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思林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生产无纺布的梳理机针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6309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生产无纺布的梳理机针布及其制备方法,该梳理机针布包括:载体、针布缠绕层以及至少一层隔离丝缠绕层,载体为柱状结构,外周设有柱形缠绕面;针布缠绕层呈螺旋状结构,其由针布沿柱形缠绕面进行螺旋缠绕形成,相邻两圈针布之间留有隔离区;隔离丝缠绕层呈螺旋状结构,其由隔离丝沿柱形缠绕面进行螺旋缠绕形成,隔离丝位于隔离区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隔离丝缠绕层来精确控制针布的间距,可根据实际需要对间距进行定制,提高纤维的转移效率,同时减小针布的齿密度,由于转移效率的提高,可以适当放大辊筒之间的隔距,进而减小对纤维的损伤,无需繁琐的隔距检查操作;杂乱效果好,适用于生产高品质的无纺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生产无纺布的梳理机针布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梳理机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生产无纺布的梳理机针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梳理机是纺纱厂纤维加工的“心脏”,针布则是梳理机的“心脏”,是梳棉机、梳毛机、梳麻机、绢纺梳理机、精梳机、针梳机、转杯纺纱机、非织造梳理机和起毛机等用的关键器材,其发展与梳理机的发展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梳理机的发展,不断对针布提出新的要求,针布的进步又促进了梳理机的发展,没有金属针布的发展和应用,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高速高产梳理机。新型纤维的涌现,也对针布提出了新要求,大大促进了针布技术进步。针布分弹性针布和金属针布两大类,弹性针布主要用于粗纺梳毛机、起毛机和梳棉机的回转盖板。弹性针布应用于梳棉机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对梳棉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针布分弹性针布、半硬性针布和金属针布等类别。目前,弹性针布主要用于粗纺梳毛机、起毛机和梳棉机的回转盖板。金属针布则在各种梳理机上均有应用,正逐步取代弹性针布。“杂乱”是纤维经高速运转的杂乱辊后,由于杂乱三角区漩涡气流的作用,使得部分纤维排列发生方向转移,从而形成纤维非定向排列的纤维网。对于杂乱辊到道夫间纤维的转移一般通过杂乱辊,这样得到的纤维网杂乱度较高,纵横向强力更加接近。当纤维较长时,杂乱三角区相对于纤维会较小,有利于纤维的杂乱。高产梳棉机的产量高、速度高,针布损耗快,质量波动性大,使隔距设置难度增大。梳棉隔距的精准体现在隔距合格率上,即合格的隔距数与总隔距数的比值,在实际操作中采取如同工艺上机合格率的检查方法,通过抽检一定数量的机台隔距,计算出隔距的合格率。现有技术中,针布的隔距较小,隔距合格率检查操作繁琐,针布对长纤维的损伤较大,杂乱效果不够理想,不适用于生产高品质的无纺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生产无纺布的梳理机针布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适用于生产无纺布的梳理机针布,包括:载体,所述载体为柱状结构,外周设有柱形缠绕面;针布缠绕层,所述针布缠绕层呈螺旋状结构,其由针布沿柱形缠绕面进行螺旋缠绕形成,相邻两圈针布之间留有隔离区;以及至少一层隔离丝缠绕层,所述隔离丝缠绕层呈螺旋状结构,其由隔离丝沿柱形缠绕面进行螺旋缠绕形成,所述隔离丝位于隔离区中。进一步地,上述适用于生产无纺布的梳理机针布中,所述针布缠绕层中的针布为半硬性针布或金属针布。进一步地,上述适用于生产无纺布的梳理机针布中,所述半硬性针布的底布为塑料底布。进一步地,上述适用于生产无纺布的梳理机针布中,所述隔离丝缠绕层设有两层,且沿载体的轴线方向并排分布。进一步地,上述适用于生产无纺布的梳理机针布中,所述隔离丝的截面为圆形或矩形。进一步地,上述适用于生产无纺布的梳理机针布中,所述隔离丝的截面为圆形时,其外径为0.2-2mm;所述隔离丝的截面为矩形时,其贴靠在载体后沿载体轴线方向的长度为0.2-2mm。