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微藻的光生物反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617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生物反应系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培养微藻的光生物反应系统,包括光生物反应器、动力泵、气体交换罐和无菌过滤器,所述光生物反应器、所述动力泵和所述气体交换罐串联,所述气体交换罐出口端与所述无菌过滤器相连,所述光生物反应器和所述气体交换罐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道相连接,所述气体交换罐和所述无菌过滤器通过第二连接管道相连接,所述光生物反应器前表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与所述光生物反应器相连接。该一种培养微藻的光生物反应系统,经济适用,且不会出现污染的光生物反应系统,简化封闭光生物反应器及其外围设备的构造并降低其成本,可进行有效的光生物培养并进行生物质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培养微藻的光生物反应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生物反应系统
,具体为一种培养微藻的光生物反应系统。
技术介绍
光生物反应器是指能够用于光合微生物及其具有光合作用能力的组织或者细胞培养的一类装置,这种反应器和一般的生物反应器具有相似的结构,在一般的条件下都需要一定的光照、温度以及营养物质等来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和对系统的环境进行调节和控制。目前,现有的藻类生产精细化学品、营养添加剂、维生素、ω-3脂肪酸、抗氧化剂(例如类胡萝卜素)、药物活性物质或用于营养添加的干燥生物质的主要挑战同样也是污染的风险和制造生物质的高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培养微藻的光生物反应系统,具备经济适用和避免污染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藻类生产精细化学品、营养添加剂、维生素、ω-3脂肪酸、抗氧化剂(例如类胡萝卜素)、药物活性物质或用于营养添加的干燥生物质的主要挑战同样也是污染的风险和制造生物质的高成本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培养微藻的光生物反应系统,包括光生物反应器、动力泵、气体交换罐和无菌过滤器,所述光生物反应器、所述动力泵和所述气体交换罐串联,所述气体交换罐出口端与所述无菌过滤器相连,所述光生物反应器和所述气体交换罐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道相连接,所述气体交换罐和所述无菌过滤器通过第二连接管道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光生物反应器前表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与所述光生物反应器相连接,所述光生物反应器底端中部设置有出料口,且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光生物反应器相连接,所述光生物反应器顶端中部设置有电动机,且所述电动机与所述光生物反应器相连接,所述电动机输出轴外侧设置有搅拌轴,且所述搅拌轴与所述电动机相连接,所述搅拌轴外侧设置有搅拌刷,且所述搅拌刷与所述搅拌轴相连接,所述光生物反应器顶端左侧设置连接有进料口,所述光生物反应器底端设置有支撑脚。优选的,所述无菌过滤器左侧设置有出管,所述出管与所述无菌过滤器相连接,所述无菌过滤器右侧设置有进管,所述进管与所述无菌过滤器相连接,所述进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道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气体交换罐顶端设置连接有液位计,所述气体交换罐顶端右侧设置有压力表,且所述压力表与所述气体交换罐相连接,所述气体交换罐内部设置有增压盘管,且所述气体交换罐与所述增压盘管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脚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脚分别设置在所述光生物反应器底端的四个拐角处。优选的,所述搅拌刷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搅拌刷对称设置在所述搅拌轴的左右两侧。该系统适用于培养微藻的光生物反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供气系统稳定的向气体交换罐内提供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混合物,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混合物通过二氧化碳生成装置生成后利用管道系统输入到气体交换罐内;步骤二、通过管道输送到光生物反应器内,排出的氧气将通过无菌过滤器导出,带有藻类生物质的培养液可以经导出阀从系统中取出,并储存在储存罐中直到对该收获的量进行进一步加工。