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薄舒适免烫家居服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631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薄舒适免烫家居服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轻薄舒适免烫家居服面料,面料经纬向均为紧密纺纱线,经纬纱纱支均为70~80S单纱,面料经密为170~180根/英寸,纬密为125~135根/英寸;经纱及纬纱捻度均为45~50捻/英寸。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轻薄舒适免烫家居服面料,具有轻薄、透气、柔软、免烫、舒适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消费需求,面料应用范围广;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简单易行的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薄舒适免烫家居服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薄舒适免烫家居服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属于纺织

技术介绍
优雅时尚的外观、柔软舒适的触感是现今消费者追求的目标。普通家居服面料手感较硬且洗后面料易折皱,蓬松度及舒适性较差,无法满足消费者日趋增长的品质需求。中国专利CN103966720A公开了一种高支高密棉锦双层布及织造工艺,其主要特点为:棉与锦纶交织采用二上二下斜纹加8枚不规则缎纹的纬二重组织结构织造,且仅介绍了织造工序的工艺,无全流程产品生产工艺,无最终面料结果。中国专利CN108903103A公开了一种纯棉高支弱捻多层家居面料的生产工艺及退捻装置,其主要特点为:利用纱线退捻形成毛圈纱的状态而改善面料手感,其重点介绍了纱线退捻装置,且退捻过程较复杂,面料含有毛圈,穿着舒适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薄舒适免烫家居服面料,其具有轻薄、透气、柔软、免烫、舒适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消费需求,面料应用范围广;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简单易行的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轻薄舒适免烫家居服面料,面料经纬向均为紧密纺纱线,经纬纱纱支均为70~80S单纱,面料经密为170~180根/英寸,纬密为125~135根/英寸;经纱及纬纱捻度均为45~50捻/英寸。优选的,面料组织为平纹接结双层;表层与里层经纬纱排列为1:1,接结点距离为1cm。优选的,接结点工艺采用下层接上层。内外层花型颜色可随意搭配,一般内层采用健康的浅色系,如白色、米色、浅黄等,外层花型采用深色系或浅色系亦可内外层同色。优选的,经纱及纬纱均采用紧密纺长绒棉纱线。优选的,经纬纱捻度属于后加捻,加捻后蒸纱定型。所述的轻薄舒适免烫家居服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经纬纱经过配棉-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艺,纺成70~80S单纱;(2)染色:采用活性染料,染色温度60~80℃;(3)加捻:由原纱线捻度加捻至45~50捻/英寸;(4)蒸纱定型:GKD-160高温固式定型锅,定型温度及时间:100℃*20min;(5)整经:分批整经机,整经速度500~600m/min;(6)浆纱:车速40~50m/min,浆槽温度88~95℃,浆液浓度11~13wt%,回潮率7~7.5%,卷绕张力1800~2000N,主压浆辊压力15~16KN,总伸长<1%,浆料中包括变性淀粉,加入15wt%的PVA;(7)穿筘:采用40~52.5号钢筘,每筘3~4入,顺穿;(8)织造:机型剑杆GAMMA,织机张力3.0~3.2KN,综平时间320°~330°,后梁高度0~2格,后梁深度4~6格;(9)整理:工艺流程为烧毛-卷染退浆-烘干-免烫-焙烘-超柔软。所述纬纱经过配棉-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染色-加捻-蒸纱定型。所述经纱经过配棉-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染色-加捻-蒸纱定型-整经-浆纱-穿筘-再与纬纱进行织造、后整理,完成整个面料的生产。