进一步地,上述适用于生产无纺布的梳理机针布中,所述隔离丝的材质为金属、芳纶纤维或碳纤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梳理机针布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载体安装到转动支架上,将针布卷和隔离丝卷安装到对应的卷放架上;S2、将针布卷牵引出的针布、隔离丝卷牵引出的隔离丝分别固定在柱形缠绕面一端;S3、利用转动驱动机构带动载体旋转,使得针布、隔离丝按照设计的排序同步缠绕,使得柱形缠绕面上形成针布缠绕层和隔离丝缠绕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梳理机针布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其在针布缠绕层的基础上增设隔离丝缠绕层,利用隔离丝缠绕层来精确控制针布的间距,可根据实际需要对间距进行定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纤维的转移效率,同时减小针布的齿密度,由于转移效率的提高,可以适当放大辊筒之间的隔距,进而减小对纤维的损伤,无需繁琐的隔距检查操作;针布对长纤维的损伤较小,杂乱效果好,适用于生产高品质的无纺布。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号如下:1-载体,2-针布缠绕层,3-隔离丝缠绕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生产无纺布的梳理机针布及其制备方法。该梳理机针布包括载体1、针布缠绕层2以及至少一层隔离丝缠绕层3。载体1为柱状结构,外周设有柱形缠绕面。针布缠绕层2呈螺旋状结构,其由针布沿柱形缠绕面进行螺旋缠绕形成,相邻两圈针布之间留有隔离区。隔离丝缠绕层3呈螺旋状结构,其由隔离丝沿柱形缠绕面进行螺旋缠绕形成,隔离丝位于隔离区中。上述梳理机针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载体1安装到转动支架上,将针布卷和隔离丝卷安装到对应的卷放架上;S2、将针布卷牵引出的针布、隔离丝卷牵引出的隔离丝分别固定在柱形缠绕面一端;S3、利用转动驱动机构带动载体1旋转,使得针布、隔离丝按照设计的排序同步缠绕,使得柱形缠绕面上形成针布缠绕层2和隔离丝缠绕层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予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适用于生产无纺布的梳理机针布,包括载体1、针布缠绕层2以及一层隔离丝缠绕层3。载体1为柱状结构,外周设有柱形缠绕面。针布缠绕层2呈螺旋状结构,其由针布沿柱形缠绕面进行螺旋缠绕形成,相邻两圈针布之间留有隔离区。隔离丝缠绕层3呈螺旋状结构,其由隔离丝沿柱形缠绕面进行螺旋缠绕形成,隔离丝位于隔离区中。其中,针布缠绕层2中的针布为金属针布。其中,隔离丝的截面为圆形,隔离丝的材质为外径0.8mm的焊丝。实施例2本实施例为一种适用于生产无纺布的梳理机针布,包括载体1、针布缠绕层以及一层隔离丝缠绕层3。载体1为柱状结构,外周设有柱形缠绕面。针布缠绕层2呈螺旋状结构,其由针布沿柱形缠绕面进行螺旋缠绕形成,相邻两圈针布之间留有隔离区。隔离丝缠绕层3呈螺旋状结构,其由隔离丝沿柱形缠绕面进行螺旋缠绕形成,隔离丝位于隔离区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生产无纺布的梳理机针布,其特征在于包括:/n载体,所述载体为柱状结构,外周设有柱形缠绕面;/n针布缠绕层,所述针布缠绕层呈螺旋状结构,其由针布沿柱形缠绕面进行螺旋缠绕形成,相邻两圈针布之间留有隔离区;/n以及至少一层隔离丝缠绕层,所述隔离丝缠绕层呈螺旋状结构,其由隔离丝沿柱形缠绕面进行螺旋缠绕形成,所述隔离丝位于隔离区中。/n

【技术特征摘要】
20210423 CN 20211044327901.一种适用于生产无纺布的梳理机针布,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体,所述载体为柱状结构,外周设有柱形缠绕面;
针布缠绕层,所述针布缠绕层呈螺旋状结构,其由针布沿柱形缠绕面进行螺旋缠绕形成,相邻两圈针布之间留有隔离区;
以及至少一层隔离丝缠绕层,所述隔离丝缠绕层呈螺旋状结构,其由隔离丝沿柱形缠绕面进行螺旋缠绕形成,所述隔离丝位于隔离区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生产无纺布的梳理机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布缠绕层中的针布为半硬性针布或金属针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生产无纺布的梳理机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硬性针布的底布为塑料底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生产无纺布的梳理机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丝缠绕层设有两层,且沿载体的轴线方向并排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思林陈红魁毛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毛思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