与现有技术对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培养微藻的光生物反应系统,经济适用,且不会出现污染的光生物反应系统,简化封闭光生物反应器及其外围设备的构造并降低其成本,可进行有效的光生物培养并进行生物质生产,因此增加了该光生物反应系统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光生物反应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1、压力表;2、第一连接管道;3、进料口;4、电动机;5、光生物反应器;6、观察窗;7、增压盘管;8、动力泵;9、气体交换罐;10、无菌过滤器;11、出管;12、进管;13、第二连接管道;14、液位计;15、搅拌轴;16、搅拌刷;17、支撑脚;18、出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培养微藻的光生物反应系统,包括光生物反应器5、动力泵8、气体交换罐9和无菌过滤器10,光生物反应器5、动力泵8和气体交换罐9串联,气体交换罐9出口端与无菌过滤器10相连,光生物反应器5和气体交换罐9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道2相连接,气体交换罐9和无菌过滤器10通过第二连接管道13相连接。具体的,光生物反应器5前表面设置有观察窗6,观察窗6与光生物反应器5相连接,光生物反应器5底端中部设置有出料口18,且出料口18与光生物反应器5相连接,光生物反应器5顶端中部设置有电动机4,且电动机4与光生物反应器5相连接,电动机4输出轴外侧设置有搅拌轴15,且搅拌轴15与电动机4相连接,搅拌轴15外侧设置有搅拌刷16,且搅拌刷16与搅拌轴15相连接,光生物反应器5顶端左侧设置连接有进料口3,光生物反应器5底端设置有支撑脚17。具体的,无菌过滤器10左侧设置有出管11,出管11与无菌过滤器10相连接,无菌过滤器10右侧设置有进管12,进管12与无菌过滤器10相连接,进管12与第二连接管道13相连接。具体的,气体交换罐9顶端设置连接有液位计14,气体交换罐9顶端右侧设置有压力表1,且压力表1与气体交换罐9相连接,气体交换罐9内部设置有增压盘管7,且气体交换罐9与增压盘管7相连接。具体的,支撑脚17设置有四个,四个支撑脚17分别设置在光生物反应器5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具体的,搅拌刷16设置有多个,多个搅拌刷16对称设置在搅拌轴15的左右两侧。工作时,供气系统稳定的向气体交换罐9内提供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混合物,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混合物通过二氧化碳生成装置生成后利用管道系统输入到气体交换罐9内,而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光生物反应器5内,排出的氧气将通过无菌过滤器10导出,带有藻类生物质的培养液可以经导出阀从系统中取出,并储存在储存罐中直到对该收获的量进行进一步加工。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培养微藻的光生物反应系统,包括光生物反应器(5)、动力泵(8)、气体交换罐(9)和无菌过滤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生物反应器(5)、所述动力泵(8)和所述气体交换罐(9)串联,所述气体交换罐(9)出口端与所述无菌过滤器(10)相连,所述光生物反应器(5)和所述气体交换罐(9)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道(2)相连接,所述气体交换罐(9)和所述无菌过滤器(10)通过第二连接管道(13)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微藻的光生物反应系统,包括光生物反应器(5)、动力泵(8)、气体交换罐(9)和无菌过滤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生物反应器(5)、所述动力泵(8)和所述气体交换罐(9)串联,所述气体交换罐(9)出口端与所述无菌过滤器(10)相连,所述光生物反应器(5)和所述气体交换罐(9)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道(2)相连接,所述气体交换罐(9)和所述无菌过滤器(10)通过第二连接管道(1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微藻的光生物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生物反应器(5)前表面设置有观察窗(6),所述观察窗(6)与所述光生物反应器(5)相连接,所述光生物反应器(5)底端中部设置有出料口(18),且所述出料口(18)与所述光生物反应器(5)相连接,所述光生物反应器(5)顶端中部设置有电动机(4),且所述电动机(4)与所述光生物反应器(5)相连接,所述电动机(4)输出轴外侧设置有搅拌轴(15),且所述搅拌轴(15)与所述电动机(4)相连接,所述搅拌轴(15)外侧设置有搅拌刷(16),且所述搅拌刷(16)与所述搅拌轴(15)相连接,所述光生物反应器(5)顶端左侧设置连接有进料口(3),所述光生物反应器(5)底端设置有支撑脚(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微藻的光生物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过滤器(10)左侧设置有出管(11),所述出管(11)与所述无菌过滤器(10)相连接,所述无菌过滤器(10)右侧设置有进管(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品张勇吴秋瑾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