4)位于立柱(8)的上端,且爬头(4)与附墙装置挂件(1)通过承重插销(3)相连接;爬轨钢带(9)位于两根立柱(8)之间,爬轨钢带(9)穿过下行动力转向盒(7)、上行动力转向盒(5)和爬头(4),其上端挂在附墙装置挂件(1)上;上行动力转向盒(5)和下行动力转向盒(7)之间通过液压油缸(6)相连接,上行动力转向盒(5)与爬头(4)、立柱(8)相固定;爬轨钢带(9)上依次设置有若干阻力孔(901)或凸出的阻力块(902);上行动力转向盒(5)和下行动力转向盒(7)分别包括可转动的上动力转向块(501)和下动力转向块(701),上动力转向块(501)和下动力转向块(701)可插入阻力孔(901)或顶住阻力块(9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液压爬模的爬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附墙装置挂件(1)由挂体(101)、销轴(102)和挂板(103)组成,挂体(101)上设有挂在或铆固在预埋件上的孔(104)和与爬头连接的孔(105),承重插销(3)位于与爬头连接的孔(105)内,爬头(4)和挂体(101)通过承重插销(3)相连接;销轴(102)穿过挂板(103)且其两端固定在挂体(101)上,挂板(103)可绕销轴(102)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型液压爬模的爬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爬轨钢带(9)的上端设置有挂孔(903),爬轨钢带(9)通过挂孔(903)挂在挂板(10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型液压爬模的爬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爬轨钢带(9)和挂体(101)之间通过螺栓(1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液压爬模的爬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行动力转向盒(5)由上动力转向块(501)、上盒体(502)、上手柄(503)和上销轴(504)组成,上盒体(502)的下端与液压油缸(6)的上端相连接,上盒体(502)与爬头(4)、立柱(8)相固定;上动力转向块(501)与上销轴(504)相固定,上销轴(504)可转动地安装在上盒体(502)内,上手柄(503)与上销轴(504)固定连接;所述的下行动力转向盒(7)由下动力转向块(701)、下盒体(702)、下手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肖
申请(专利权)人:胡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