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清专利>正文

一种变栖克雷伯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6196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栖克雷伯菌(Klebsiella variicola)KV‑8,于2021年1月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珞珈山武汉大学,保藏编号CCTCC NO:M 202102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变栖克雷伯菌KV‑8具有耐盐、耐碱、耐高氯等的特点,添加变栖克雷伯菌(Klebsiella variicola)KV‑8的环氧丙烷皂化污水活性污泥对COD的去除具有明显的提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栖克雷伯菌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变栖克雷伯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处理环氧丙烷废水主要是生物法,通过对废水的冷却、沉降、曝气等处理使其达到污水的国家排放标准。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通过活性污泥里的微生物对污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但是一般情况下高浓度的含氯废水对微生物具有毒害作用,主要表现在废水的高渗透压破坏了微生物的细胞膜和膜内酶,使其菌株的代谢能力受到影响。因此环氧丙烷废水在处理前先要经过稀释,降低氯离子浓度后,才能进行废水处理,从而造成了稀释用水的大量浪费。通过在自然环境中筛选耐盐微生物,配合原有的活性污泥,实现对环氧丙烷皂化废水原液COD的有效降解,能够减轻下游处理过程的压力,进一步降低水处理成本。克雷伯氏菌属于肠杆菌科克雷伯氏菌属,为革兰氏阴性菌。光学显微镜下为较短粗的杆菌,大小约为0.5~0.8×1~2μm,单独、成双或短链状排列。无芽胞,无鞭毛,有较厚的荚膜,多数有菌毛。克雷伯氏菌属的几种菌株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和医源性感染菌,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peneumoniae)对人致病性最强,但在农业微生物和工业污染治理等方面的研究表明,克雷伯氏菌属不仅是一种绿色菌肥,而且还是一种高效净化剂。变栖克雷伯菌(Klebsiellavariicola)作为克雷伯氏菌属的重要成员,有文献和专利报道其具备生物防治以及生物合成的应用价值(例如:赵明富等,变栖克雷伯菌在石斛体内的定殖动态及其对石斛黑斑病的防效试验,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5.中国专利文献CN107384975A),但是在处理高盐废水特别是环氧丙烷皂化废水则未见报道。中国专利文献CN110106123A(申请号:201910466823.6)公开了一种克雷伯氏菌株Z3及其在还原六价铬离子中的应用,公开的克雷伯氏菌株Z3最高可耐受60g/LNaCl,而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变栖克雷伯菌可耐受90g/LNaCl,显著优于克雷伯氏菌株Z3的耐盐性。环氧丙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大量用于生产丙二醇、聚醚、表面活性剂等,是仅次于聚丙烯和丙烯腈的第三大丙烯衍生物。目前,世界丙烯消耗量的8%用于生产环氧丙烷。目前国内企业的环氧丙烷生产线都采用氯醇法生产工艺,通过该工艺产生的废水具有温度高、pH值高、氯根含量高、COD含量高、悬浮物含量高的“五高”特点,废水进水水温一般在30~40℃,pH值为9~11,CaCl2浓度约为3.5%~4.0%,COD约为1000mg/L,氯离子浓度约为23000-25000mg/L。成分的复杂性决定了它难以处理,并且每生产1吨环氧丙烷就产生约50吨皂化废水,废水量非常大,因此如何有效的处理废水中的COD是公司环保治理的最大难点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栖克雷伯菌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变栖克雷伯菌具有高效去除环氧丙烷皂化污水中COD的作用,COD去除率为81.31%。本专利技术针对环氧丙烷皂化废水的处理,从环氧丙烷皂化废水的活性污泥中筛选获得一株变栖克雷伯菌,经检测其具备高效降解环氧丙烷皂化废水COD的特性,可作为正常环氧丙烷皂化废水污泥的添加剂,提高其处理效果。环氧丙烷造化废水是指使用氯醇法生产环氧丙烷时产生的废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变栖克雷伯菌(Klebsiellavariicola)KV-8,于2021年1月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珞珈山武汉大学,保藏编号CCTCCNO:M2021023。变栖克雷伯菌(Klebsiellavariicola)KV-8以下简称为“变栖克雷伯菌KV-8”。上述变栖克雷伯菌KV-8的形态特征:如图1所示,克雷伯氏菌属于肠杆菌科克雷伯氏菌属,为革兰氏阴性菌;光学显微镜下为较短粗的杆菌,大小约为0.5~0.8×1~2μm,单独、成双或短链状排列;无芽胞,无鞭毛,有较厚的荚膜,多数有菌毛。