步骤(9)中,卷染机酶退浆,车速70~80m/min,免烫采用的树脂量为60~70g/L,超柔软工艺采用湿进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现有技术中的家居面料所用的纱支30~50s,纱线捻度22~26捻;70~80s纱线捻度30~35捻,且整理工艺不含免烫,面料洗后外观免烫级别在2.8级左右,而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加纱线捻度来提高面料的蓬松性与透气性;提高纱线支数增加面料的轻薄感、舒适感;增加免烫整理提高面料的免烫功能,从而最终使生产的面料具有轻薄、舒适且具有较高免烫性的家居服面料,手感超级柔软蓬松,面料舒适性好,透气性好,特别适合做婴童、孕产妇等服用面料;(2)对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面料进行免烫性检测,使用AATTC方法检测≥3.3级,同比相同规格普通工艺生产的家居服面料免烫性提高了0.3~0.5级(普通双层面料免烫性2.8~3.0级);对其进行透气性检测,采用GB数字式织物透气量仪测试,同比相同规格普通工艺生产的家居服面料透气性提高500~800mm/s(普通双层面料透气性1400~1600mm/s),其服用性得到提升,因此亦可做外穿服装面料,更好的满足了不同类型的消费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实物图;图2为实施例2所制备的实物图;图3为实施例3所制备的实物图;图4为对比例1所制备的实物图;图5为对比例2所制备的实物图;图6为对比例3所制备的实物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其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实施例1面料生产工艺流程依次为:配棉-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染色-加捻-蒸纱定型-整经-浆纱-穿筘-织造-整理-成衣水洗。从普通紧密纺纱线的基础上进行设计,面料经纬纱用纱采用长绒棉80S纱线,捻度为48捻/英寸,所述面料成品规格为:经纱紧密纺80S,纬紧密纺80S,经密178根/英寸,纬密为135根/英寸,组织为平纹接结双层,接结点距离为1cm,内层白色,外层黑白格。具体工艺参数如下:S1.经纬纱经过配棉-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艺,纺成80S单纱。S2.染色:采用活性染料,染色温度80℃;S3.加捻:由原纱线捻度加捻至48捻/英寸;S4.蒸纱定型:GKD-160高温固式定型锅,定型温度及时间:100℃*20min;S5.整经:分批整经机,整经速度500m/min;S6.浆纱:浆纱工序主要工艺参数为车速45m/min,浆槽温度88℃,浆液浓度13%,回潮率7.5%,卷绕张力2000N,主压浆辊压力16KN,总伸长<1%。浆料配方:磷酸酯淀粉(50kg),固体丙烯(50kg),PVA(25KG),丙烯酸(30kg),蜡片(5kg)。S7.穿筘:采用40号钢筘,每筘4入,顺穿;S8.织造:机型剑杆GAMMA,织机张力3.0KN,综平时间330°,后梁高度2格,后梁深度6格;S9.整理:工艺流程为:烧毛-卷染退浆-烘干-免烫-焙烘-超柔软,主要工艺参数为:卷染机酶退浆,车速75m/min,免烫采用低树脂量60g/L,超柔软工艺采用湿进布。S10.经以上处理的面料最终主要指标如下:表1S11.成衣水洗:柔软洗25min。实施例2面料生产工艺流程依次为:配棉-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染色-加捻-蒸纱定型-整经-浆纱-穿筘-织造-整理-成衣水洗。从普通紧密纺纱线的基础上进行设计,面料经纬纱用纱采用长绒棉70S纱线,捻度为45捻/英寸,所述面料成品规格为:经纱紧密纺70S,纬纱紧密纺70S,经密170根/英寸,纬密为130根/英寸,组织为平纹接结双层,接结点距离为1cm,内层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薄舒适免烫家居服面料,其特征在于:面料经纬向均为紧密纺纱线,经纬纱纱支均为70~80S单纱,面料经密为170~180根/英寸,纬密为125~135根/英寸;经纱及纬纱捻度均为45~50捻/英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薄舒适免烫家居服面料,其特征在于:面料经纬向均为紧密纺纱线,经纬纱纱支均为70~80S单纱,面料经密为170~180根/英寸,纬密为125~135根/英寸;经纱及纬纱捻度均为45~50捻/英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舒适免烫家居服面料,其特征在于:面料组织为平纹接结双层;表层与里层经纬纱排列为1:1,接结点距离为1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舒适免烫家居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接结点工艺采用下层接上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舒适免烫家居服面料,其特征在于:经纱及纬纱均采用紧密纺长绒棉纱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舒适免烫家居服面料,其特征在于:经纬纱捻度属于后加捻,加捻后蒸纱定型。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轻薄舒适免烫家居服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经纬纱经过配棉-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艺,纺成70~80S单纱;
(2)染色:采用活性染料,染色温度60~80℃;
(3)加捻:由原纱线捻度加捻至45~50捻/英寸;
(4)蒸纱定型:GKD-160高温固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桂娜刘德铭倪爱红田莉莉翟天泽曹媛媛宋海燕刘洋洋蔡志城
申请(专利权)人: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