上述变栖克雷伯菌KV-8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变栖克雷伯菌KV-8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25-37℃倒置活化培养40-50h,制得活化后菌株;取制得的活化后菌株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25-37℃、150-180rpm培养20-40h,制得种子液;取制得的种子液,按体积百分比1-3%转接至B液体培养基中,25-37℃、150-180rpm扩大培养20-40h,制得变栖克雷伯菌KV-8菌液。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固态培养基为LB固体培养基,所述液体培养基为LB液体培养基。上述变栖克雷伯菌KV-8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上述变栖克雷伯菌KV-8在含高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一步优选的,上述变栖克雷伯菌KV-8在含高氯、高盐、碱性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一步优选的,上述变栖克雷伯菌KV-8在含盐度(W/V)9%以下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一步优选的,上述变栖克雷伯菌KV-8在环氧丙烷皂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变栖克雷伯菌KV-8具有耐盐、耐碱、耐高氯等特性,添加变栖克雷伯菌(Klebsiellavariicola)KV-8的环氧丙烷皂化污水活性污泥对COD的去除具有明显的提高效果,去除率为81.31%,48h的去除速率12.7mg/(L·h)。附图说明图1为变栖克雷伯菌KV-8的革兰氏染色图片;图2为变栖克雷伯菌KV-8的系统进化树;图3为变栖克雷伯菌KV-8在不同盐度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图;图4为变栖克雷伯菌KV-8在不同pH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图;图5环氧丙烷皂化污水活性污泥与接种变栖克雷伯菌KV-8的环氧丙烷皂化污水活性污泥对环氧丙烷皂化污水的COD处理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内容,按照常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的,均为普通市售产品。实施例1变栖克雷伯菌KV-8的筛选,包括如下步骤:菌株筛选自环氧丙烷皂化废水剩余污泥,取1mL剩余污泥样品,置于150mL无菌三角瓶中,加入无菌生理盐水50mL,无菌玻璃珠2g,在25℃、180rpm条件下震荡15分钟,吸取菌液,用无菌水进行梯度稀释,分别稀释至10-2、10-3、10-4、10-5、10-6倍,分别吸取100μL稀释液涂布至含有氯化钠质量浓度为5%、8%、10%的无菌LB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在25℃条件下静置培养2d,挑取生长快、菌落大的克隆至50mL含有氯化钠质量浓度为10%的LB液体培养基,在25℃、180rpm条件下培养2d,之后吸取100μL菌液涂布至含有氯化钠浓度为10%的无菌LB固体培养基,挑取单克隆。直接取单克隆的菌苔作为模板,以27F(AGAGTTTGATCCTGGCTCAGSEQIDNO.2)和1492R(TACGGCTACCTTG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栖克雷伯菌(Klebsiella variicola)KV-8,于2021年1月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珞珈山武汉大学,保藏编号CCTCCNO:M 20210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栖克雷伯菌(Klebsiellavariicola)KV-8,于2021年1月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珞珈山武汉大学,保藏编号CCTCCNO:M2021023。


2.权利要求1所述变栖克雷伯菌(Klebsiellavariicola)KV-8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取变栖克雷伯菌KV-8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25-37℃倒置活化培养40-50h,制得活化后菌株;取制得的活化后菌株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25-37℃、150-180rpm培养20-40h,制得种子液;取制得的种子液,按体积百分比1-3%转接至液体培养基中,25-37℃、150-180rpm扩大培养20-40h,制得变栖克雷伯菌KV-8菌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变栖克雷伯菌(Klebsiellavariicola)KV-8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
申请(专利权)人:王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